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洛浦县:扶贫工厂建在村 手工编织促脱贫

本报讯 新疆水利厅、洛浦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洛浦县纳瓦乡巴什尕帕村工作队队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村里大多数的妇女因为要照顾家中老小,不能外出务工,除了打理日常家事外,都很清闲,但也没有更多的经济收入,日子紧巴。为了帮助村民增收、妇女们自立自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多方对接,积极争取企业到村里办厂。2019年2月,该村扶贫工厂建起运行。

新疆洛浦县:扶贫工厂建在村 手工编织促脱贫

扶贫工厂主要编织生产汽车靠垫、收纳筐等编织用品,技术简单,入门快,只需经过10-15天的实习培训即可上岗。在工作队的动员鼓励下,村民们积极报名参加培训,现如今该村已有41名妇女成为工厂固定员工,不出村就实现从村民到工人的转变。“我们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产品质量和件数给工人定工资,普通工每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左右,熟练工每月可收入3000元左右。”企业驻该村扶贫工厂厂长姬磊说。

走进扶贫工厂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技术娴熟地编织着,手指穿梭中一件件精美的收纳筐、汽车靠垫就诞生了。今年25岁的祖丽皮耶·阿布都卡迪尔是该村贫困户,到工厂上班后,经过努力已经成为生产线副班长。她感慨地说:“因为孩子小出不去,又缺文化没技术,只能靠种地过日子,只够温饱,没有余钱。现在好了,在村里就当上了工人,还学到了技术,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新疆洛浦县:扶贫工厂建在村 手工编织促脱贫

为了让村里的妇女们安心工作,村里又结合实际,筹资3万元余元开办了托幼中心,配备了高低木床、电视机、消毒柜、被褥、儿童玩具等,托管在工厂务工村民的学龄前幼儿。同时,工作队还为他们配备了电视机、桌椅、羽毛球、排球等文体用品,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劳逸结合中凝聚人心、增强归属感。

巴什尕帕村是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努力确保“保证一人就业,实现全家脱贫”。截止目前,该村的贫困发生率已从原来的3.4%降为0.54%。“我们结合实际,努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乡亲们有事干、有钱赚,我们也就安心省心了。我们还将继续配合督促企业做好管理服务,确保工厂长期有效生产,确保村民持续稳定增收。”该村第一书记李子刚说。(通讯员 郭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