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談《傳習錄》214:“委曲謙下”中學習批評和自我批評

先生曰:“大凡朋友,須箴[zhēn,勸告]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後又戒九川雲:“與朋友論學,須委曲謙下,‘寬以居之’。”

與朋友相處,彼此間應當少一點指摘批評,多一點開導鼓勵,才是正確的。後來陽明先生又告訴九川說:“和朋友一起探討學問,應該委曲謙下,寬厚待人。”

講談《傳習錄》214:“委曲謙下”中學習批評和自我批評

不論從事何種職業,擔任什麼職務,只有“委曲謙下”,才能保持不斷進取的精神,才能增長更多的知識和才幹。另外,委曲謙下並不意味著不可以批評人,同志、同事間常“紅紅臉”、“出出汗”對個人進步也是大有裨益的,只不過批評人不能有傲氣,儒家所謂“易子而教”是腐教。委曲謙下,一是告訴我們不要求全責備,求全責備往往是心不正,犯了“謙”的戒;二是批評要委、曲,批評太多,也會使彼此關係疏遠。同志之間開展批評,要委婉,多誇獎,用誇獎來覆蓋批評。要曲己,多批評自己,少指責別人,更不要相互批評指責。與人相處,別把自己放得太鬆,沒有戒慎恐懼,話隨便說,那總是傷害親人。這對當今的我們也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