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傳統繪畫與景觀設計

前幾日,在同紹老師聊天中,曾經談到“一切能夠通過計算解決的問題,大概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當時是想說,抽象的藝術思維,在工作和生活中是更加深奧難以琢磨的,這一點,往往決定了最後一步我們能否得到跨越。

就像大家常常談到,喬布斯的蘋果是如何成功的。

喬布斯有著濃烈的藝術家情懷,他喜歡人文與科學的交集,認為這種交集處有種魔力,是蘋果與人產生共鳴的原因。他希望做的不僅僅是個產品,而是藝術品,是能表達自己的藝術品。

這些談論,激發了我對自身藝術修養的思考。

說來懺愧,作為一個從事藝術設計的人,卻感覺自己在美育方面是缺失的。小時候,我們也有美術課,也會在歷史課本上看到過《步輦圖》、《洛神賦》等等名人畫作,但也多數只是個名字,大概知道的也就是哪個朝代,是誰畫的,畫的名字是什麼。對繪畫的內容,繪畫本身的理解,畫作後面的人文世界,就顧不了那麼多了。書上沒講,自己也沒有了解它的想法。大學的學科教育,更多的記憶是設計直接相關的專業課,對於文學、藝術、音樂等等的鑑賞學習,寥寥無幾。

想起來都有些後怕,自己竟然這樣懵懵懂懂的,從事著藝術設計。

<strong>

買了一本蔣勳的《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一本(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還有李澤厚的《美的歷程》,拿來惡補。蔣勳先生說,“畫畫的過程中,有觀察、有思考、有模仿、有表達,所以,雖然畫畫看起來似乎沒什麼用,可是,人類的文明中卻永遠缺不了畫畫”。

工作多年,對蔣勳先生提到的“觀察、思考、模仿、表達”,尤為認同。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容易疲於應付,不失潛心思考、細緻觀察是很可貴的。

文人社會“格物”的精神使宋代繪畫藝術登封造極。所謂“格物”,就是對每一件事物,都用非常認真的方法去分析和研究,找出構成這件事物的“道理”。這一點,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同樣有意義。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strong>

前些日子,公司組織去古北水鎮考察。考察後大家各自要寫一篇考察報告。通常的做法是,在現場走走看看,回來查找資料,整理出一份對水鎮的認識。可以包括建築佈局、造景手法、業態引入等等。所謂查找資料,往往是在網上找一些別人發表的對水鎮的認識和評價,按照的自己需要進行摘錄。當時的感覺便是,我自己對水鎮難以做出一個評價,反而要藉助別人的點評。自己觀察事物,做出判斷的能力,在一點點的磨滅。這可能也是互聯網帶來的吧,一切信息可以輕易的獲得,而我們,便不願花費時間去觀察、去思考。

從事景觀行業,自然是一遍看著蔣勳先生的美術史,一遍想著景觀設計。想起不少從業者在景觀設計中借鑑中國傳統繪畫作品的例子。

比如:

<strong>

“獨樂園”將作為永久設施駐留在德國柏林馬燦區的“世界公園”內,向來此參觀的民眾展現當代中國的文化魅力。

園以仇英繪製《獨樂園》為題,節選了長卷中司馬光種竹齋和採藥圃的畫面進行抽象創作,朱老師希望通過當代的設計語言表現傳統中國園林的精神,而不是建造一個典型印象中的傳統園林。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strong>

三千姑蘇,一園雅集。蘇州綠都·姑蘇雅集園林景觀,以中國古代雅集文化為設計理念,於北宋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中提取書法、繪畫、題石、撫琴、修法五幕故事,將雅集文化場景化,營造了西區:“山林氣+精緻感+藝術性”的新中式園林景觀;東區:聞鶯、拜石、品茗等十六種古代文人的雅集生活方式,構成了獨特的:“一街四進、三巷十六坊”之姑蘇雅集中式人文景觀。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strong>

《溪山行旅圖》是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與大多數山水畫迥異的是,它違背了中國繪畫的基本原則,將一座山幾乎填滿了整個畫面。堅實渾圓的主山巨大無比,高聳入天之極處,俯視著幾個渺小的旅人在宏大的自然山水間行走跋涉體現出自然與人和諧樸素的辯證關係。景觀設計師認為,這個點與“知山知水,樹木樹人”形成了完美的呼應。溪山行旅,在山水之間行走體驗,正是北京林業大學師生在天地間上下求索的心靈寫照。

從自然山水景觀到畫作,范寬完成了一次轉化。設計者由畫作再回歸到真實的景觀,是又一次反方向的轉化。設計者放棄了模擬自然山水的園林意象,選擇了更為常見的現代的抽象景觀語言。將中國傳統的哲學審美、藝術語彙與當代的景觀和材料語言相結合。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strong>

雲廬的樣板示範區,從“雅集”的生活方式和“西湖”的美學範式兩個角度出發,嘗試詮釋心中的江南。生活方式的藍本來自北宋李公麟的《西園雅集》,描繪的是宋代文人的大趴體,也是中國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文人盛會,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李公麟等耳熟能詳的大文豪大畫家齊聚駙馬都尉王詵的園中,寫詩作畫,題石撥阮,極盡宴遊之樂,水石潺湲,風竹相吞,宋人對自然的體味和對生活的細緻情趣令人豔羨。我們也以“琴棋書畫詩酒花香茶”九個雅事為線,在場景空間中連續佈置了九雅的主題。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strong>

在設計文本中,這樣寫道

“蘇州的造園與繪畫藝術相得益彰,園林能夠縮寫天地,一幅卷軸也能構成一個世界。十六世紀的偉大畫家仇英以蘇州城為藍本仿作了《清明上河圖》。

展開這橫幅畫卷,就彷彿遊歷在一個真實而又詩意的山水城市。這個棲居烏托邦不斷被重畫成卷軸,表現城市與山水融合,同時表現人與人的密切聯繫。”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景觀設計師從傳統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中國藝術燦若星河,重新審視自己,在繪畫中,體悟觀察、思考、模仿、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