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文 | 苗千

“你見過霍金嗎?”

“你採訪過霍金嗎?”

“你和霍金合過影嗎?”

“霍金是你的導師嗎?”

“霍金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黑洞的人?”

每當新認識的朋友知道我在大學裡學習的專業,以及我現在的身份——科學記者,以上就是我最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我早已不覺得煩,會面帶笑容逐一回答,那些問題的答案依此是“見過”“沒有”“合過”“不是”以及“不是”。

一轉眼已經七年多了。在老主編朱偉的辦公室裡,他和我簡短聊了幾句之後,便說了一句,“那你就先寫個專欄試試吧”。這句話隨之開啟了一段我此前從沒想象過的職業生涯。我的工作範圍逐漸從一個科學專欄作家,轉變為涉獵更為廣泛的科普作家、科學記者,以及不斷向人解釋我和霍金的關係。

實際上,我和霍金的關係接近於沒有關係。霍金生前就職於劍橋大學應用數學系,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只是曾在早年研究過黑洞。而我在物理系,我的課題與他在學術上幾乎沒有交集。我倒是曾經和他住的很近,常見他瘦小的身軀陷在那架高科技輪椅裡,在日落時分被人推著出來散步。要說和霍金的交流其實也是有過的——我剛到劍橋時,在一個商店裡偶遇了霍金,我問看護他的人,能否與霍金合影一張。大約半分鐘後,霍金通過他的高科技輪椅回答我:可以。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我與霍金的合影

僅此而已。

我可以理解很多中國讀者對於霍金的感情。相比於瞭解一位科學家的生平,研究領域和所做的科學貢獻,大眾更願意把具有傳奇色彩的科學家浪漫化,甚至願意在心裡為之賦予某種超自然的魔力。我認為國人喜歡“理論物理學家”這樣聽上去玄之又玄的稱號,痴迷愛因斯坦,此種情懷其實與崇拜《三國演義》小說裡運籌帷幄之中的諸葛亮有共通之處。只是這樣的科學家崇拜,與科學精神反而是背道而馳了。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若是把科學精神稱作“賽先生”,大約可以把科學記者比作是賽先生的信使。幾年來,我在中文世界做這樣的一個並不多見的信使,確實有些感觸。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以科學話題為封面的雜誌不好賣,討論科學新聞的微信閱讀量肯定到不了十萬加……而與之相對,在英文媒體世界裡,早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報道生態圈。

英美不乏專門做科學報道的百年老店,分成不同學科,面向不同水平讀者的各種科學,科普雜誌,網站也層出不窮。一些科學期刊,包括專業科學機構的科普水平也堪稱世界頂級。除此之外,一些世界性的大報也都有固定的科學報道板塊。不同來源,不同水準的英文科學,科普資料構建成一個學校之外完整的科學教育體系。可惜的是,因為語言和其它各種因素,中文讀者很難接觸到這麼豐富的資源。幾年前,在《新知》雜誌舉辦的一次讀者交流會上,我曾把中文科學報道形容為世界的一個“孤島”。如今看來,情況改變並不大。

在一個孤島上進行工作,其實反而給了我很多額外的樂趣,自由和機遇。從2016年起,我前後三次前往斯德哥爾摩報道諾貝爾獎,《三聯生活週刊》也三次以諾貝爾獎為封面主題,介紹這些“改變世界的人”。可以說,對於諾貝爾獎這一主題的反覆報道,確實顯得有點“任性”,唯有三聯這樣具有國際視野的媒體才會有興趣,有實力進行報道,也唯有具有專業知識的科學記者,才有能力進行這樣的工作。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改變世界的人

大約也是因為少有來自中文世界的邀約,很多世界知名的學者都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從2018年起,我在三聯又開設了一個名為“前沿”的欄目,刊登我對世界知名科學家的採訪。藉助著這個機會,從個人興趣出發,我從英國物理學家開始,逐漸擴展到了歐洲大陸和美國。即使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來看,像是“前沿”這樣與諸位大科學家直接對話,深入交流的欄目也是少之又少。這樣的欄目具有開創性,富有想象力,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資料。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插圖 | 範薇

一年多的時間裡,在劍橋,牛津,維也納,馬賽,波士頓,芝加哥……我曾經與量子計算專家,科學哲學家,脈衝星的發現者,前英國皇家學會主席,菲爾茨獎得主,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對談。與科學大師們面對面,聽他們談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中做出卓越科學貢獻的歷程,也會理解不同的人物在各自不同的環境中遭受到不同境遇。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科學大師面對一些尚未有定論的科學問題做出的完全不同的回應。

在對談中,我會有意地問出一些相同的問題,諸如對於“多重宇宙”的看法,對於物理學“大統一”理論的猜想,對於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的前景的展望,時間箭頭的來源……面對這些開放性的問題,科學大師們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會完全相反。實際上這正是人類在面對未知時所應有的態度。從各個角度進行猜測和嘗試,在反覆的失敗中進步。

從敘述科學英雄的傳奇故事,到解釋科學成果,宣揚科學理念,中文世界的科學記者大多需要做貫穿整個產業的一條龍式的工作。好在我絕不是孤身一人。在我之前,我的同事“土摩托”袁越就已經在生命科學領域做出了了不起的工作。除了寫作“生命八卦”專欄之外,他還以三聯為依託,創作出《中國人從哪裡來?》《人類到底能活多久》《人類的創造力是從哪裡來的》三部曲。他還關注海鮮還能吃多久,人類的未來吃什麼等關係到國計民生,人類未來的大事,實為我輩楷模。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說到底,除了能夠藉助工作機會走南闖北,並且有機會與科學大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之外。在中國做一個科學記者,最大的樂趣也正是可以把自己的興趣和工作無縫鏈接,在一個孤島上保留一塊自留地,並且開墾出一個花園來。

訂閱2020年三聯生活週刊

在中文傳媒領域,科學雜誌容易倒閉,科學話題無法炒作,討論科學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很難到十萬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