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溶氧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是养殖成关键因素。通常,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而水质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溶解氧,溶解氧最难控制的则是池塘底部。因此,我们应当围绕溶氧这个核心,以良好的底质为根本(基础),从溶解氧出发,通过改善池塘硬件配套设施、抑制水体中耗氧微生物或有害微生物,通过有效培藻等方法提高水体溶氧含量,强化养殖水体的生态功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溶氧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一、溶氧缺乏的原因和导致的问题
对虾对溶水体解氧的要求是:底层水溶解氧不低于4mg/L,表层水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水中溶解氧不足会导致对虾游动能力下降,食欲减退,饵料系数增加,发病率提高;同时溶解氧不足会促进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并且毒性大大增强,严重时可造成对虾大量死亡,所以溶解氧的监测和调控是对虾养殖管理的中心环节。对虾因水体环境出现的病害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溶氧不够引起的,而通常水体的中上层溶氧是足够的,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因底层氧缺乏,藻类看正常,水色也很好,特别是天气变化前后,如果水太肥,能够投入水体底层的阳光很少,导致底层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氧,耗氧加剧,再加上虾塘没有低氧、增氧机使用不当,最终因溶氧不足出现倒藻,底部有害微生物过度繁殖,形成条件致病。将水车式增氧、射流式增氧和底部纳米增氧等两种以上增氧方式相结合,能有效地将表层光合作用的水与底层没有光合作用的水能够交换、混合,并机械式增加底部溶氧,这样使得底部就不容易缺氧,而底部的水又升到上层,白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保证水体合理透明度的前提(30-50cm),可以将保活藻类和合理使用增氧设备两种方法相结合,提高整个水体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水体耗氧,强化水体增氧能力,同时,有利于加快底部耗氧物质在富氧水层的氧化,降低底部缺氧危险,减少或避免对虾病害的发生。同时,水质最重要的还是底层,对虾是一种大多时候都生活在水底的底栖动物,而且在1-2cm最容易引起缺氧,随着养殖时间的加长,在养殖中后期,塘底更容易积累更多的有害微生物、有机物以及其它耗氧物质,加大水体溶氧的消耗,如果此时再因硬件设施配套不够齐全,则会出现底部严重缺乏,而中上层水体则溶氧充足。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溶氧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二、增氧机在提高溶解氧的作用
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对虾病害同对虾体质或者免疫力、病原微生物及水质环境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当对虾同时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时,便会形成对虾的条件致病,除了对虾本身体质同水质关联相对比较少之外,包括病原微生物在内的以及其它的非病原所引发的对虾病害,都与水质环境直接相关,而水质环境的恶化大部分的因素都是因为溶氧不足。在养殖中,当对虾出现一定量的偷死或者其它病症时,有些养殖户会使用部分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抑制,但是这种措施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而最好的方法便是保证水体中溶氧充足,调控好水质,出现问题时及时投放增氧剂或者加强底部增氧,并进行底改,这对减少对虾偷死的起到很大的作用。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溶氧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图1 高效常用的对虾增氧方式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溶氧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图2 “四口一组”的标准化高位池养殖模式

养殖户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下几点:首先要根据自身虾塘硬件设施内条件定放苗密度,标准塘硬件配套如正大集团水产事业部正在推广“四口一组”的标准化高位池养殖模式,如图1-2,硬件配套齐全的,可是提高放苗密度,而条件不行的,密度高了就容易出问题;其次,有效实用的养殖技术和高性价比的养殖服务产品,如图2,能有效控制养殖环境使水的底部良好,在其它同样的条件下,对虾长得快,成活率高,病害少甚至没有病害;在环境良好,生长快的情况下,饵料系数比较低,即饵料效率比较高,养殖成本低,环境污染较少,水质更好,这是良性循环的基础。如果密度过高,或投入过度,水体环境差,直接影响对虾摄食、生长,饵料系数高,污染更严重,而水体环境质量差,则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对虾生长甚至导致病害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三、总结与反思
随着当前对虾养殖难度的增加,我们一定要跳出虾病这个思维陷阱,以预防为主。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每个养殖户要根据各自的实力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虾塘面积、增氧设备、进排污水系统、虾塘底质以及个人的管理能力等,通过分析养殖过程的诸多因素并选择同自身条件相契合的养殖模式。对虾养殖过程中,要调控好水质,所谓养虾如养水,而要调控好水质变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水体溶氧的充足,特别是底部1-2cm的溶氧充足,从而通过保活藻类增强增氧、抑制耗氧微生物等方法来提高溶解氧等操作来强化有利的生态功能。
同时,引发对虾发病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包括溶解氧、藻类、氨氮、盐离子浓度(钙、镁、钾)、pH值、碱度、亚硝酸盐、弧菌等,外因则主要包括天气变化和气候更替等,外因引发对虾发病,最开始都是引发内部因素发生变化。在夏秋两季或者季节更替时,会出现长期或者不定时的阴雨天,影响虾塘光合作用,最终诱发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对虾发病,夏季高温时则会出现水体耗氧严重。可见,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影响的天气等条件,我们都要最重要的还是保证整个水体溶氧的充足,这就得加强虾塘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水车式增氧、射流增氧、底部增氧和立体增氧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溶氧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当前这种艰难的养殖环境中,仍然有很多养殖成功者,他们不是靠运气,而是在养殖过程中比别人思考得更细,改变得更多。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选好苗,此外,我们应当明白,任何养殖模式都不完美,重要的是要在养殖过程中一步步去落实相关的技术要点。比如瘦水,就是清一点,肥水就是浓一点,大量的生物絮体,就是大量的微生物搞成一个絮团。任何养殖模式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败的。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失败,要找出最根本的原因,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的最基础的核心就是底层的溶解氧,而最接近这个核心的是藻类和菌类等微生物的繁衍,这里面的微妙关系非常重要。水体水质复杂多变,一不小心水质是很容易恶化的。因此,一定要掌握水是怎么变的,要有一个合理的模式和相关技术加上你的精细到位的管理,正大祝您早日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