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编者按:当趾高气昂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占延安后,不到一月时间,我西北野战军已取得了青化砭歼灭战、羊马河战役的胜利,给了胡宗南部一记重创。1947年4月27日19时,彭德怀和习仲勋向毛泽东报告:“我野战军本日隐蔽于瓦市东南及西南,拟待敌进逼绥德时,围歼蟠龙之敌”。

国民党军进入边区后,很难搞到西北野战兵团行动的情报,成了聋子和瞎子。其部队行动主要根据空中侦察,往往主观推断。4月下旬,国民党军空中侦察,发现缓德、米脂以东黄河各渡口集中了一批船只,解放军多路小部队向绥德方向前进。敌军统帅部根据所获情报,断定共军主力正向绥德附近集结,准备东渡黄河。就命令胡宗南部迅速沿咸榆公路北进,又令驻榆林的邓宝珊部二十二军南下米脂、葭(佳)县策应,企图南北夹击,将野战军一举歼灭于葭县、吴堡地区,或逼野战军东渡黄河。胡宗南除以一六七旅旅部带一个团加一个保安总队,加强蟠龙的守备外,命刘戡、董钊率九个旅于4月26日从蟠龙、永坪分左右两路向北进犯。董、刘两军主力开始出动的当天,彭德怀、习仲勋即令有关部队派侦察队迅速查明敌军去向。次日19时,彭德怀和习仲勋向毛泽东报告:“董、刘两军27日15时进抵瓦市,有犯绥德模样”。“我野战军本日隐蔽于瓦市东南及西南,拟待敌进逼绥德时,围歼蟠龙之敌”。毛泽东复电:“计划甚好,让敌北进绥德或东进清涧时,然后再打蟠龙等地之敌。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彭德怀与萧三、艾青、赵仲池、习仲勋(左起)等在一起。

为了“调虎离山”,造成敌军错觉,彭德怀还“投敌所好”。以三五九旅一部,并从其他旅中各抽出一个排,配合绥德分区部队,扮演主力向北撤退,节节抗击敌人。沿途故意丢弃一些部队的臂章、符号、破旧鞋袜和衣物,制造假象,诱敌加快北上。

延安东北的蟠龙镇,是胡宗南部集散的战役枢纽,前方补给基地,储存着大量军用物资。胡军每次“武装大游行”之后,就到这里进行补给。守敌一六七旅是蒋介石嫡系整编第一师的主力旅,装备精良,火力强。加上地方反动武装陕西人民自卫军第三总队,兵力近七千人。蟠龙是个小盆地,群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敌人利用蟠龙周围高地,修筑许多大、小地堡,组成地堡群,形成交叉火力网;环绕地堡群挖有宽、深各六七米的外壕。其东山主阵地集玉峁,更是工事坚固,明碉暗堡,星罗棋布。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攻打蟠龙是西北战场第一次攻坚作战。彭德怀分析,野战兵团南下攻打蟠龙,敌军必然回援,但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到。必须抢在敌军之前攻下蟠龙。他在作战会上说:“最少我们有四天的攻击时间。但这是场攻坚战。如果说青化砭、羊马河两仗我们是吃了两块肥肉,那么,蟠龙这一仗我们要准备啃骨头,要切实做好攻坚、打硬仗的各项准备。”

当胡军摆成纵横几十里的“方阵”尾随野战兵团“主力”向北疾进时,彭德怀率领野司机关,就驻扎在敌“方阵”边的一个叫新庄的小山村里。侦察员和参谋不断送来十万火急的报告。这里同敌人仅隔几个山头,相距才一千米左右,随时都可能遭到敌人的袭击。司令部的人员都荷枪实弹,严密注视着敌人的行动,准备随时同敌人战斗。彭德怀说:“敌人怕我们打它的埋伏,是不敢下到山沟来的。”他若无其事,躺在土炕上,筹划着打击敌人的方案。当侦察员报告:敌人过去了。他从炕上一跃而下,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敌人向北,我们向南,各走各的路,各办各的事噢!”即命令队伍向蟠龙进发。

4月29日,彭德怀、习仲勋发出围攻蟠龙的作战部署。以一纵队、二纵队之独四旅及新四旅攻歼蟠龙守敌,三五九旅一部和教导旅分别阻击南北可能增援之敌。30日,野战兵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敌人重兵把守的蟠龙镇。5月2日晚,进攻蟠龙的战斗打响。野战兵团缺少攻坚火炮,主要靠土工作业和爆破作业来摧毁敌人的坚固工事。从2日夜晚打到3日晨,只夺取了敌人的前沿据点,外壕不能通过,几次攻击都未能奏效。西北野战兵团确实碰到了硬骨头。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蟠龙战役(资料图)

这时,彭德怀下令停止攻击,巩固已得阵地,主力进行休整,发扬军事民主。各攻击部队召开连排干部会、战士会,讨论如何夺取主阵地,准备黄昏再攻。指战员纷纷献计献策,提出采用对壕作业逼近铁丝网、外壕和敌堡,攻击部队编组轮番佯攻,以消耗敌人火力等多种有效办法。根据这些建议,彭德怀调整了攻击部署,集中火力,改进战术,再次发起猛烈攻击。当天打下集玉峁,动摇了守敌。

在攻打蟠龙的紧张时刻,彭德怀及时同王震通电话说:“万一敌人想跑,不论从哪一个方向突围,都要坚决围歼,绝不能让跑掉一个人。”当部队报告,敌人开始向西山逃跑时,他马上致电第一纵队张宗逊、廖汉生:“现敌向核桃坪方向逃窜,必须堵击、截击、追击,务求彻底消灭。”彭德怀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力求全歼,不使一人漏网。

5月4日,野战兵团夺取了蟠龙之东山、北山主阵地,黄昏后从四周居高临下向蟠龙镇敌人猛攻。夜晚12时,蟠龙攻坚战胜利结束,全歼一六七旅6700余人,活捉了旅长李昆岗等。缴获夏季军服4万套,面粉1万余袋,子弹100余万发。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西北野战军在蟠龙战役中俘虏的国民党军第一六七旅官兵一部

5月9日,当疲惫不堪的敌军主力从绥德赶到蟠龙时,街上已空无一人。5月8日,新华社记者在《评蟠龙大捷》一文中,写了一首打油诗,刻画胡宗南军的狼狈相:“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缓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喻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半空中。”

战斗结束后,彭德怀召集营以上干部,到集玉峁察看,研究敌人防御特点,对比前后几次攻击的利弊,做实地战斗总结,以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干部的指挥能力。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358旅正向蟠龙镇集玉峁敌阵地发起攻击

西北野战兵团在战斗中实行军事民主,发动指战员献计献策和及时总结战斗经验的做法,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48年初,毛泽东曾对陈毅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西北部队的民主作风,特别是战斗指挥上的民主。”陈毅也说:“这样的民主是正确的、适合打胜仗的要求。”1948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其撰写的《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一文中又提到:“此项军事民主,在陕北蟠龙战役和晋察冀石家庄战役中,都实行了,收到了极大效果。”第二天,毛泽东再次在一个批示中写道:“这些军队中的民主生活,有益无害,一切部队均应实行。”

撤离延安后一个半月内,西北野战兵团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之下,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稳住了陕北战局,极大地鼓舞了我西北军民的胜利信心,为争取更大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彭德怀善于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和作战方针,准确掌握敌情,一再诱使敌军犯错误;充分利用陕北的有利地形和良好的群众条件,以“蘑菇”战术牵大吃小;善于集中兵力,巧设伏兵歼敌于运动中,或以攻坚手段歼灭孤立据点之敌,屡战屡胜。野战军指战员对彭德怀的指挥艺术高度信赖,说:这是老鹰抓小鸡,一次一个旅、两个旅,一个个地把敌人收拾干净。就连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彭德怀指挥之高明。刘戡曾对其一六五旅旅长李日基说:“彭德怀有实战经验,指挥相当谨慎,又非常灵活。”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蟠龙战役中,战士们搭人梯冲上蟠龙镇城墙。

5月14日黄昏,在安塞县真武洞举行了五万余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从真武渠到山坡上,坐满了充满胜利喜悦的西北野战兵团指战员、民兵和四乡农民。周恩来、陆定一从百里外翻山越岭赶来参加。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祝贺西北军民的巨大胜利,并宣布了一个使人们更加激动的消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自从撤出延安后,一直留在陕北与边区军民共同奋斗!他号召边区军民下定决心,全部消灭胡宗南军队,收复延安,解放大西北。并同全国军民一道,将卖国的蒋家军全部消灭。

胡宗南连吃三个败仗,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蟠龙战役中缴获的山炮

彭德怀检阅了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并在大会上讲话,说:我们有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领导,有兄弟解放区的配合;我们有广阔的良好的回旋地区,有边区人民的拥护和帮助,有忠实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全体将士的艰苦努力。只要我们不犯错误,不骄傲,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懈,就能全部消灭蒋胡军,解放大西北。习仲勋也在会上讲了话。15日,大会在夜色苍茫中闭幕。与会者大大增强了消灭胡宗南集团的胜利信心。离开会场时,有的战士兴奋地说:现在是晚上开,明年一定要到延安开庆祝大会,到那时就是白天开啦!

3月中,趾高气扬地进占延安的胡宗南军,到5月初已连吃三个败仗,有的人感到情况不妙。原整编第二十九军参谋长文于一说:在陕北作战,补给困难,情报不灵,地形不利。“我们得不到老百姓的帮助,总是摸不到敌情,老打青光瞎子仗,致常坐失战机,并易为共军所乘”。整编第一师师长罗列在致胡宗南电中报告敌军损兵折将、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情景,说:“竞日行军,每于拂晓出发,黄昏入暮始克到达。夜则露宿,构工戒备,毫无休息。是以人则疲劳,马则困顿,伤落倒毙者日渐增多,战力消耗极剧。”“人马时致枵腹。故不特军纪日坏,且士气亦远非昔比。”胡宗南集团这支蒋介石的战略总预备队被拖在陕北,连遭沉重打击,被磨得精疲力竭,进退维谷,而蒋介石三个月解决西北问题的计划亦告破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