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產值七千億,任正非為啥沒進富豪榜前100名,答案只有六個字

每年中國富豪榜單上關於財富的排名,都是衡量一個富豪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今年的中國胡潤富豪榜上,已經退休的馬雲以2750億元的財富再度蟬聯首富,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堪稱一位傳奇的創業者,他所打造出的移動支付平臺以及網購平臺改變了國內數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外,國內還有一家科技企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就是崛起的民族品牌——華為。華為在最新公佈的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榜單上高居榜首,2018年的總營收高達7212億元,已經連續4年位於中國民營企業第一名。

華為的年營收高達7212億元,作為華為的創始人和領導者,任正非卻僅在胡潤百富榜上位居162位,身價210億元。為什麼任正非沒能進入中國富豪榜的前100名?答案只因為這6個字。

任正非的創富故事可以說是既曲折又勵志,1944年任正非出生在貴州鎮寧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中,父母雖然都是鄉村中學教師,但要拉扯6個子女,生活得格外拮据。但好在不論條件多麼困難,任正非的父母都沒有讓孩子放棄讀書。後來任正非成功考上大學,不僅掌握了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專業內容,還自學了邏輯學和幾門外語。

畢業後任正非當過兵,轉業後成為一家國企電子公司的副總經理。本來任正非的人生應該就此順風順水下去,但在44歲那年,任正非在一次經營中被坑了200多萬元,不僅導致事業出現危機,就連家庭也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破裂。

已入中年肩負家庭重任的任正非不得不下海創業養家餬口,在幫一個做程控交換機的朋友售賣設備的時候,任正非發現當時國內市場大量依賴進口,國內的民族品牌幾乎難以生存,於是他冒出了自己研發設備的想法。43歲的他創辦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從此深圳少了一個國企幹部,中國卻多出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教父。

創業公司的初期往往是無比艱難的,為了儘早研發出自己的程控交換機,任正非與員工們一起吃住都在公司,累了就睡在公司打地鋪的床墊上。後來華為公司內部的“床墊文化”一直流傳了下來,在進軍歐洲市場時,華為工作人員累了也會在公司打地鋪,讓歐洲員工驚歎不已。

現在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在掌握核心技術、領跑5G後,華為奠定了世界通訊領域的話語權。華為能獲得今天的成功,領導人任正非功不可沒,作為一位與宗慶後觀念相同的實業家,任正非堅持企業不上市,並且將財富分散,把股權分配給公司內部的人才,讓員工與公司利益直接掛鉤。作為華為的領導者,任正非的手中只有1.4%的股份。

為什麼現在華為年收入已經高達7212億元,任正非卻沒進中國富豪榜百名?答案只因6個字:不上市、分股權。狹隘的領導者會盡可能多的將財富籠絡到自己的手中,而目光長遠的領導者則會讓員工與企業共同富裕,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