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南縣慄江王氏宗祠簡介

 

湖南衡南縣慄江王氏宗祠簡介

王氏宗祠,亦稱漁溪王氏宗祠,位於衡南縣慄江鎮隆市村漁溪組,為衡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始建於北宋嘉裕六年(1061),王萬莊在此買田安家,並建了祠堂,時稱崇本堂,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元代毀於戰亂;明永樂十二年(1414)重建,易名王氏宗祠。明永樂二十年(1422),衡州知府史中奉明成祖朱棣旨意改為“衡陽第一家”並親筆題書。清康熙至光緒年間先後六次維修和擴建,建築面積達1950平方米。民國29年(1940)再次修聾後改稱王家祠堂。1988年8月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中國文化部撰寫的《中國名匾》把王氏宗祠的門額匾“衡陽第一家”收入條目,湖南省建築學會編寫《湖南建築志》,將之作為唯一的宗祠建築錄入。1996年1月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以王氏宗祠為主要內容拍攝了2集紀錄片。王氏宗祠文化內涵豐富,忠、孝、耕、讀是基本要素,耕讀為本,忠孝為用,是漁溪文化的核心,其中大門門聯“古今忠孝門第、世代耕讀人家”,簷柱聯“惟孝弟忠信為本,以禮義廉恥存心”,充分體現了“衡陽第一家”的精神內涵,有湖湘文化“活化石”之譽。 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王氏宗祠所在的隆市村也獲批全國“傳統民居保護村落”。

湖南衡南縣慄江王氏宗祠簡介

  王氏宗祠坐北朝南,磚、石、木混合結構。有48根主柱、柱礎、13條門框等均系石料加工而成。全祠由正堂、左右祠閣五棟聯為一體,石柱木樑,硬山頂,蓋小青瓦;棟間施風火山牆,兩端爪角飛翹,祠高12米。中軸線上由南至北為前後廳,左右為廂房,前置迴廊。前廳由正堂、左賢達祠、右節孝祠組成,各三開間,進深一間;前廳正中為戲臺,施八角藻井。後廳由崇本堂、左賢達堂、右節孝堂組成,各三開間,進深二間。前後廳之間為天井。左廂房為培槐閣,右廂房為羹梅閣,各六開間,置樓。正門用漢白玉製作,門額陰刻楷書“衡陽第一家”,周施二龍戲珠高浮雕。

  王氏宗祠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特點和風格,部分構件系明代原物;石構件上的雕刻和木構件上的彩繪豐富精美;門聯、柱聯保留了明代尚書湛若水、曾朝節、清代狀元羅洪先等賢達名流的書法真跡。號稱“衡陽第一家”的王氏宗祠,地處九水瀠洄,山色空明的慄江鎮大漁村。進得村來,9條壠口的水直往祠前彎月形水塘裡流,故當地有“九龍捧聖”之說。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斗拱,這裡的斗拱有五六種,如由四層格子組成的如意拱,就象魔術師變戲法似的,往上看是稜形,朝下看卻又成了方形。變異斗拱、雲縫斗拱、罩井斗拱、螺絲斗拱風格迥異,專家們認為,這些斗拱可與故宮斗拱媲美,使人難想象它們是怎樣構造的。

湖南衡南縣慄江王氏宗祠簡介

  “王家祠堂花豔豔”是當地廣為流傳的一句口頭禪。展現在正門祠匾上的漢白玉石雕二龍戲珠,昂首舞爪,生動活潑。兩旁石獅上的一對古鼓,正面塑媲是丹鳳朝陽。另一面,或野鹿含花,或喜鵲含梅,或鷺鷥採連,或白鶴含書。下方的雙麒麟親暱的引頸相視,似竊竊私語。屋簷微微上翹,狀如飛簷。簷下刻的是花,祠內雕刻彩繪的也是花。石雕遍於門框、門額、石柱、柱礎,有浮雕、陰刻、陽刻、線刻等多種形式,連瓦簷瓦都是雕刻,圖案典雅,刀工純熟。牆上100餘處彩繪、彩塑形神兼備,有神工鬼斧的八仙過海;有呼之欲出的麻姑獻壽;有窮形盡相的桃園結義;有活靈活現的古城會。天花板和粱架上的彩繪美輪美奐,巧奪天工,龍鳳欲飛,虎豹猶鳴,花鳥蟲魚,栩栩如生。裝飾木刻300餘處,技藝精湛,玲瓏剔透。戲臺八角樓為魁星點鬥,多彩多姿。“歷朝甲第;累世文明”。明代尚書湛若水題寫的陽刻柱聯,字與字之間都刻有奇花異草,色彩繽紛。木刻兩邊的圖案打破了對稱的格局,無一同處,呈現多樣的藝術美。木質裝飾全是雕刻,施以彩繪,神態逼真。置身祠內,猶如進入一座花的藝術殿堂。王氏宗祠前後修建時間歷400餘年,整體構思貫穿始終,足見工程設計者長計遠慮的獨具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