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穆長春:欲通過數字貨幣建立更普適支付方式

11月12日,在第四屆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定義數字貨幣的未來”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司副司長、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中國目前已經非常先進的電子支付系統提供更多冗餘性。

如何理解這種冗餘性? 穆長春指出,目前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已經佔據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96%的份額,現在中國民眾出門已經不帶錢包,但是支付是國家的基礎設施,監管者必須為任何可能發生的不好情況做準備。

穆長春表示,希望通過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建立更加流暢和普適的支付方式,此外,也可以覆蓋偏遠地區,促進金融普惠。

之前他還表示說,數字貨幣是對當前支付方式的補充,且數字貨幣能在離線狀態下使用,而這次的表態更加明確了央行數字貨幣在支付上的方向,或要藉助數字貨幣重新定義支付含義。

央行的數字貨幣仍然會像他之前預設的一樣引入雙層運營體系,運用私人和公共部門共同建設數字貨幣,當然今後不不排除會用私人力量建設公共產品。

央行數字貨幣的腳步在不斷逼近,其雛形也越發清晰。數字貨幣的發行對外更多是主權貨幣的意圖,對內更多是支付方式的升級,或者對現有貨幣的數字改造,中國的支付已經在全球排名前列,而這次數字貨幣是否能帶來支付體系的新衝擊呢?也許只能落地了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