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駕於“生死”的憂慮之上,才有人生的灑脫

莊子:人生的境界,是凌駕於身體的憂慮之上。

凌駕於“生死”的憂慮之上,才有人生的灑脫

01

我們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在生死麵前,其他事情都是小事

世間的紛紛擾擾,生活、工作、感情成了一些人過不去的心結,他們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總是顯得尤為痛苦,而這一切和生死比起來,卻都是小事。

因為這個思維的影響,“對於身體的憂慮”卻成了很多人逃不過的又一個心結和內心的牢籠。

人生最好的狀態,最大的自由,其實是看淡身體的憂慮問題。

我們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當一個人太過度的懼怕身體遭受災禍的時候,這反而會產生一種痛苦。

因為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執念,任何你所懼怕的事情和擔憂的事情,都會影響人生的快樂。只有能夠超越這一種恐懼,把你所在意的事物儘量的看淡,那麼人生自然有一種坦然。

凌駕於“生死”的憂慮之上,才有人生的灑脫

莊子說: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莊子》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老子死了,秦失去弔唁,哭了三聲就出來了。

老子的弟子就問:“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嗎?”

秦失說:“是的?”老子的弟子又問:“既然是朋友,為什麼這麼敷衍的去弔唁呢?”

凌駕於“生死”的憂慮之上,才有人生的灑脫

秦失就說:“開始的時候我以為他是俗人,但是現在我並不這麼認為,我看見有老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孩子,少年哭他,如同哭自己的父母。眾人來此悼念老子,必定有老子不希望他們稱讚而稱讚的話,也有不希望他們哭泣而哭泣的人,這是違反自然,背離人情。

忘記了人的自然稟受。來到這個世上是應時而生,離開人世,是順時而死,這是合於天理和常分的,順應自然的變化,哀樂和歡樂都不能進入心懷,這就叫做自然的解脫。”

這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莊子藉由這樣一個故事闡述了生死需要順從天道的智慧。

生,應時而來,死,順時而去,正確的面對生死,才能擺脫生死這一個問題帶給我們的困惑。

02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為自己的身體擔憂,並且因為過分的擔憂,而讓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凌駕於“生死”的憂慮之上,才有人生的灑脫

我們舉一個例子:很多人總擔心自己會脫髮,總擔心自己會生病,擔心自己會得不治之症,而他越是擔心,自己的心情越糟糕,對自己的身體就越有影響。

而莊子所提出“逍遙”的養生智慧,就是讓我們擺脫這一個擔憂和恐懼,用一種坦然和正確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有這樣一件事,有一個老人,具備著一定的財富能力,生活的也非常不錯,但是他經常性的心煩,他總在擔心自己生病,甚至一年都要去正常體檢好幾次。

後來他五十多歲的時候,在一次體檢之中,真的檢查出來自己得了重病,並且只有三年的時間了。

他當時痛哭不已,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他轉變了自己的思想,因為他知道,人生只有三年的時間,結局都是要離開,倒不如開心一點。

就這樣,他改善自我的心情,並且把自己的事業也完全的放下,因為他的財富積累已經足夠自己很幸福的生活很久。

當他把家裡安頓好之後,找到一些山清水秀的地方,開始了遊山玩水的生活。

他想利用人生最後的三年時光,體驗以前從未體驗過的輕鬆和快樂。最後奇蹟發生了,三年之後,他並沒有什麼問題,去複查的時候,他的身體也不治自愈,這讓他非常開心。

凌駕於“生死”的憂慮之上,才有人生的灑脫

他之所以能讓自己的身體不治自愈,正是因為心態的轉變。

如果你總因為擔憂自己的身體,擔心生病,陷入無窮盡的恐懼之中,這樣的狀態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讓你活得越來越累,而且也會直接影響身體。

不如用另一種方式去對待生活,看開一點,凌駕於“生死”這個問題之上,坦然的去生活,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幸福質量,重要的是能夠調節心情。

戰勝對於身體憂患的恐懼,就是為了更輕鬆的生活。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