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刘备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讨伐东吴,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蜀汉主动攻击吴国,不管是从最初隆中对构想中提出要联吴,还是从三国态势来看和东吴发生冲突,最终得利就是魏国。刘备其实很清楚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当然刘备手下也能看的出这完全是错误的行为。

于是有很多人跳出来劝阻。

第一个劝阻的人是赵云。

赵云的意见很明确,我们的敌人是魏国,如果我们把魏国搞定了,吴国自然就不战而屈了。

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赵云作为刘备的部曲,是刘备班底中的班底,也是刘备十分信任之人,但刘备并没有听,当然赵云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第二个跳出来的是秦宓,蜀汉本地人,很有才华,刘璋当年希望他出来做官,但是都被拒绝了。刘备平定蜀地之后,当时的广汉大守希望秦宓出来为官,又被拒绝了。最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秦宓被请出来做官了。

秦宓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就被刘备嫌不吉利,其心可诛而下狱。

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这个时候没有人再讲话了,这件事情也定了,刘备东征变在肯定句。

第三个跳出来劝的吴国的诸葛瑾,他提出一个观点,天下与荆州到底谁大谁小呢?希望刘备能够有大局观。

南郡太守诸葛瑾遗汉主笺曰:"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矣。"——《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当然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如果凭良心而论,诸葛瑾虽然站在东吴的立场在讨论这件事情,那么从刘备方面来看,也是合情合理的,并不是巧言惑之。

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什么也阻止不了刘备,大军开拔之后,张飞被杀,刘备还是继续前行。此时第四个人跳出来了。这个人叫黄权。

黄权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他在刘璋手下的时候,坚决反对刘璋把刘备坚决弄进蜀地。后来成了刘备的手下,此时他又出来劝阻刘备。

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

黄权说的很合理,顺水而下,一旦战败,想退都困难,所以我现在当作试验品,如果我开局顺利,你再顺流而下。我失败了,你也正好作出调整,这个建议也是很合理的。

此时刘备做出一个很奇怪的举动,让黄权镇守北边防守魏国,直接将他从对吴作战序列中开除。这显然对于劝阻的不满,更表达了刘备的决心。

后来黄权兵败投降了魏国,官至车骑将军。有流言说刘备杀了他全家,黄权根本不相信,再后来刘备死的时候,魏国上下向曹丕祝贺,唯独黄权没有去祝贺。留在蜀汉的儿子黄祟跟着诸葛瞻在与邓艾作战中阵亡了。

作为这一场战役,魏国作为旁观者,看的很清楚。

刘晔提出一条计策,刘晔因为对刘备理解比较深,这些跟随曹操的老臣对刘备都还是挺佩服的。所以刘晔认为趁刘备讨伐吴国的时候,我们直接攻打吴国,这样两面相攻拿下吴国。蜀汉肯定也无法独自支撑。曹丕否定了他的意见,所以整场战役魏国一直是旁观者。

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诸葛亮当时也像张飞一样支持刘备伐吴吗?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

从诸葛亮的长叹之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也是不同意东征的。

以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如果劝阻或许有效果,可以阻止他。但为什么诸葛亮不发言不说话,任由刘备一意孤行呢?这里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点难处:诸葛亮虽然得到刘备的喜欢,甚至好到让刘备说出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就如同水与鱼的关系,但此时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不同了。三顾草庐的时候,是主子与幕僚的关系,可以近似朋友关系,只要刘备肯放下身段。但这个时候诸葛亮和刘备是臣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帝和臣下有着天然的尊卑,天地之别。

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第二点难处:所有人都去劝止,如果诸葛亮再加入劝阻,那么很容易造成刘备是一个昏君的形象,加剧蜀汉内部不稳定。刘备本来想通过这一次东征打压不同声音的人,凝聚人心。因为蜀汉流传的一句三国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的影响力很大,(具体的你见知常容写的《 》)。魏国已经取代汉室,而且是通过汉献帝禅让的方式取得的,蜀汉内部觉得这就是天命。那拿什么证明自己这个继皇帝位是正统,拿什么凝聚人心,那就是打一场大胜仗,显示自己的实力,还有比这个更有效果的方法吗?

第三点难处:刘备这一次东征并不是完全错误,刘备也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战将而不是草包,他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占领吴国,而是通过武力的炫耀最终让吴屈服,最终换得割地求和。但是曹丕显然看出刘备这个意图,所以根本没有听从刘晔起兵伐吴。最终使刘备陷入进退二难的境地,刘备低估了曹丕的城府。诸葛亮也是能明白刘备的意图,他清楚刘备并非完全冲动。

刘备在东征中并没有占任何优势,不然早就直推过去,而不用连续扎营,因为打到后期连寸土难进。从综合实力看完全吴国强悍,至少在知常容看来夷陵之战并非以弱胜强,起码是势均之态势。

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诸葛亮真的没有劝过吗?

诸葛亮已经劝过了,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劝刘备的秦宓被下狱,但是诸葛亮一主政就马上重用他,秦宓当初最终出山很有可能就是诸葛亮的再三邀请。所以秦宓的劝阻或许就是诸葛亮的一种隐性的授意。

第二个人就是诸葛瑾,很奇怪凭什么诸葛瑾会写信劝刘备,难道交情很深吗?诸葛亮和他见面都是公开,不私下,那么诸葛瑾和刘备自然没有什么深交情。

作为吴国方面的代表吗?作为当时的南郡太守诸葛瑾,作为杀害关羽的帮凶,有什么资格写信劝刘备呢?而且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当时吴国传言诸葛瑾要投蜀汉了,最后孙权出面呈清没有这回事。

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一生自清和谨慎的诸葛瑾为什么做出这么不合时宜的事情呢?这完全不是他的作风。这些怪异的情况显然应该有隐证诸葛亮委托之痕迹,因为不战对吴国和蜀汉都有利,所以作为吴国方面来讲诸葛瑾这样做也是在为吴国谋利,这是双赢。

这二个人的意见最终都没有被采纳,诸葛亮就知道自己再劝肯定也没有效果。既然没有效果,那就认真做好后勤保障才是正道,这才是忠君的诸葛亮。

刘备伐吴,大家都劝,诸葛亮却不说话,并非私心,因为不劝比劝好

赵云劝谏没有受到处分,那么诸葛亮去劝谏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问题是如果去劝,无非是显示自己是一个直臣,为自己获取好名声,与事没有任何益处,相反会进一步折损刘备的威信,但诸葛亮需要这样吗

当那么多人责怪诸葛亮有私心或者说诸葛亮别有用心的,或许只是眼中盯着的不是大局,只是一个名而已。大智慧的人怎么会在意这些小节呢?怎么会在意自己的名声而污了刘备呢?所以他情愿选择自污,这才是刘备的大忠臣啊

《道德经》有云,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理很浅显,真的到名之诱惑之时,又有几人能把持呢?

不劝比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