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文|煦濡

01被遮掩的细节

谈起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都会归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若问起外交失败的原因,则难免归咎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军阀割据混战,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等等。纵观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其外交领域始终难以摆脱“弱国无外交”乃至卖国的负面形象。

实际上,由于近代中国长期遭受内忧外患,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持续高涨,导致外交史处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过于突出列强侵略与国人抵抗,主题过于鲜明,使得大量历史细节被遮盖、掩蔽甚至于忽视与扭曲。

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申报》关于外交失败的时论)

其实,早在巴黎和会之前,北京政府就有意识地为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挽回主权积极做准备。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对德断交,并取消了德国根据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部分特权,如在华驻兵权、租界及赔款等。8月14日北京政府对德奥两国宣战,废止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一切条约。

这样一来,北京政府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中国与西方列强订立的不平等条约链条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力图争取独立、自主、平等,为以后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做了铺垫。

02巴黎和会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北京政府一方面积极准备出席和会,派出五人组成代表团参会,其中陆徴祥、顾维钧堪称世界一流职业外交家,一方面注意研究国际形势,确立参加原则,并制定相应策略。当时北京政府为代表团规定了四方面的任务,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

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陆徴祥)

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与丘吉尔会面)

巴黎和会最终未能实现中国修约的目标,中国外交遭遇了重大挫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之说,近百年来已成定论,然而,倘若详加审视,可以看出仍收获了一定的外交成果。1919年9月15日,中国签署对奥地利和约,结束与奥国敌对状态,收回奥在华特权,后又与保加利亚、匈牙利签署和约,此外中国还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

参与和会、加入国联、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制定,表明中国进入了国际体系并为国际社会所接纳,在和会上,中国第一次把修约的外交诉求昭告全世界,这一会议也成为近代中国外交奋起的转折点,具有抗争精神的中国新型外交家由此而登上了外交舞台, 北京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可以说由此拉开了序幕。

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国际联盟中国代表团)

03华盛顿会议

在两年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再次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以同各国一律平等方能参与华盛顿会议为先决条件,同时声明三点:“(一)各国不再乘中国内乱之机会,损害中 国独立国家之权利;(二)撤销各项有害于中国主权之行动,而该各项行动并无条约之根据者;(三)将限制中国自由行动之若干现存条约加以修正”。

列强对于中国问题再也无法回避,不得不花费相当时间讨论,最终通过了以《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中国问题的条约,《九国公约》中第一条就明确表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与会各国最后同意撤销在中国境内的外国邮局,同意修正1918年采用的中国进口货海关税,允诺交换威海卫、广州湾等。

虽然此次会议上各国列强在外国驻军、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等核心利益上仍未有退让,但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可以看出北京政府在外交上取得的长足进步,部分主权的收回,《九国公约》的形成,“蓝辛——石井协定”的取消以及英日同盟被拆散,均提供了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

北洋政府的外交真的是失败的吗?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

在北洋末期,北京政府继续在废除领事裁判权、实现关税自主以及开展修约运动等方面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1925年6月,北京政府以五卅运动为契机照会各国,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10月与芬兰签订《通好条约》,取消了领事裁判权和关税协定权,在与比利时的修约谈判中促使比利时归还天津租界。召开关税特别会议,迫使各国承认中国享有关税自主的权利。

北京政府还于1926年8月收回了上海会审公廨……北京政府外交上的一系列行动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北伐完成后,南京国民政府在改订新约上明显继承了北洋的方针和成果。有学者说,中国的废约“是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 其中既包括最后毕其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也包括一直以革命党人自居的南京国民政府 , 还包括具有更大的妥协性的北京政府”。

由此观之,将北洋时期的外交简单概括为失败甚或丧权辱国显然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倘若能多从当时国内国际环境出发,从史料档案入手,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更加客观真实的结论。

参考文献:

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正中书局1945年版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6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上海档案馆译:《颜惠庆日记》,档案出版社1996年

郭剑林,王继庆:《北洋政府外交近代化略论》,《学术研究》1994年第3期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