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人從哪裡來?避免漢中淪為“收縮型”城市而談

「原創」人從哪裡來?避免漢中淪為“收縮型”城市而談

前言:

這篇文章寫於2010年,至今已近10年。當時的標題為《漢中:人從哪裡來?就2020年市區人口達百萬而談》,馬上就2020年了,不但距“百萬人口”還很遠,而且從2018年開始漢中走向“收縮型”,這是個非常值得警惕的信號。這些年來,漢中只重“招商”,不重“招人”,弊端日漸顯露。回想筆者10年前的呼籲,不由椐感慨萬千。特將此文刊出,再次警示。

2010年10月8日,《漢中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即“雙百”戰略)通過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其中要求漢中市到2020年將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控制在100萬人以內。當前漢中市區人口約50萬,未來10年需再增加50萬,年均增5萬。10年後市區人口達全市人口25%,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人從哪裡來?如何實現?筆者認為應抓好如下五個方面:


一、擴容就業崗位

擴容就業崗位是擴容城市人口的前提,深圳、上海、北京等人口激增城市,無不是因就業崗位的率先擴容。漢中如何擴容就業崗位?我認為途徑只有一條,就是加快經濟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據經濟規律和漢中“綠色產業”的定位,未來應主抓高附加值農業及其深加工和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為此,政府可重點做好四點:一是改善創業環境,二是加大招商引資,三是扶持壯大企業,四是營造崇商環境。漢中的“人脈經濟”根深蒂固,對上述四點均不利,宜儘快破除。

當前隨著交通的改善,漢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避免西漢高速通車時的尷尬,全市可搞一“迎高鐵、抓配套”活動,爭取在2014年通車前落實好重大配套。配套可分為三個方面:其一,工程建設,如特色街道、重大景區和各類酒店等;其二,素養建設,服務行業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全體市民素質修養的改善等;其三,品牌建設,讓漢中在外界打響知名度,做好造勢和“蓄水”。

二、改善居住環境

漢中建設“宜居中心”的先天條件無與倫比,政府也一直以此為奮鬥目標,近年來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問題依然較多,有三個方面迄需改進:

其一,市政配套不夠完善。漢中向大城市發展,除了繼續抓好學校、醫院和商業街區等基礎配套外,公園、體育場、博物館、商務區、會展中心等高端配套也應作好規劃以逐步落實,否則城市的品質和格調難以得到提升和認可。

其二,住宅品質大多不高。這主要是因市場過熱、監管和意識不到位使然,在此建議四點:一是鑑於漢中的土地資源並不是非常稀缺,我認為沒必要過於追求容積率,3以內即可;二是限制塔樓,這種房子“有北無南”或“有南無北”,透風采光差,能耗大,不宜居;三是規範住宅朝向,禁止通風采光不合理的東西朝向住宅;四是應鼓勵標杆作品的出現,以豐富產品,提升品質,比如帶會所的高檔公寓或真正意義上的別墅,以及高端物業公司的引入等。

其三,居住成本相對偏高。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入住城市,必須控制好房價,剔除後續水電氣和物業管理等日常開支中的不合理附加,中低端住宅區更應如此。

三、加快農民進城

陝西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在全省推動600萬人進城落戶,此政策要求農民交回集體土地,並對退出的宅基地進行補償,漢中的補償標準為每畝10-12萬元。此政策對戶籍改革和城市建設都具有里程碑意義。據市政府調查,全市有進城意願的農民為43.2萬人(相當於全勉縣的人口),佔現有農村人口252萬的17%,這個數不算高,為此可制定一些激勵措施,以進一步促進,筆者概括為三個方面:

其一,加大經濟適用房建設,凡進城農民均可購買經濟適用房,並在按揭辦理中儘量予以優惠和放寬,此政策可有效地緩解進城農民的購房壓力。

其二,在戶口及社保的辦理,子女入學等等方面作好安排和對接,最好能一廳式辦理,並提供免費的諮詢和維權服務,打消在進城過程中利益被鄉村侵佔的顧慮。

其三,把進城和創業結合起來,為進城農民提供便捷的創業服務和優厚的政策扶持,讓其平穩過渡為“新市民”。

四、吸引返鄉人員

當前漢中保守估計有60多萬人在外務工,這些人除了農民工外,有許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些人甚至在當地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對於外出務工人員,家鄉永遠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地方,而且當初離家時大多包含著在家鄉難以發展的無奈,如果我們能通過一些措施,還是很容易吸引他們返鄉的。其中農民工可用當前的“加快農民進城”措施,對於後者因為更具資金和技術實力,所以更應爭取,方法有二:

其一,改善市場和人文環境。一些在外的漢中人之所以不願返鄉,主要是擔心返鄉後“無用武之地”,在他們心目中,市場不規範,官員辦理效率低,民眾素質低,專業人才難尋,等等,讓他們覺得已難以適應家鄉,從而不敢貿然回鄉創業。

其二,用事業和情感召喚。當前漢中由於城市人口較少,市場也較小,許多行業難以做大,一些行業甚至無法生存,未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市場的壯大,可用事業和情感召喚這些人返鄉,或將事業延伸到家鄉,為家鄉創造就業崗位。

五、引入外來移民

據筆者瞭解,當前漢中有部分購房者為外地人,市區樓盤的比例估計為5%左右,這些人極少會將戶口轉入漢中,而且肯定有一些炒房者,因此嚴格地講並不能算是增加了漢中市區人口。但當前漢中樓盤和建設“宜居中心”的目標並沒在外地進行大張旗鼓的推廣,能有這麼高的比例,說明還有很大潛力待挖掘。

據調查,漢中當前的房價和周邊城市相比有較強的價格優勢,與巴中、隴南、廣元、寶雞基本持平或略低,比安康低近1000元/㎡,比天水低約2000元/㎡,比西安差得更多,在這些城市中,我認為兩個城市最具引入移民的潛力:一是西安,二是隴南。前者主要是價格優勢,今後可加大漢中樓盤在西安的推廣及向全省的輻射;後者主要是環境優勢,隴南和漢中歷史上關係曾非常緊密,但當前交流極少,未來可以大做一番文章。

為此,可通過企業或民間組織的方式,在當地媒體炒作一個“孔雀東南飛”方案,鼓動隴南居民來漢中置業發展(可通過“移事業”帶動“移民”),爭取五年內移三五萬人過來,甚至可和旅行社聯合起來,開通“雙休日看房旅遊班車”;為方便前來置業者建立自己的“圈子”,可鼓勵“團購”。如此操作如果較具成效,可在天水再試試。

此外,遇到重大工程或重大災難需要移民時,漢中市政府可主動爭取,這類移民多是整村搬遷,而且國家都會給予補貼,一般不會給移入地增加負擔。

「原創」人從哪裡來?避免漢中淪為“收縮型”城市而談

「原創」人從哪裡來?避免漢中淪為“收縮型”城市而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