国画就画了两只猴子,却卖出3.6亿

术品收藏市场,如果是同等水平的一幅作品,那么名气大的作者卖出的价格,要比名气小的作者高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具体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名家作品早就获得市场认可,所以投资起来很有保障,买家也愿意花高价收藏。但凡事总有例外,就有这么一幅古画,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却也拍出了天价!

国画就画了两只猴子,却卖出3.6亿

这幅画叫《子母猴图》,画中的主体就是两只形象生动的猴子。通过细节图来看,母猴蹲坐在地上,双眼炯炯有神,仿佛在窥探这个世界。而小猴子爬到母猴的背上,神情调皮扭头张望。背景作者好似没有勾勒,又隐隐约约有杂树野山的轮廓。整幅画栩栩如生,作者用浓墨干笔绘猴身皮毛,将猴子的绒毛画的非常有质感,五官刻画细致入微,大猴子背着小猴,有“辈辈为侯”的寓意。显露出作者极具匠心的技艺。

国画就画了两只猴子,却卖出3.6亿

很明显作者也是一代画坛高手,如果没有对于真实生活深入细腻的观察和高超扎实的写生功力,绝难能达到如此淋漓尽致的效果。但此画中没有留名,也没有落款,所以极难考证到底是谁留下来的作品。要知道如今的艺术品市场,投资目的大于爱好,如果是古代名家作品,花高价买下来后,有非常稳定的保值增值效果。这幅画虽然水平很高,但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偏偏有人愿意为其一掷千金。

国画就画了两只猴子,却卖出3.6亿

在2011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子母猴图》一出现就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买家不断举牌,最后价格定格在了3.62亿,轰动了艺术收藏界!仅靠高超的画技,就能让一幅无名之作拍出这么多钱,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投资此类艺术品的买家都是身家亿万的富豪,眼光毒辣,绝不可能冒着极大风险去购藏。那么让买家甘心掏钱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实让《子母猴图》身价倍增的不仅仅是画作本身,放大10倍后,谜底藏在画作当中的那11枚鉴藏印里。

国画就画了两只猴子,却卖出3.6亿

鉴定一幅古画的年代,最重要是找到“传承有序”的证据。《子母猴图》气息高古,所用画底为典型的宋代黄麻纸,所以初步判断是北宋年间的作品。但这种推断并不能作为实证,最重要的证据在于画作中所钤的十一枚鉴藏印。画作正上方是“天历之宝”朱文大方印,系元代元文宗图帖睦尔的收藏印,说明此画曾收藏在元内府当中。此后代代都有藏家留下的鉴藏印,从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到清代咸丰、光绪年间再传到民国时期,几百年时间,经过多人之手,让这幅画的来历去向一目了然。

国画就画了两只猴子,却卖出3.6亿

鉴藏印也称收藏印,唐代著名画家张彦远就曾说过:“若不识图画,不烦空验印记。”隋、唐人鉴定法书真迹后,就在所鉴定的字迹上或副页上签名,表示负责鉴定的意思。此后形成了传承有序的印章系统,这些历代收藏家留下的印章,也成了鉴定书画真赝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子母猴图》上了少了这些鉴藏印,虽然艺术性很高,但应该就不会拍出如此高的价格。很多网友看后都表示:“原来值钱的不是画,是上面的各种印啊!”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正是因为历代藏家对《子母猴图》的喜爱,才留下自己宝贵的鉴藏印,也让这幅北宋遗珍有幸保存到了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