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大家聊的是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阳原县。

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阳原县开阳堡

提起阳原县,大家会想到的是东方人类的起源地泥河湾,可能也会想到这里的桑干河。同时,鹦哥绿豆、黄糕、狗肉也会激起大家的无限回忆。不过,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份是因何而得名,这背后又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以这篇文章带您来了解一二。

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赵惠文王影视形象

阳原县有建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具体的时间是公元前295年。战国末期的赵惠文王时期,已经退位的赵武灵王将自己的儿子赵章封在了今天的阳原县开阳堡一带,取号安阳君。后世,因为这里开阳原县建制之始的缘故,而得名为了“开阳堡”。

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阳原县泥河湾

秦灭六国后,推行郡县制,阳原一带属安阳邑,归属代郡管辖。到了西汉初年,阳原境被一分为三:桑干县、阳原县和东安阳县。这也是“阳原”最早见于建制。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建武27年(公元51年),东安阳县和桑干县仍在,而阳原县被取消建制。

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光武帝刘秀影视形象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阳原一带曾被称作安阳县、西宁县。到了公元1913年,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古县名“阳原”,当时的史地学家、阳原人李泰棻后来主持编纂了《阳原县志》。

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阳原县志》书影

“阳原”因何而得名?有关资料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当时流经阳原的桑干河有条支流叫做“阳水”(也就是今天的虎沟)。这条小河,自山西天镇县发源,在阳原县境内汇入桑干河。因为地处阳水之野,所以这里的县也就得名为了“阳原”。

古代经常以河流来给地名命名,阳原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2314年建制史,紧邻山西省,河北的这个县得名来源于一条小河沟

今天的桑干河

而在后世,把古县名改为今名的例子也不止阳原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保定完县就恢复了王莽时期所称的“顺平县”。往往古代县名更有内涵叫起来也更加顺口,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玩的文化现象。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