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超市出門兜裡“鼓囊囊”,超市要求十倍賠款,媽媽處置受誇讚

對於那些年紀小的寶寶還不懂得遵守很多規矩,經常會做出一些讓人誤解的舉動。比如有些孩子逛超市,就會隨便拿喜歡的零食放在兜裡。出超市也

不知道這些東西應該付錢,家長一不注意就容易讓其他人誤會孩子。

【孩子逛超市出門兜裡“鼓囊囊”, 超市要求十倍賠償】

週末表姐休假帶兩歲的孩子去逛超市,改善一下家庭的伙食。在超市買完東西,結完賬準備出門時,門口的警報器突然響了,刺耳的聲音引來周圍人的頻頻注視。

孩子超市出門兜裡“鼓囊囊”,超市要求十倍賠款,媽媽處置受誇讚

表姐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超市工作人員就指著孩子說:“看你家孩子兜裡裝的這麼鼓,肯定是偷拿東西了。”

孩子無辜的把巧克力拿出來,似乎還沒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工作人員告訴表姐按規定應該用十倍價錢,來付兜裡巧克力的錢。

表姐很生氣,她知道孩子是因為不知道應該付錢,所以才這麼做,並不是工作人員口中所說的偷。

但他沒有發脾氣,而是讓工作人員看監控,證明孩子是正大光明地拿。孩子之所以放口袋裡,完全是因為不懂應該要結賬。

隨後安慰孩子:“沒關係,是不是不知道吃巧克力要付錢呀?下次來超市要把想吃的東西給媽媽結賬,不要再放兜裡了好嗎?”

誤會就這樣被解開了,周圍的路人都紛紛稱讚她理智的做法。

最後的結果很完美,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教給他以後應該怎麼做。方法很理智,值得大家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這種行為雖是無心,但家長要重視相關的教育。否則孩子永遠也不瞭解自己做錯了,久而久之會形成很多不好的習慣。

孩子超市出門兜裡“鼓囊囊”,超市要求十倍賠款,媽媽處置受誇讚

▶▶遇到此問題,應如何教育孩子?

♥讓孩子知道,不能隨便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提早讓孩子有物權意識,學會區分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如果喜歡可以詢問父母該不該拿,得到許可之後才能拿。

其次父母也應該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做法,例如,逛超市孩子自然地吃散裝食品,家長應該及時制止。告訴他這不是屬於自己的,不可以吃,讓他明白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對於物權意識不清晰的孩子,經常會出現“順手牽羊”的行為。家長需瞭解的是,這些都是孩子無心的舉動,不需要過度強調,更不要嚴厲批評他們。否則就會給孩子心靈帶來陰影,對以後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鍛鍊孩子自己付錢

外出買東西時,孩子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結賬。讓他通過結賬的過程明白,要拿超市的東西就需要付錢。反覆多練習幾次,孩子就可以記住吃東西要付錢的規則。這種方法比直接說教更好用,也會讓孩子記得更牢。

♥告訴他出門之後不能隨便拿外面的東西

從小應該多給孩子強調規則,讓他明白出門在外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去別人家做客時,如果碰到喜歡的東西,可以向主人詢問是否可以拿,得到同意之後才能動。

讓他知道並不是自己所有的喜歡的東西都可以擁有,別人的東西即使很喜歡也要剋制住自己不許拿。如果想要喜歡的東西需要通過交換或者自己的努力爭取,告訴他要用正面的方法獲得想要的東西。

孩子超市出門兜裡“鼓囊囊”,超市要求十倍賠款,媽媽處置受誇讚

成長中的孩子很多規則都不懂,犯錯是難免的,而且大多情況下都是無意去做的。處理方法應該得當,選擇更機智的應對方法才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