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留遺書離家出走,愛孩子的父母都要明白這些

  當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夠達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樣,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不少父母會對孩子進行辱罵或者毆打,以希望能夠讓孩子變成自己期望的樣子。

  相比毆打,辱罵是更為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是不管是辱罵還是毆打,都是一種暴力。而語言暴力往往會比身體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大。

  在最近,江西就有一個17歲的少年,給父母留下了一封遺書離家出走。

  遺書中內容大致為“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非常感謝你們生下了我,但是我卻達不到你們的要求,希望你們能夠生一個更好的孩子,再見。

17歲少年留遺書離家出走,愛孩子的父母都要明白這些

  當少年父母看見遺書之後,立馬報警,並開始到處尋找。

  還好,少年並沒有自殺,而是去了派出所。經瞭解,原來這件事情的原因是因為父母經常責罵他,導致他想要用遺書來嚇嚇父母。

  還好這個少年並沒有因此自殺,這是幸運的,不幸的是,有很多同樣生活在辱罵中的少年卻選擇了自殺。



  語言暴力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當我們聽到有人罵自己的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通常都會感到憤怒,更何況心思更為敏感的孩子呢,尤其是聽到最親近的人對自己的辱罵,那種被背叛感,那種絕望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甚至很多人因此產生了不如一死了之的想法。

  以前,四川有一個高三考生,在剛剛結束高考沒幾天就自殺了。在他失蹤當晚,他在qq中定時發佈了很多說說,告訴了我們他要自殺的原因。

  在他的這些說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考試都已經考了98分,但是卻依然被父母責罵為什麼還會扣了兩分。更是會因為吃飯打嗝、夾菜姿勢等小事被父母辱罵。雖然他非常想要得到父母的愛,但是卻發現自己永遠也得不到。在說說的最後,他表達了自己最後的要求“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反正別帶回家,心煩。”我們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到他對父母的憤怒,長期被父母辱罵的他,就這樣帶著對父母的仇恨,對人間的厭倦離開了人世。

17歲少年留遺書離家出走,愛孩子的父母都要明白這些

  很多時候,只有等到失去了才會後悔,當他的父母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非常痛苦,但是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也許父母罵孩子,真的是希望孩子能變更好,而不是討厭孩子。但是這種父母自以為是愛的表達方式卻沒有人能夠接受,也沒有人願意接受。

  弗洛伊德曾說:人的精神疾病與性格缺陷往往都是在童年時期造成的,父母對孩子的語言暴力造成的傷害對於孩子是巨大且持續的。影響到的也將是孩子的一生。

  父母應該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一系列話嚴重的影響著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父母將此奉為經驗,認為這樣才是對孩子好。但是這樣往往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17歲少年留遺書離家出走,愛孩子的父母都要明白這些

  愛孩子的父母應該做到這幾點: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不溺愛孩子,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過得更好,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又關乎到孩子的一生,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注重方式和方法。只有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才能夠讓孩子真正的變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