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東漢末年天下紛爭不斷,湧現出無數英雄人物,至今尚在爭議臥龍鳳雛的優劣,曹魏軍師陣營以誰為首,東吳集團最強艦船有多強等,這樣的問題,因各人角度不同,只怕永遠也沒有最終的答案。

但有一件事是公認的,那便是呂布作為漢末最強將領,曹操的謀士荀攸,曾評價呂布“布驍猛,又恃袁術,若縱橫淮、泗間,豪傑必應之”,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也點評“呂布有虓虎之勇”這都是對呂布勇武的最高評價。

與之相對應呂布的缺點也很明顯,其先叛丁原,後殺董卓,被罵做“三姓家奴”,其投靠過袁紹,又轉而依附劉備,並與袁術聯合奪取徐州,加速了漢末軍閥的混戰,給江淮百姓造成深重的災難。

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三國》劇照呂布

呂布的人生充滿波折,性格的缺陷,使其揹負“三姓家奴”的罵名

《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明確記載“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呂布的出生地五原郡,地處邊疆羌胡雜居,因此民風剽悍尚勇,呂布能夠在尚武之地,而以勇武聞名,可見其當真勇悍異常,才被丁原所挖掘,招募至其麾下效力。

人生經歷決定性格養成,幷州乃是苦寒之地,大多是戍邊將士和發配者居住,即便少數貴族也不屬於呂布家族,否則絕不會查不到呂布家族譜系,也找不到其生辰的明確記載,要知道呂布的部將張遼都有明確的考證,因此經受磨練成長起來的呂布,性格上養成貪財重利。

呂布的性格缺陷丁原知道嗎?很顯然丁原是清楚的,但亂世唯才是舉,呂布的勇武是安定漢室的良藥,因此丁原在駐兵河內郡時,對呂布管束頗為嚴苛,呂布公認的智商欠佳,怎可能領會丁原的用意,反倒覺得受到丁原排擠,因此在董卓以高官厚祿攻勢下,呂布向提攜自己的恩人丁原痛下殺手,並率領麾下將士歸附董卓。

正是得到呂布及幷州軍隊,董卓才能夠真正的把持朝政,行廢立君王之事,董卓對呂布真的很好,封侯拜將,金銀賞賜不絕,還找到天下良駒赤兔馬,呂布為董卓守護虎牢關,迎戰關東十八路諸侯,使董卓順利攜漢獻帝遷都長安。

然而雙方也產生裂痕,董卓妄圖偏安西北,但西北畢竟民力財力有限,裹挾而來的群臣與士兵都頗有怨言,司徒王允不失時機地,向呂布闡述董卓衰亡的結局,呂布雖然莽撞,但也清楚目前的局勢頗為不利,最終選擇效忠正統漢王朝,而非演義般“衝冠一怒為紅顏”。

呂布殺董卓獲得加官進爵,這即呂布所謂“三姓家奴”的由來,三姓分別是丁原(丁)、董卓(董)與呂布的原姓(呂),並非包含王允(王),因為即便王允真的是呂布的岳父,古人也不會將妻姓冠之,否則三妻四妾,豈不是也變成多姓之人。

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

沒有穩固的根據地,也沒有謀士輔佐,呂布失長安,淪為喪家之犬

古人總結“書生誤國”確實有一定道理,王允空有司徒之名,卻不知天下形勢變化,亦不懂安置涼州兵將,致使涼州兵馬在李傕和郭汜等率領下反攻長安,呂布雖然力戰,並且單挑中刺傷郭汜,但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最終只能夠率領親衛向關東逃竄,投靠當初的對手。

當時天下諸侯中,唯有袁氏勢力最強,袁術據南陽與江淮富甲一方,袁紹據冀州兵精糧足,被視作最可能安定天下之人,呂布最想投奔袁術,因為袁術手下稀缺戰將,能為呂布提供施展空間,但袁術連庶出的袁紹都看不起,怎會尊重出身貧寒的呂布,何況呂布口碑又不夠好。

呂布沒辦法只好投奔袁紹,但袁紹率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豐功偉績被呂布所阻,雖然嘴上表示願意與呂布聯合,但攻打黑山賊張燕時,卻不撥付兵馬給呂布

,但呂布的勇武再次體現,《三國志》記載“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用親軍數十人反覆衝鋒,竟然擊敗萬人的張燕軍,這絕對是以少勝多經典戰役。

袁紹借刀殺人之策未成,反而更加忌憚呂布,只能撕下臉皮派兵追殺,顯然呂布勇武令袁紹的士兵吃盡苦頭,“紹令觽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呂布從容的退到河內郡,再至陳留遇上一生的知己張邈,張邈迎接呂布,甘願讓出兗州牧的職位與堅城濮陽,要知道張邈是十八路諸侯之一,可見對呂布的敬重。

呂布為張邈,與親率大軍回師的曹操征戰百日,張邈只有留守兵力數千,呂布親軍不過數百,卻能與曹操抗衡到這樣的地步,最後因糧草短缺而撤兵,曹操軍中多是兗州本地人士,所以張邈與呂布軍中開始動搖,最終曹操在鉅野擊敗呂布,取得對兗州的控制權。

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呂布轅門射戟

奪徐州失忠義,轅門射戟展神武,呂布究竟是英雄?還是梟雄?

在曹操與呂布鏖戰之時,陶謙病逝由劉備統領徐州,整軍備武欲大展宏圖,再次失去依靠的呂布,聞之劉備招兵,遂前往投靠,此時劉備兩面為難,接納呂布必為曹操所忌恨,若將呂布拒之門外,天下英傑便再不敢歸附,所以劉備只好折中,表面上接納呂布,卻也極度防備。

曹操命荀彧,設計挑撥劉備與呂布的關係,劉備坦誠向呂布出示曹操信件,使兩人關係頓時親密起來,但隨著荀彧以朝廷名義,令劉備征討袁術,氣氛又變得頗為微妙,因為呂布與袁術長期保持著聯繫,而劉備與袁術開戰顯然並不符合呂布的切身利益。

與其說劉備奉詔行事,倒不如說曹操摸透劉備攻略淮南的野心,淮南既富庶,戰略上又威脅著徐州,奉詔行事曹操不敢違約偷襲,若能趁此擊敗袁術,劉備才具備與諸侯爭雄的資本,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劉備一代梟雄怎麼可能錯過。

呂布雖然勇武,但麾下僅有三千餘人,初到徐州立足未穩,劉備以張飛戍守,安排也算周密,但沒想到張飛貪杯誤事,鞭打徐州的元老曹豹,聯結呂布連夜奪取徐州,前線兵士聞訊家丟了,即便劉備再有魅力,依舊難掩頹勢,最終被袁術擊敗。

劉備受到呂布庇護,退至小沛安頓,但袁術難消怒火,令將領紀靈前往征伐劉備,呂布與袁術是盟友,兵力又不足以硬拼,所以非常高明的採取,以宴飲賭約的形式“轅門射戟”,呂布果真神勇,準確命中營寨處的戟孔,袁術軍皆稱奇,紀靈見呂布已經出面干涉,又勇武異常遂就此罷兵。

應該說呂布奪徐州雖有負劉備,但也可以看出,劉備對徐州士紳的統治並不穩固,才會給呂布可乘之機,轅門射戟,呂布保全劉備,得罪了實力雄厚的袁術,而劉備卻並不領情,呂布兩面受到苛責,所以呂布既不是英雄,連梟雄都達不到,只能是沒有遠見的莽夫。

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白門樓呂布被縛

呂布三千兵,勝袁術而虎步江淮,卻難掩頹勢,眾叛親離,白門樓將星隕落

呂布雖無盡忠漢室之心,但也明白袁術並非成就帝業之人,當曹操使者傳達旨意,對其加封之時呂布大喜,斬殺袁術使者,命陳登向曹操討要徐州刺史的官位,為了虛職頭銜而得罪長期的盟友,這筆賬呂布算得,當真有些神奇。

可悲的是陳登早已傾心於曹操,通過此舉激怒呂布與袁術,果然袁術聯合韓暹、楊奉合計數萬大軍,而呂布可戰之兵僅數千,聽從陳珪之策,與韓暹、楊奉聯合攻打袁術,袁術軍猝不及防幾乎全軍覆沒,呂布追擊袁術至江邊才撤兵,隨後呂布又迫降泰山臧霸,擊潰小沛的劉備,收編其精銳數萬,使得江淮之境已無對手,被贊為虎步江淮。

呂布看似如日中天,實則危機四伏,其部將高順,早已指出其所存在的問題,諸如反覆無常,沒有固定的發展戰略,徐州治下長期缺乏糧草儲備,又無穩定兵員補給,而呂布又常年征戰,且與袁術失和,徐州士紳紛紛暗中結交曹操,以期結束這種壓迫的生活。

曹操見時機成熟,遂親自率兵攻打呂布,指責呂布不能採信陳宮計謀?但從過往的經歷看,陳宮其實軍事謀略極為有限,他主張決戰只會加快呂布的敗亡,呂布親兵人數過少,徐州將領出工不出力,與其為曹操送人頭,倒不如堅守城池,等曹操糧盡以後撤兵。

曹軍圍攻數月,呂布意志消沉飲酒作樂,使軍心渙散,《三國演義》說“呂布鞭撻侯成,宋憲先盜其畫戟,便與魏續一齊動手,將呂布繩纏索綁,緊緊縛住”但其實作為呂布的老部將,侯成與宋憲等人,知呂布必敗無疑,卻不忍心加害,遂捆綁陳宮投降,呂布見大勢已去,不忍士卒受苦,才命人將自己捆縛投降。

曹操之所以殺呂布,很大程度上在於,呂布已經過了鼎盛期,呂布落魄之時稱劉備為弟,說明其年齡真的有可能稍長劉備,而劉備是161年生人,呂布199年被誅殺,因此呂布接近40歲,在古代已經是身體機制衰退,與其留著具備野心的呂布,不如殺了他,收編其部將。

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網載呂布

呂布既為一方諸侯,除去勇武,他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覷

袁紹奪冀州而殺韓馥,公孫瓚佔幽州而擊劉虞,都是為了杜絕隱患,而呂布助張邈平定兗州,可謂傾盡全力,即便大權在握,也並未對張邈有任何的不軌,可見呂布的背叛行為,也實在逼不得已,董卓指定要丁原死,王允又必須除掉董卓,呂布只是採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呂布從長安之亂帶出來的親兵中,張遼被譽為“曹魏五子良將之首”;高順善於治軍,麾下“陷陣營”屢立戰功;成廉《三國志·武帝紀》贊其為驍將;歸降的侯成,宋憲,魏續能與張遼並稱,隨呂布出生入死自然也絕非等閒之輩。

河內太守張楊,不僅幫呂布擺脫袁紹的追擊,還在呂布被圍困時出兵想要救援,卻不幸被部將所殺;陳留太守張邈,將兗州牧的位置讓給呂布,並協助呂布穩定兗州民心,險些令呂布佔領中原;陳宮全心輔佐呂布,使曹操難以擴張,被俘後依然不肯屈服,隨呂布共赴黃泉。

呂布其實為人很單純,雖然狂傲,但任何場合都沒發表過僭越言論,部將也都沒有這方面的意圖,只想不受拘束,為一方諸侯便心滿意足,請求曹操加封徐州牧的虛名,面對聲勢浩大的曹軍,呂布第一反應竟然是投降。

若有可能,呂布未嘗不想歸隱山林,但這種可能是不現實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呂布勇武天下聞名,慕名的諸侯不計其數,這些野心家若不能為其所用,又怎能留給他人效力?

因此呂布只能夠不停的戰鬥下去,與其依附他人,不若自己闖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引證文獻:《後漢書》《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