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少年的你》口碑票房雙豐收,並明晃晃地掀開了校園陰暗的一面,很多人看完這部反校園欺凌的電影,開始反省和討論:遇到校園霸凌,我們孩子們應該怎麼做?

誠然,陳念們、小北們和魏萊們的結局是校園欺凌引起的,不過我們更該關注到,他們的行為是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我覺得這更是一個關於成長的電影。

所謂成長,就是個體化不斷加深、自由不斷髮展的過程。也就是能夠自由獨立地表達自己,成為區別於他人的獨一無二的人。

人在萌發出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的時候,最迫切、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擺脫現有的模式。比如,電影中魏萊急於擺脫父母期待的、自己一直在扮演的乖乖女、好學生的模板;陳念急於擺脫偷偷摸摸、東躲西藏的生活模式;小北急於擺脫處於最底層、被人欺辱的社會身份。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追求成長和自由,可就像陳念說的:"沒有人教我們怎麼長大。"

因此,他們看似在追求自己認為的自由,但實際卻是在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這一概念是美籍德國猶太人埃裡希·弗洛姆提出的,他是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家,非常善於用心理學來分析社會的行為,是"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

弗洛姆在1941年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心理學著作《逃避自由》,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雖然高呼追求自由,實際上卻在逃避自由,並介紹了人們逃避自由的3種心理機制。雖然這本書已經過去70過年了,但對我們現在仍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電影《少年的你》從校園欺凌事件中展現了不同孩子的不同行為——有人施暴,有人忍受,有人自殺,有人視而不見。下面我就結合《少年的你》中各種行為來分析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

一、為什麼逃避自由?

影片中有一句引用王爾德的話打動了很多人: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是什麼?其實就是追求自由。

我們都能背裴多菲那首著名的詩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首詩歌之所以能打動人,就是因為自由太寶貴,比生命和愛情更吸引人,自由也是人們窮盡一生追求的理想。

可自由明明如此美好和寶貴,人為什麼卻逃避自由呢?

弗洛姆認為自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並隨著人的成長而發展。而且自由有兩重性,即

自由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獨立自主的力量感,同時也帶來孤獨和不安全感。

如何理解呢?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略見窺見一斑。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需要父母的精心照料,這時候我們是沒有自由的,但是卻很有安全感的;隨著漸漸長大,我們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東西,就會越來越想要離開父母,以顯示自己的獨立自主和和與眾不同的主張。這就是自由的發展,以及帶來的獨立自主的力量感。

但是,當我們擺脫父母,獨立去面對一切的事情的時候,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這時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孑然一身的孤獨感,並陷入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從人需要安全感的心理來看,我們就會想回到父母身邊,找回安全感。這就是自由帶來的另一面——孤獨和不安全感。

但是人的成長和自由的發展是不可逆的,在父母的身邊可以避一時風雨,卻也躲不了一輩子;媽媽的子宮也許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但是我們再也不回去了。

很多人為了擺脫這種孤獨的感覺,為了重新找回安全感,就開始想辦法逃避自由。

比如陳念努力學習,她認為考到北京就自由了,因為那裡沒有追債的人;

比如小北奮不顧身地打架,他篤定打出名氣就自由了,因為那時沒人敢和他叫囂了;

比如胡小蝶縱身一跳,她縱向自由的天空,因為那裡沒有欺負自己的人;

還比如魏萊欺凌他人,因為她從中享受到了一絲自由,讓她暫時擺脫了家庭帶來的壓抑和束縛。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他們都以為自己在追求自由,實際上都是在逃避自由。這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呢?

下面我們用《逃避自由》中的3種機制,來分析一下《少年的你》中這些行為的心理。

二、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

第一種機制:權威主義

權威主義就是依靠權威,希望通過他人、外物或者組織給自己帶來安全感。這種類型的人崇拜權威,並投靠權威;同時自己又想成為權威,讓別人也崇拜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前者屬於受虐傾向,後者屬於施虐傾向。

魏萊就是很明顯的權威主義中的施虐者,她建立了一個具有權威特性團體去欺凌同學,表現出支配和統治他人的慾望,有著強烈的施虐的傾向。

魏萊的跟班中有個叫徐渺的女同學,為了自己不被欺負,投靠了魏萊的小團體,並且乖乖地聽從這個團體的任何吩咐,包括欺負別人,包括自己被欺負也忍氣吞聲,具有受虐傾向。

我們可以看到徐渺為了獲得安全感,強烈地依賴著魏萊小團體,但是卻犧牲掉了自我,比如她明明是個善良的人,有一次在圍堵陳唸的時候,她發現了陳唸的藏身之處,卻沒有暴露陳念,比如她知道依附不會有好下場,哭著說,明明我都已經什麼都聽他們的了,為什麼還要欺負我?

但她不明白的是,

犧牲自我,企圖依靠他人的力量來獲得安全感始終都是暫時和虛假的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其實不止受虐者有著強烈的依賴性,看似強大的施虐者也有著強烈的依賴性,他們在潛意識裡非常依賴受虐者,只有支配和統治別人才能獲得安全感。

我們可以看到魏萊在逼死胡小蝶後,又找到了新的欺凌目標陳念,在陳念有人保護之後,找不到新的受虐者,就馬上欺負自己小團隊裡面的徐渺。

施虐傾向和受虐傾向都統稱為權威主義性格,他們都是希望依附權威、而不是自身的力量帶給自己安全感。實際上,這種以犧牲自我為代價的安全感不堪一擊。

第二種機制:破壞慾

破壞慾就是面對外面的世界和人,感覺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從而產生孤獨和焦慮,為了不受到這種感覺的折磨,選擇破壞或者摧毀

這也就是一種"如果我得不到,我寧願毀掉"的心理,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求愛不成潑硫酸"、"分手後蓄意報復"、甚至"無差別犯罪"都是屬於這種心理。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破壞慾是怎麼被激發出來的呢?

這是當自由帶給人孤獨和焦慮的時候,人的生命成長就受到了挫折和阻礙,而破壞傾向就是生命受挫後最直接的反應。

有人會問,施暴者也是搞破壞,破壞慾也是去搞破壞,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這兩者有最大的區別就是,施暴者與對象共存,也就是上文我們說到的施暴者依賴受虐者;而破壞慾是消滅對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破壞慾因為其他原因沒辦法向外宣洩的時候,就會轉為破壞自己,也就是自虐,甚至是自殺。

影片中的胡小蝶就是一個典型。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胡小蝶被魏萊團體欺負,由於對方人多勢眾,她感覺到無能為力;這時,她希望同學們能站出來幫一幫她,但是所有的同學都選擇了視而不見,她感覺到了孤立無援。這時,胡小蝶的生命受到了嚴重的挫折和阻礙。

雖然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是破壞慾已經被激發,她心底希望魏萊最好"死"了(參考徐渺在知道魏萊死了的時候,笑出了眼淚),但是她無法去消滅魏萊,便轉向傷害自己,最終她選擇了自殺。

第三種機制:機械趨同

機械趨同也就是從眾心理,也就是俗話說的隨大流。

這是現代社會人們最常用的逃避手段。為了不被當成異類,為了克服孤獨感,人們會選擇按照家庭、社會提供的模板,把自己塑造成芸芸眾生中一員。

這類人認為如此一來,我和社會之間的差異就沒了,我和大部分人做一樣的選擇,這樣我就不孤獨、不焦慮了。比如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在該結婚的年紀結婚,在該生孩子的年紀生孩子,儘管自己好像也沒想清楚。

這樣的代價同樣是泯滅個性,失去自我。

影片中的陳念一開始就是機械趨同的典型。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陳念為了好好讀書,不惹事生非,看到胡小蝶的座椅被倒了紅墨水也不敢吱聲;明知道胡小蝶被欺負也當做沒看見;在胡小蝶質問"為什麼不幫我"的時候,選擇了低下頭不回應;甚至在警方調查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畢竟大家也都不說。

但陳念心裡不是這樣想的,她恨過自己沒能幫一下胡小蝶;面對自己座位的紅墨水,她不會忍氣吞聲坐下;面對欺凌,她會反抗和逃跑;而且,最後她選擇了揭發魏萊。

可是如果當初她能在胡小蝶受欺負的時候堅持自我,拉一把胡小蝶,也許胡小蝶就不會死,自己也不會落得如此狼狽。

《烏合之眾》裡面有一句說,群體的疊加只是愚蠢的疊加,而真正的智慧卻被愚蠢的洪流淹沒了。

如果我們一直選擇機械趨同,不發展自身的個性和健全自我人格,或許以後地球上生存的就全是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了。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以上就是逃避自由的3種心理機制——權威主義、破壞慾以及機械趨同。這也是電影《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受害者和旁觀者的心理機制,正是心理機制上的差異,他們選擇了不同的行為。

雖然這3種心理導致了不一樣的行為,但他們都是為了逃避自由帶來的孤獨,選擇依靠他人和外物、而不是自身的力量來獲得安全感,代價都是失去自我。

那麼,人到底能不能既自由獨立,又不孤獨?《逃避自由》一書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可以。

這要求我們不能選擇逃避之路,真正的自由應該是在充分發展自我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基礎上,發自內心地與他人、與社會互動。而且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雖然這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實現過,但這才是自由的可貴之處,也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目標。

淺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機制

文章開頭提到了這些行為是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後續我會繼續結合影片分析家庭、社會的因素,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做。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