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小美和男友分手了。

​之後的2個多月,她被分手壓垮了,而且她認為自己已經30歲,再找找一段感情太難,估計要孤獨終老,再也不會快樂起來了。

“我的年紀越來越大,屬於我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被心理醫生診斷輕度抑鬱的她這麼告訴我。

抑鬱症是怎麼樣的?

這大概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體驗:

躺在床上,頭腦裡全都是負面的想法,沒有精神去做任何事情。懊悔過去,害怕未來,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黑暗的世界裡,而快樂永遠都不屬於自己。

一切都讓人感到那麼絕望。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一、絕望其實是一種“情緒推理”

絕望大概是抑鬱症最嚴重的症狀之一。

在這個狀態下,你會感到前景黯淡,做什麼說什麼都不管用,而且一切都對自己不利。你可能認為自己受到命運的詛咒,運氣很不好。你會認為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失敗的經歷,同時,你也預測這種失敗估計會持續下去。

在絕望的時候,你不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就像小美那樣,覺得自己未來的人生再無希望。

絕望令人很痛苦,但是我必須強調,這只是抑鬱症的一部分,而不是你對現實的準確反應。

當抑鬱症發作的時候,你的大腦幾乎只關注消極的事情。所以,你對未來感到消極也就很正常。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你可能會認為一切都毫無希望,這是因為你感覺抑鬱。我們把這稱為“情緒推理”。你基於自己的情緒,而非事實,對未來進行推測。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假設有個人告訴你,我感到很快樂,所以我認為餘生都會很歡喜,你大概會認為這個人過於樂觀。其實反過來亦是如此。

我們對於未來的預測其實也不可靠。然而因為處於抑鬱狀態,幾乎所有抑鬱症患者都會進行這樣的情緒推理,即自己會一直抑鬱下去,而這恐怕是抑鬱症患者最大的扭曲思維之一。

二、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失望

1、減少損失。

說出來你可能不太相信,抑鬱中的你,絕望的目的只是為了避免失望。

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受過傷害,遭遇過挫折,現在你的大腦告訴你,未來是令人絕望的,做什麼都沒有用,所以你可能會放棄。

這樣的話,它是在減少你的損失,所以你不會對註定要失敗的事情付出努力,或是燃起希望之後,最終只是迎來失望。

2、害怕心存希望。

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害怕心懷希望。

如果你心懷希望,你可能會對未來感到興奮,嘗試做些事情,冒一點風險,但最終卻發現做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用,只是在浪費時間。但是,比浪費時間更糟糕的是,你會感到失望和羞恥:

“我是個傻瓜,竟然會相信這麼做是行得通的。”

你不想做這樣的傻瓜,所以你選擇失望。你在用絕望表達“其實我很聰明,我已經吸取了教訓。”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3、“一切都會好起來”會讓你很生氣。

如果有人試著告訴你,情況還不至於讓你絕望,你可能會覺得他很惱人。

你可能會感覺他不理解你一直以來經歷的事情,不理解這些痛苦和絕望對你來說多麼真實。他們不理解你的境遇,你需要忍受的後悔、悲傷和孤獨等。即便你的身邊並非一個人,你也會因為自己的感覺感到孤獨,因為沒有人比你更懂得這實際上有多麼令人絕望。

當有人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時候,你可能會生氣。

因為你認為他們在否定你的感覺有多麼糟糕,但是更糟糕的是,他們在要求你冒一些新的風險,以再次燃起希望。

他們在鼓勵你掙脫限制,設定一些目標,繼續生活,但這只是意味著你將面對更多的挫折、失望和後悔。

你只想一個人待著,和絕望在一起。

沒有人理解你的絕望:如果我放棄,我就不會再受傷了。

這份絕望裡,有安慰,平和,舒適,並且能夠保護你免受傷害。

實際上,絕望可能是真正可以指望的唯一的情緒。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三、絕望是一種自證預言

現在,你真的相信一切都是令人絕望的了,並且你做什麼肯定都無濟於事。

那麼,堅信這種信念的結果又是什麼呢?

你不去嘗試做任何可能會讓你感覺好一些的事情,一旦某件事讓你沮喪,你就不再付出努力,而且你無法堅持長期做積極的事情,因此就很難發現這麼做會有什麼效果。

你指望絕望,所以你不願意投入任何時間和精力,或者採取任何行動來讓情況變得有所不同。

你已經把未來建立在絕望之上,所以你的絕望也會成真。

從這個意義來說,絕望其實是一種自證預言。自證預言的力量非常之大,它是一種可怕的力量,這種人的自我暗示、先入為主的判斷對事件結果產生影響的現象,對於抑鬱的你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四、如何才能克服絕望感

那麼,我們做些什麼才能克服自己的絕望感呢?

1、你繼續用改變什麼來讓自己好一些。

你可能感覺被困住了,而且對未來感到絕望,因為你真的需要改變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我的來訪者小安就是這樣。

他今年26歲,剛剛到上海來。他感到絕望的部分原因是他最近剛剛失業,與朋友也失去了聯繫,而且沒有接下去的計劃。

所以,應對絕望的第一步,是問問自己“你想要生活中發生什麼改變?”。

他告訴我,他希望自己能走出家門,並且有幾個朋友,然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些都是很好的目標,然而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做出一些改變。

我主要幫助他與朋友建立聯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小安之所以很難建立關係,因為他基本上不主動聯繫朋友,而且與朋友見面,他也總是在抱怨。於是我們集中在這個方面提出了改善的意見。

小安在這個過程中也意識到,他需要改變把自己的問題歸咎於他人的習慣,這樣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讓別人疏遠他。生氣和責怪都是無助的一種表現,而且這種無助感可能會導致你對任何事情感到絕望。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2、關注那些不令人絕望的事。

抑鬱狀態下,你可能會認為一切都是令人絕望的。這個時候,絕望的感覺是普遍存在的,絕望的人會覺得好像什麼事都不對勁,但是這是一種曲解和誇張。

對於小美來說,即使她的親密關係讓她感到絕望,也不見得就不能穿戴整齊出門,不能去享受徐家彙的美食,不能做好一份工作,不能與好朋友會面聊天。

事實上,這些事情,都是她和前男友在一起之前,會讓她感到很享受的事情。為何現在沒有了前男友,就不能享受了呢?

當你不再關注真正讓自己感到絕望的事情,對小美來說,就是和男友分手這件事,她的情緒開始緩解,開始對自己的感覺更好,這種絕望感也減輕了。

她告訴我:“我有目標了,這給我帶來一些希望。”

3、對一件事的絕望,不會阻止我們繼續獲得快樂。

你會發現,小美在克服絕望的過程中,並不包括了前男友。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我們常常會對一件事感到絕望,但這不代表就能阻止我們繼續獲得快樂。

我們的快樂不取決於某個人、某份工作、某種成就,或是銀行賬戶裡錢的數額。我們可以這樣思考:

如果我們擁有美滿的婚姻才能變得快樂,那麼在我們結婚之前就不可能擁有快樂。

如果我們擁有完美的工作才能變得快樂,那麼在你找到這樣的工作之前也不會擁有快樂的時光。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這樣對待自己,其實是在虐待自己,並且剝奪自己快樂的權利。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4、回顧過去你的絕望史。

回顧你的人生,是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

我會一直孤獨下去。

我永遠不會成功。

我永遠克服不了……

現在,請你檢驗一下這些想法。

假如你對自己說,你永遠不會快樂起來了,那麼這些年你是否真的就沒有笑容了?

你可能會覺得生活毫無希望,因為你認為現在自己面對的困難太多,難以跨越,你試圖避免更大的失望。但是,請你記住,我們都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克服過困難。

你可能只關注目前的情況有多麼糟糕,以及未來會有多麼糟糕,但是你在過去曾經克服過的那些障礙呢?

請記住絕望可能是暫時的。過去你對絕望的判斷是錯的,那麼這次可能也是錯的。

五、如何面對絕望的終極表現

抑鬱最大的悲劇是自殺,而這是絕望的終極表現。

當有人要自殺的時候,阻止他自殺是我們需要完成的最迫切的任務。

許多抑鬱的人都有過自殺的想法,感覺絕望和缺少活下去是主要的理由。他們想死的原因,也是為了逃避痛苦,不想繼續揹負這些“負擔”。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事,是讓他們有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活下去的理由可以包括:

對傷害自己所愛的人感到內疚,希望心理諮詢或藥物可以幫到自己,希望情況可以好轉,錯過活下去可能轉變的機會等等。

因為絕望的實質是避免失望,所以我們需要提供活下去的希望。

一個人充滿希望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有些希望,這種希望並非虛幻,事實上,有很多戰勝抑鬱症的人,都是通過這些希望,繼續活下去了。

你也得給自己一次機會。

抑鬱的你:絕望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失望

總結

絕望是關於未來的。

“我永遠都不會有人愛我。”

“我一直都是一個失敗者。”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你在預測未來,你並沒有活在當下。

那麼,我們在當下是絕望的嗎?

回到當下,我們會發現當活在此時此刻的時候,我們可以體驗、聆聽、感受,這是一種有意識地生活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可以放下對未來、對自己評判心,可以放下對未來、對自己強烈控制的需要。

在當下,我們是沒有絕望的。因為我們不需要去考慮避免失望這件事。

當然,當下沒有絕望,也沒有希望,只是我們對當下的體驗。

然而,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回到這樣的當下,去感知沒有絕望的時刻。

作者&整理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3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禾沐

聯繫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此文系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團隊。2012年在上海出發。組織咖啡心理公益諮詢、公益單身相遇活動、公益心理團體活動、公益心理諮詢師學習活動、心理類科普原創翻譯讀書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響生命。一杯咖啡,溫暖世界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