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隧道明年6月開建 對交通、噪音有何影響?

珠海隧道明年6月開建 對交通、噪音有何影響?

珠海隧道明年6月開建 對交通、噪音有何影響?
珠海隧道明年6月開建 對交通、噪音有何影響?

南都訊 備受珠海市民關注的珠海隧道工程迎來新進展。日前,珠海交通集團正式發佈珠海隧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環境信息公示,對珠海隧道建設所帶來的包括交通、噪音等在內的各項環境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

公示期限為11月8日~11月21日,共10個工作日,可能受到該項目影響的周邊企事業單位、鄰近居民區的居民等可以提出意見。

計劃於明年6月開工

徵求意見稿提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珠海大橋的交通量急劇增加,現有的雙向六車道橋已經不能滿足交通量的需求。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對珠海大道(珠海大橋東至泥灣門大橋西段)進行擴建,建設珠海隧道工程。

意見稿提出,在珠海大橋的南側,主線西起現狀珠海大道主線,向南轉向下穿珠海大道輔道後轉入珠海大橋南側,以盾構段進入磨刀門水道江中段,繼續向東下穿堤岸後,以礦山法形式下穿掛錠角山體後,向北轉向接入珠海大道主線。

工程計劃於2020年6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6月完成,建設工期約為48個月。

意見稿提出,項目實施後,原珠海大橋變更為輔道橋運營使用。將在珠海大橋西岸新建一對北進南出的出入口,東岸新建一對北出南進的出入口,同時對現狀屏西十路東側的一對出入口方向進行調整;在東、西兩岸隧道暗埋段上方均設置雙向掉頭口。

珠海大橋附近交通將有重大變化

工程實施後,珠海大橋附近交通將發生重大變化。橋頭西側節點西側主線車流通過珠海大道主線平順進入磨刀門隧道。西向交通流在珠海大道進入隧道前設置出口,供危險品車輛轉至輔道,從而通過大橋進行通行,沿線到發交通可通過輔道掉頭車道實現服務兩側地塊。

東向交通流(包括危險品車輛)通過海大橋轉至輔道,然後通過入口進入珠海大道主線。在隧道暗埋段上方設置雙向掉頭口,滿足西往西及東往東的掉頭需求。橋頭東側節點東側主線車流通過珠海大道主線平順進入磨刀門隧道。

東向交通流在珠海大道進入隧道前設置出口,供危險品車輛轉至輔道,從而通過大橋進行通行,沿線到發交通可通過橋下及隧道暗埋段上方掉頭車道實現服務兩側地塊。珠海大橋西往東的輔道車流通過入口進入珠海大道主線掉頭口:在隧道暗埋段上方設置雙向掉頭口,滿足西往西及東往東的掉頭需求。珠海大橋現狀橋底東往東掉頭口仍保留。

環評

目前,環評單位已經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有關規定,對場區周圍的水環境、環境空氣、聲環境等進行了現狀的監測和調查,並收集與項目有關的基礎性資料,通過認真的分析和研究,預測了項目在建設和投產運行中可能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影響範圍,並提出相應的汙染防治與治理措施,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珠海隧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A 無法繞開水源保護區

意見稿指出,由於該路段範圍內既有珠海大道為東西走向,而水源保護區總體為南北走向,本項目擴建的輔道佈設於既有道路南側,由於既有道路已經位於二級水源保護區內,且經比較,繞避方案路線繞行距離長,拆遷規模大,對既有道路影響較大,涉及佔用基本農田投資規模也較大,方案基本不可行。

因此,本項目無法繞避水源保護區範圍。項目路線可供選擇的線位較少,綜合考慮造價、工程影響、工程風險、社會穩定影響等諸多因素,珠海大道擴建現方案為二級水源保護區內唯一可行路線。

B 噪音可能發生變化

環評報告也對珠海大橋一帶的噪音問題進行了預測。根據預測,珠海大橋東一帶的華髮水岸和均昌村等地,部分地段在珠海隧道修建好後將實現噪音降低,並從目前噪音超標狀態降至合格,而部分居民區噪音問題將會加重。

經過檢測,目前該地段的容閎幼兒園室外白天和晚上的噪音都已經超出標準,容閎幼兒園白天噪音超標4.2-5.1分貝,夜間超標10.5-11.8分貝。但在珠海隧道建成後,由於珠海大橋車流量減少,車速由目前的80KM/h降至50KM/h,幼兒園噪音將明顯降低,從目前的超標將變為符合國家噪音標準。但均昌村同昌村,則會因為隧道建設噪音將略有增加。

提醒

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公眾可通過打電話或者面談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索取紙質報告書。

徵求意見的公眾範圍:範圍以可能受到該項目影響的周邊企事業單位、鄰近居民區的居民等為主。

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公眾可以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環境影響評價:[email protected];海洋環境影響評價:[email protected])等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將填寫的公眾意見表等提交。

採寫:南都記者 朱鵬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