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區分社交電商平臺是否合規,以及多層分銷與涉傳行為

如何快速區分社交電商平臺是否合規,以及多層分銷與涉傳行為

社交電商的運作模式是在C2C(消費者對消費者)與B2C(企業對消費者)的基礎上演變出新的形態,此種模式屬於社交電商經營的多級分銷,容易演變為披著社交電商外衣的傳銷行為。

社交電商平臺涉傳成因

禮包模式:有收取人頭費,變相傳銷嫌疑

首先,絕大部分社交電商宣稱,成為其代理是完全免費、無門檻的。但其實,代理需要按照平臺規定的價位,購買相關的商品才能獲取店主資格,實際上代理並不是免費的,這就構成了變相的“收取入門費”。

團隊計酬: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

其次,普通的銷售代理以其銷售產品的數量計酬,而社交電商代理賺取的是產品的差價,社交電商經營中製造商與終端消費者之間存在層層中間商,上級中間商在直接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同時也通過發展下級中間商賺取商品或服務的拿貨差價。在“計酬方式”上存在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的情況。

“拉人頭”獲利遠高於銷售獎勵

最後,社交電商代理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往往發展更多的下線,代理所獲利益與其層級掛鉤,層級越高,獲利越大,很難逃脫“拉人頭”的嫌疑。

因此,多級分銷模式,一旦監管機制不完善或者失控,則很容易演變成傳銷。

哪些平臺因涉傳被罰:

今年因為涉嫌傳銷,被處罰或者凍結賬戶的平臺不勝枚舉,兩個典型案例:

如何快速區分社交電商平臺是否合規,以及多層分銷與涉傳行為

2019年3月14日,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廣州花生日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涉及傳銷違法行為作出處罰決定。行政處罰內容包括:責令整改、罰款,責令處罰150萬元人民幣,並沒收違法所得7306.58萬元人民幣,合計7456.58萬元。經查明,“花生日記”經營模式符合法律認定的傳銷情形。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社交電商最大一筆罰單,也是我國電商20年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天價罰單”。

如何快速區分社交電商平臺是否合規,以及多層分銷與涉傳行為

2019年9月24日,衡陽縣人民法院依照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的相關條例規定,裁定凍結未來集市及關聯公司的13個銀行賬戶及理財產品、財付通商戶號及所綁定的銀行賬戶。

解決涉傳的核心要素

1、堅決而真實地“以銷售商品為目的”

2、避開人頭費、門檻費、會員費等“陷阱”

3、價格永不虛高,就不會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傳銷騙錢”

4、層級減少到兩級,可以更大程度規避涉傳風險

5、加強對代理商(分銷商)的管控,建立完善的分銷監管機制,以規避風險

6、主動擁抱監管,在經營過程中及時諮詢專家

社交電商稅務合規方案

任何一個新領域、新模式;想得到國家認可,合規一定是第一前提!

核定徵收:年收入120萬僅交4325元

年收入在120萬的電商從業者們只需交4325元,年收入在500萬以內的,綜合稅負最高僅交3.85%!傳統囤貨微商代理、社交電商代理、網紅主播及高薪自由職業者可以通過這個合規方式合法節稅。

靈活用工:解決平臺與個人佣金合規結算問題

月收入10w以下,僅交0.6%個稅!

改變用工屬性:將原來的與自由職業者直接結算服務費的模式,轉變為與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結算項目總包服務費,由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與自由職業者個人結算個人報酬,相關納稅義務全部由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承擔;全部納稅成本包含在支付給合規寶落地服務公司的服務費中,間接享受部分地區獨有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務籌劃方案:根據平臺實際情況定製合規解決方案

市面上商業模式給了大家很多借鑑,有人會說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對於平臺來說,是沒有統一合規解決方案的!不同平臺對於自己的用戶類別分法,玩法規則,獎勵機制都不盡相同,因此,做合規方案的時候就要基於商業模式、企業規模、資質等等結合分析。

合規寶: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於微商、社交電商財稅合規的服務平臺。可為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網紅主播等提供稅務籌劃、佣金結算、核定徵收等全套財稅合規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