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开始后法国为何一触即溃?

二战开始后法国为何一触即溃?

从18世纪开始,法国陆军就无敌于欧洲大陆。拿破仑能击垮一次又一次的反法同盟,很大程度是上,首先就是靠当时的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人口绝对优势。法国拥有中欧和西欧最好的农业区。看地图就知道,法国境内几乎全部是大平原,耕地数量在西欧绝对第一,濒临大西洋降雨较多而且均匀;纬度也比英国和后来的德国更低,因此热量条件较好。这就决定了法国的农业产量高。人口承载力更强。而且法国统一较早。到18世纪中期,就有2000万级别的人口。到拿破仑战争前,更有3000万左右的总人口。而其他欧洲国家此时还大多没统一,有几百万人,已经算大国。因此法国单独打任何一个都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唯独一个例外是沙俄的人口比法国多。拿破仑进攻俄国大败而回,可见也不是偶然的。但是到了一战前,

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其实早在普法战争前,情况已经不同,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50年里,个人主义盛行,只想个人活的轻松,全民都不想生孩子。因此普法战争时,人口已经少于当时的德意志联盟。这种状况此后变化不大。到1913年时,当时主要国家的人口为,意大利3842万人,法国3977万人,英国4565万人,奥匈帝国4734万人,德国6698万人,美国9722万人,沙俄17090万人。这是一战开战前主要参战国的人口底子。一战开战前,各国对战争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普法战争时代。认为一场大战下来,参战各方阵亡个两三万,受伤个五六万就不得了。谁知道各国根本不了解进入工业化以后战争机器的伤人效率!一战4年打下来,伤亡之惨烈让主要参战国目瞪口呆!数百万成年健康男子的伤亡,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元气大伤!

二战开始后法国为何一触即溃?

一战主要参战国阵亡人数排名:

1,沙俄,284万人,含今天的大部分波兰和芬兰、波罗的海三国;

2,奥斯曼土耳其,282.5万人;

3,德国,220万人;

4,奥匈帝国,180万人,含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南斯拉夫,部分乌克兰,部分罗马尼亚;

5,法国,170万人;

6,意大利,105万人;

7,英国,88万人。

8,美国,12万人。

战后,损失前4名的4个帝国,都崩溃了。从阵亡人数看,法国不算最多,只排列第5,但是和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法国在当时欧洲大国中伤亡比排名第一。几乎阵亡了全部人口中的二十分之一,受伤的自然更多。对当时的法国来说,整整一代法国适龄青年都在一战中伤亡了。一战打到后期,法国的大学里几乎青年男学生都没有了。德国虽然阵亡总数比法国多,但是人口基数也比法国大。而且德国是在一战中和除盟友奥匈帝国外,与所有其他国家都干过架,才阵亡这么多人。而法国的阵亡几乎全部是在西线和德军的对垒战中被打死。马克沁重机枪在一天内就可以打死6万以上的英法冲锋士兵。这种杀伤效率,基本让当时的法国人彻底吓破了胆。因此此后的法国,打死也不想和德国再来一次绞肉机一样的惨烈战争。修马奇诺防线,本身就是这种全民畏战情绪的体现。而马奇诺防线一旦没起作用被绕过,法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设防,迅速投降!

二战开始后法国为何一触即溃?

虽然全国投降让法国名声扫地,但带来的实际利益也是显而易见。二战中法国军队和平民一共阵亡和失踪不超过50万人,战前法国人口是4200万人。到战后人口反倒增加了。英国在二战中也只阵亡士兵和死亡平民一共30万人,相对于德国阵亡和平民死亡接近700万,都赚了天大的便宜。

二战的阵亡和平民损失比一战更大。这方面美国又一次成功摘桃。以二战后最强的2个大国为例。1939年二战开始时,美国有1.31亿人,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有1.4亿人。整个二战,美国只阵亡了38万人,6年间却增长了900万人口。1939年二战开始时,苏联有1.7亿人,二战阵亡和其他原因损失人口2700万,到战后勉强只有1.5亿人!人口净减少2000万人。因此瀚海狼山总结认为。在大的战争和其他灾害面前,不是比拼谁能干掉对手更多的人,占领更多的土地,而是看谁的损失比更小。对任何已经工业化的国家而言,人口总量本身就是国力的最根本性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