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不開的"叛逆期":3大原因,幫你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許多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在父母的眼中都是乖巧可愛,可是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心理也不斷成長

,到了孩子十幾歲進入青春以後,就開始喜歡和父母唱反調了,對於父母的話他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是天大的事,孩子也不願意和父母說……

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而且這種狀況往往會持續兩三年的時間。很多父母難以接受轉變,感覺孩子和自己不親近了,總是處處與自己作對,在生氣的同時還感到十分傷心,其實,父母也大可不必過於傷心,叛逆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一個必然的心理過程,心理學家把孩子專愛和父母、老師作對的這一時期成為孩子的"叛逆期"。

"叛逆期"是一個人從孩童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導致孩子的叛逆性格,而且嚴重者還會因此產生許多病態的性格,比如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等,這些性格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還可能會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

避不開的

叛逆的原因

1.孩子自我意識增強,是叛逆心理產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孩子希望表現"自我",於是處處與人對著幹。

叛逆起源於孩子自我意識和好奇心理的增強,加上現在社會媒體的急速發展,孩子的信息來源十分廣泛,社會和媒體的不斷衝擊,促使孩子對許多東西產生興趣,他們便要通過表現個性、追逐潮流來滿足自我意識的好奇心。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和好奇心超出一定度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叛逆的性格,這個"度"超出的越多,孩子就會越叛逆,叛逆的危害也就隨之加劇。

2.孩子如今面臨的壓力不斷加大,尤其是學業壓力遠遠大於從前,加上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孩子會產生不適應,很容易會形成叛逆心理。

3.社會和家庭的傳統教育總是會有一些弊端,阻礙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會成為孩子叛逆心理產生的源頭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對身邊凡事管教自己的人都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情緒,甚至對社會也會有反抗情緒,他們希望表現出自我價值,想要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這就使得他們常常會標新立異,追求個性。

比如,這個時期的孩子可能穿一些奇裝異服,就是要打扮得跟別人不一樣,有的甚至希望自己是個"另類";有的孩子會做一些引人注目、與眾不同的事情,或者說一些讓人大吃一驚的話等等,其實這樣的做法無非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刮目相看。

避不開的

當然,孩子的這些舉動在成年人眼中會覺得有些幼稚,但是正是因為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他們的想法難免會有一些讓我們大人覺得幼稚的地方。這一方面是孩子因為年少,缺乏適應社會環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孩子在這個年齡的時候,獨立意識空前強烈,表現欲旺盛,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希望在社會上處處體現自己,通過展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來體現自己的價值。瞭解到這些,父母也就可以理解孩子在這個時期的種種舉動了。

避不開的

當然,孩子在叛逆期雖然總是喜歡和父母了、老師唱反調,但是也不是完全負面的。很多人認為逆反心理會有礙孩子的身心健康,這也不是不對,如果處理不好,的確會有礙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也並非一無是處,畢竟並不是大多數人認為對的東西就是一定對的,孩子的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也不一定全然錯誤。

從上文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孩子叛逆的一個原因就是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而孩子的叛逆正好可以揭露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人們對孩子的教育做出改進。

另外,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從另一個反面反應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孩子的好勝心強,勇敢,有闖勁,能求異,能創新。現代社會充滿了競爭和挑戰,迫切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能開拓、能進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叛逆心理中的創造性品質和開拓意識,併合理引導。只要引導合理,孩子的叛逆心理是能夠在現代社會發揮積極作用的。

避不開的

孩子叛逆,父母怎麼辦

只是滿足與表面上的瞭解孩子是不夠的,父母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瞭解叛逆期的實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1、理解信任孩子: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信任的朋友關係,相信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適時聽取孩子的意見。

2、避免正面衝突: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應該冷靜,以免萌發孩子的對立情緒,是叛逆心理更強烈。

3、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這樣孩子可以多交朋友,豐富、充實精神生活,發展"自我"意識,培養開朗性格。

當然,父母還是要多和孩子談心,多傾聽孩子,讓孩子把心裡話都說出來,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避不開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