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對於國內學子來說,許多人把進入北大清華作為人生追求目標之一。本科未能如願,研究生更是要拼一拼。在求學之路上,還真得有一些勇氣,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一些“雙非”高校畢業生沒有保送的機會,考也要考上清華北大研究生。一些三本高校學生希望鯉魚跳龍門,增加一下學歷光輝。

如果說進入清華北大讀研的機會,名牌大學比一般大學的機會要多得多。在當下名校推免生比例不斷提升的形勢下,考研上北大清華似乎愈發困難,但如果身在名校,本科期間又特別優秀,即使坐上直通北大清華讀研的快車,而且機會不少。這是一般高校所不可比擬的。名校就是名校,除了有名之外,主要是生源質量良好,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很好,不僅能夠得其他名校的肯定,也能得北大清華的肯定。

北京大學公示了2020年擬接收推薦免試生名單,共有來自全國176所高校的3140名優秀本科生榜上有名。與有接收推免生資格的其他高校一樣,北京大學公示的3140名2020年推免生,本校生佔大頭,為全部名額的三分之一,留給外校的只有三分之二。這很好解釋,北大是國內頂尖高校,考入其中的都是各地尖子,自免生多也是合情合理的。清華也是同樣的情況。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那麼,哪些名牌學校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入清華北大讀研呢?本號費了一點功夫,蒐集了相關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了一些看點,編成圖文,供你參考。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所蒐集的只是近三年的部分數據,也許與你掌握的數據有些出入。任何數據都有時間跨度或時間截止點和採集範圍的不同,出入也屬正常,你說對吧。正因為數據有出入,一年的數據又具有偶然性,很難說明問題,而三年的數據即使有些出入和不完整,大致也是能夠說明情況的。

1、在北大清華外校推免生中,怎麼又是武大第一?一些人說武大是網紅,可蒐集到的數據確定如此。

從清北兩校接收的外校推免生數據看,985高校無疑佔有很大比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985高校確實是中國高水平大學,其他高校在綜合實力和生源質量上很難與他們相比,清北喜歡985高校的推免生也在情理之中。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全國共有39所985高校,除去北大、清華自己,再加上國防科大情況特殊,還有36所985高校向清北推薦研究生。從三年的情況看,前三甲是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和南開大學,之後分別是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大、廈門大學、人民大學、華中科大、南京大學。這些大學都是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所以能夠同時向清華北大推薦研究生,而且數量相對較多。

看到這個結果,有的可能納悶,這些年南開、吉大、山大、川大時不時的處於輿論熱議當中,有的認為已經不是以前的那所大學了,處於沒落之中,大而不強,等等。那麼,這些大學的推免生數據為何這麼靠前?這很好理解。人們的議論多是從學科建設、學科水平和學科評估以及民間排行榜等視角進行觀察,而北大清華接受推免生則是從內部本科教學質量和歷年推免生完成學業情況進行觀察,視角不同結論自然不同。這些大學的推免生受到清北的歡迎,表明他們的本科教學質量是受到北大清華肯定的,這是看熱鬧的外行們所不瞭解的。部分數據見下圖。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2、近水樓臺先得月,清華北大接收推免生也不例外,京津冀地區最多。

綜合清華北大最近三年部分數據,推免生數量排在前100名的共計105高校,京津冀地區高校有29所,三年校均推免生為107人。你想,京津冀地盤有多大,卻有這麼多高校推免生排在100名之前,其中是不是有距離因素,畢竟距離越近,瞭解越多啊。當然,在這29所高校當中,其中絕大多數是北京的高校,天津與河北的高校只有天大、南開和河北工大、天津醫大4所高校。

如果以北京為圓點,以1200公里(鐵路距離)為半徑劃圓,圓內包括東北的遼寧、吉林,華東的山東和南京,中部的鄭州和武漢,西部的陝西和山西。在如此大的範圍之內,有42高校排在清北接收的推免生數量前100名之內,三年校均推免生為85人,低於京津冀的幅度還是不小的。

上述圓圈之外的高校,地盤更大,只有34所高校排在清北接收的推免生數量前100名之內,三年校均推免生數量更低,只有僅為81人。這就是說,離北京越近的高校,被推免清北讀研的機會越大,既包括名牌大學,也包括一般大學。不知道你發現這個規律沒有?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3、北京、武漢、上海、西安、南京是清華北大接收推免生最多的城市。

如果按城市統計,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接收坐落於北京市高校的推免生最多,在前100名中,北京市高校共有25所,既有北師大、人民大學、中國農大、北航、北理和中央民大這樣的985高校,更有北京科大、中央財大、北京交大、北郵、對外經貿、中國政法、中國林大等知名高校,還有中國傳媒、國際關係、首都師範等一般高校。

武漢市有7所部屬高校,在北大清華推免生數量中排在前100名,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大、中國地質大學、中南財法、華中農大、華中師大、武漢理工。其中,武漢大學與華中科大遙遙領先,其他5所大學數量不多,但7校三年校均推免生達到134人,還是相當不錯的。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上海市有6所高校在北大清華推免生數量中排在前100名,包括同濟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華東師大、上海財大和上海大學,三年校均推免生為79人。同濟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三校列前,但在數量上基本相當。有一個奇怪情況,如果你仔細閱讀數據就會發現,在北大、清華接收的推免生中,上海的同濟、交大和復旦數量並不是太多,雖然都進入前100名之內,但在數量上與西部邊遠的蘭大以及西交、東北大學甚至是鄭州大學差不多。這是什麼原因?估計是上海高校的畢業更願意留在本地讀研。

西安市(陝西)6所高校在北大清華推免生數量中排在前100名,包括西安電子、西安交大、西北農林、西北工大、西北大學和陝西師大,三年校均推免生為76人。西安電子和西安交大推免生數量分居第一第二。有點意外的是,西安電子的推免生多於西安交大。

南京市有6所高校在北大清華推免生數量中排在前100名,包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大、南京航空、南京師大和南京理工,三年校均推免生為72人。南京大學遙遙領先。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4、在非985高校中,西安電子、西南財大、鄭州大學格外顯眼,另有10多所高校推免生數量超過一些985高校。

根據不完全統計,三年當中,有37所高校向北大清華推免生數量超過100名,其中10所為非985高校,這證明了他們的本科教學質量相當不錯,得到北大清華的肯定。這10所大學包括北京科大、中央財大、西安電子、北京交大、北京郵電、對外經貿、中國政法、北京林大、西南財大、鄭州大學。在10所非985高校中,只有西安電子、西南財大和鄭州大學屬於京外高校,非常顯眼,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三所高校都是名校,各具特色。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211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959年即為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西安電子是國內最早建立信息論、信息系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電子機械、電子對抗等專業的高校之一,開闢了我國IT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電子與信息學科特色與優勢。現有2個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子科學與技術為A+級,信息與通信工程為A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A-級。

清華北大推免生:哪些高校保送的人數最多?請看三年數據

西南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211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建國初期國家按大區佈局的四所本科財經院校之一。擁有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和統計學4個國家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最高評級為A-,分別是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

鄭州大學是211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鄭州大學的特點是“大”,開設46個院系、114個本科專業、在校生數量為全國第一。雖然沒有A類學科,但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3個列入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能夠在推免生方面與其他老牌985高校競爭,說明本科教學質量是相當不錯的。該校的物理學、化學、預防醫學、工程力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工程、通信工程、新聞學、法學、歷史學、行政管理、旅遊管理、金融學等為國家特色專業。

(本文為原創;文中圖表為本號製作;文中圖片源於相關高校網頁和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