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攜手做大能源領域蛋糕

自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一次會晤於2009年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後,中俄在經貿、能源、基礎設施、金融、航空航天、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毫無疑問,能源領域是中俄經貿合作的支柱領域。”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宇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尤其是即將部分開通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這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俄媒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從12月1日起開始對華供氣,這比預定日期提前了20天,原本計劃於20日開始。2014年5月,中俄企業簽署了為期30年的沿東線對華供氣供合同,管道從俄東西伯利亞的氣田延伸至中國東北部邊境,年供應量為380億立方米。預計從2020年後的30年內,俄羅斯將向中國市場供應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

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公司俄羅斯公司總經理王海燕表示,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將增加中國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市場供應,併為市場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供應通道,同時在價格上,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也會比中亞天然氣更有競爭力。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經從單一的貿易往來發展到具備貿易、投資、港口和管道建設以及融資等領域,中俄間的能源戰略性合作項目不斷推進,比如中俄原油管道、東線天然氣管道、亞馬爾液化氣等,能源產業上中下游一體化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俄羅斯石油股份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表示,具體來說,中俄合作案例有很多,比如中國石化與俄油公司合資建立的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設和大額原油貿易合同的簽署,俄羅斯過境哈薩克斯坦對華增供原油的合作以及雙方能源的下游合作項目天津合資煉廠等。

“中俄能源合作在金磚國家當中具有優勢。”陳宇表示,首先,中俄相鄰,俄羅斯西伯利亞與中國的新疆地區聯繫緊密,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的東北地區毗鄰,且中俄邊境口岸眾多,使得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較為便捷,雙方合作在地裡位置上具有天然便利性;其次,中俄經濟結構具有互補性,中國能源需求量大,市場比較短缺,而俄羅斯能源的出口能力強,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輸出大國。再次,與俄羅斯相比,印度、南非和巴西這三個金磚國家的能源儲量並不豐富,南非和巴西距離中國也較遠,中國與之合作難度較大;最後,印度、南非和巴西距離俄羅斯遙遠,俄羅斯出口能源的成本也會增加。

陳宇稱,目前,俄羅斯和印度存在一些能源合作,但規模遠遠比不上與中國的貿易量,而且俄羅斯和印度主要通過船隻運輸石油,天然氣等其他能源貿易開展的比較少,因為天然氣依賴管道運輸,由於基礎設施不便,他們開展這方面的合作很難。

此外,目前中俄一些貿易往來以人民幣結算,這也有利於中俄之間便捷地完成清算,減少時間成本。記者瞭解到,過去1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1.5倍,達1100億美元。俄羅斯對華能源產品出口量增長2倍,成為中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國。10年間,俄羅斯向中國出口超3億噸原油、5500萬噸成品油、1.5億噸煤炭和200億千瓦時電能。

中俄能源合作優勢明顯,但同時也存在風險、挑戰。業內專家稱,俄羅斯的投資政策不透明,清廉度較差。俄羅斯有些政策朝令夕改,契約意識、規則意識不強,這都制約著中國對俄羅斯能源領域的投資。

陳宇認為,中俄能源合作面臨最主要的障礙是如何在比較大規模的項目合作中兼顧對能源的戰略需求和項目實際經濟性的問題。例如,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遲遲沒有簽約,一方面是因為管道的走向沒有確定,另一方面,雙方還需要探索如何在經濟上變得更可行,“近些年,中俄已經通過創新合作模式、拓展思路,在一些新項目上逐漸地解決這些問題。”

“另外,中企在俄羅斯投資需要關注雙方務實合作理念的差異。”陳宇表示,中國比較講究互利共贏,投資項目時考慮的多是對雙方明顯的經濟優勢;但俄羅斯,因為地廣人稀,有時候會注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例如,俄羅斯國內有些輿論會關注合作項目是否將導致國家的經濟獨立性受到損害,是否會形成對鄰國能源資源出口方面的依賴,以及生態等方面的問題。

對此,陳宇建議,中企未來在俄羅斯能源領域投資時,需多關注俄羅斯的國情,因為俄羅斯在民眾意識、技術標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用中國式的思維和單純套用過去和西方國家合作的經驗思考問題。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