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孤獨,是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

“話,一旦成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隨形地產生了。”

《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震雲的一部長篇小說,出版於2009年,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本書分為上下兩部,故事歷時百年,書中的人物總是處於一種莫名的孤獨中,這部作品還被稱為中國版的《百年孤獨》。

讀懂了《一句頂一萬句》,就懂得了人間的孤獨不過如此,人們困惑著也探求著,在無邊的時空荒野中,守候著,重複著,也堅強著。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孤獨,是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

1. 人人都要面對孤獨,代代循環

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三木清

《一句頂一萬句》的上部為《出延津記》,下部為《回延津記》。上部主要寫了楊百順的一生,下部主要寫他的後人牛愛國的半輩子,兩人因曹青娥聯結到一起。

上下兩部裡面有一些內容看似重複的。楊百順和牛愛國都經歷了生活的磨礪,一個走出,一個迴歸,祖孫兩人都經歷了愛人的背叛、四處尋找、殺人之心,又都遇到了“說得著”的人,又都弄丟了這個“說得著”的人。下半部不是上半部的重複,卻是某種意義上的迴歸。這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循環,體現出生長在土地上的人們的歷史變遷。

時間是向前趕著的,歲月帶來了面貌的變化,子孫延續著,生命更迭著,然而生命揹負的使命好像從未改變。那些孤獨與找尋的故事從未停過。

孤獨蔓延著,延續著。現代人的通訊發達,打開手機,連上網絡,好像世界就握在手中。社會資訊、明星八卦、趣事奇聞,好的壞的消息撲面而來,耳朵和眼睛都充滿內容,現代人再也不用覺得孤單。想和誰聊天,打個文字,發條語音都可以;想對什麼事情發表評論,動動手指就可以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想法。

可是,手機真的能解決孤獨的問題嗎?並不能。多少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把微信通訊錄從頭到尾翻了一遍,發現沒有一個可以在此刻說知心話的人。人們都在各自的世界中忙碌著,自顧不暇,沒有人能時時刻刻關注你的小心思。找一個隨時能“說得來”的人,還真不那麼容易。孤獨就這樣一代一代,從楊百順延續到牛愛國,又延續至今。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孤獨,是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

2.孤獨是永恆,團聚是短暫的

生活常是平淡的,日子常是無聊的,“說得著”也是暫時的。結婚前,心心相映,結婚後相看兩厭。就連那些違背婚姻,重新找到真愛的人也跳不過這個過程。

“你跟她說得著,是因為她現在由丈夫養著,你就是與她說個話;等你養她,就成了過日子,到時候就該說過日子了。”

即便這樣,人們還是要竭盡全力找個人搭夥。牛愛國的姐姐四十二歲結婚時說,她結婚,不是為了結婚,就是為了找個人說話。“整天一個人,憋死我了。”

賈平凹在《生命是孤獨的旅程中》寫到:“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理解是多麼奢侈的詞,多數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麼,更何況其他人呢?

在書中,吳摩西和和妻子吳香香一起賣饅頭。吳摩西揉麵就是揉麵,蒸饅頭就是蒸饅頭,嘴裡顧不上說話。吳香香則蒸著揉著還說著,她問吳摩西喜不喜歡開飯鋪,吳摩西本不喜歡,但為了順著妻子的心意就說了喜歡。吳香香則發現了這是謊話。於是,吳摩西改口說不喜歡。吳香香又問,那你到底喜歡啥。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對話,是夫妻之間的言語。說真話不成,說假話也不對。

說話本身並不是排解孤獨的良方,溝通才是。正如書中所言,“世上有用的話,一天不超過十句。”說來說去不過是客套,就像書中的老詹,在鹽津熟人很多,不辦事是熟人,一辦事人就生了。

吳摩西與養女最“說得著”,卻弄丟了她,於是開始了尋找的旅途;牛愛國與妻子結合,妻子因與別人說話投機,背叛了他。海明威曾言:“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佈公地談心。一個人儘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在這部小說中,這些談心都是短暫的,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劉震雲筆下的人物告訴我們,那些溫暖的團聚,那些有人理解的時刻,都不是永恆。人不會時時刻刻孤單,總會遇見那麼幾個說得來的人,但是也沒有哪個人能自始至終懂得自己。每個人是變化著的,前行著的,一面奔走,一面相遇,互相取暖,又各自散去。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孤獨,是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

3.孤獨著,但是要活著

牛愛國的妻子背叛了他,牛愛國傷了心,想要離開。他想與母親曹青娥告別一下。母親常對牛愛國說知心話,牛愛國卻從不跟母親說知心話,這次也沒說。

母親對子女總是有一種期待和信任。孩子是身上掉下來的肉,和孩子說話就像在和過去的自己對話。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父母不是同齡人,不是朋友,又不想讓父母擔心,知心話自然說得少。

曹青娥還是知道發生了什麼,她想勸牛愛國寬心。牛愛國扯了謊說想去北京打工,曹青娥知道是兒媳出事,但是兒子沒有挑明這一層,她也就沒有挑明。她只是說:“我活了七十歲,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

母親體恤子女,不會拆穿,只是憑空說那麼一句話,讓兒子自己去想。的確,日子是沒法挑的,有什麼日子就過什麼日子,走一步就看一步。生命給了什麼,就去承擔是什麼。不管是痛苦還是享受,都得經歷。

牛愛國沒有接話,曹青娥繼續說:“我還看穿一件事,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因為有以後,所有前面的心痛就可以忽略,因為想著未來,所以今天的委屈就可以吞下。

這是東方人的忍耐,也是一種無奈,或者說是最現實的處世之道。不是任何事情都能爭個明白。有仇怨,未必一定要去報,了結了對方,自己成為罪犯,那就是毀了自己,還不如放手,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孤獨,是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

劉震雲曾說,由於所處環境、地位和各自利益的不同,由於誠信缺失,人與人之間,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並不多,大多數人反倒是生活在孤獨中。

他的小說告訴我們,人不僅要孤獨地活著,還要隱忍地活著。《一句頂一萬句》揭示了底層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境遇,同時也展示了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人們將內心的苦悶埋藏起來,忍受著堅苦與疲勞,經歷了無處安放的愁緒與苦悶,仍舊念著盼著今後的日子。

不論多麼平凡的人物,都在一邊生活一邊追逐著未來,有著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和對靈魂自由的渴望。雖然有時落寞,有時低徊,不論出走還是歸來,人們的腳步從未停過。

正如那句所說,“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獨的,完全孤獨的,你就把這種孤獨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