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索镇“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今年以来,级索镇按照“信息通民生,服务进网格,托管加代办,事事群众赞”的工作要求,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平台,积极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统筹运作有“定力”。该镇党政主要领导始终把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认真履职尽责,不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会、研判会,帮助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舍得拿人、出资、花时间,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设立高标准办公室,新配电脑8台、打印机3台、 星级服务满意拍8个等设施,统一为村制作制度、版面、科室牌,确保 “软件、硬件”同建,“管理、服务”同步。创新“1+9+X+N”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认真开展“综治吹哨、部门报到”活动,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对流、工作链接新机制。

网格组建有“活力”。 该镇按照150至300户家庭为一个基础网格,全镇共划分基本网格51个,基础网格85个“, 三员一长”(网格长、 网格员、驻村指导员、志愿网格员)全部到岗依照“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思路,整合岗位设置和人员力量,成立了由村级妇代会、共青团、治保会、调解会、五老人员、退伍军人、环卫工人、驻村民警等组成的“联管联动服务队”,落实“长+常”巡查,构建起村(社区)网格长管“网”、 “两委”干部管“片”、网格员管“格”、志愿网格员管“户”、联动大军管“村”的新格局。

管理服务有“张力”。为把自己的网格“责任田”管好,该镇明晰网格员管理服务域界,严格落实“门前三包” 服务,51个村统一制作公示牌,让群众知晓,挂牌上岗,认真做好两个“融入”:一是融入上门扑作信息。及时上门采集人、事、物、组织等基础网格信息和动态信息普查登记工作,做到看房知人、看人知住,“人与物”兜底。二是融入弱势破难题。在基本群体普查的基础上,网格员重点关注特殊群体、 流动群体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在民情日志上,做到“人事”清楚,实现了“五全”覆盖目标。

托管代办有“合力”。针对网格员入户走访发现农村青壮年务工大量“外流”,居家多是“38、61、99”特殊人群,在家种收难的问题,该镇村网格长积极引导,组建“两托管一代办”服务队。一是农事托管。服务队拉长服务链条,全方位为群众提供土地流转、农资代购、土地代耕、农活代干、农产品代销等10余项涉农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了群众外出打工赚钱与种收管来回奔波的问题。二是家事托管。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和家事托管服务中心,按照组织帮助代托、网格长指令就近党员代理、群众自愿代管“三代”的思路,对群众家中需要托管的事情,落实备案、签约托管。三是民事代办。该镇明确了网格员、包村指导员、驻村民警为本社区(村)的“民事代办员”, 重点将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能为之代办的事项全部纳入网格服务范围,比如,合作医疗、民政盖章、电费代缴、身份证复印、药品代购等,达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效果。干群连心有“粘力”。为解决社区(村)网格内的治安问题,该镇按照基础网格服务管理的“半径”画圆, 将组织关系在同一圆周内的党员编入一个“新网格”,落实双重管理,村级分别设立综治义工岗、邻里守望岗、移风易俗监督岗、党员示范岗、扶贫帮扶岗、矛盾纠纷调处岗、普法宣传岗等10余个岗位, 让党员自由选岗,群众自愿参与。通过岗位互动,真正把支部建在群众间、把党员晒在统一管理服务的平台上,有效避免管理服务“真空”的出现,形成了“在册党员直管、 在职党员双管、 离退休党员接管、 流动党员代管、困难党员帮管”的目标。(通讯员 刘古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