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不買房就要等降價,哪種想法有道理?

Hhhhhhhcccccccc


買房與否主要看的還是個人對於房子的認識。對於房子不少人可以想得通,雖然房價高漲但是最終自己貸款買房的花費可以通過房價的上漲漲出來。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房價的上漲就是直接的壓力,這部分人也不願意貸款買房,所以這些人都是在等著房價下跌了再買房。可是現實可以讓大家看明白,只有先買房的才算是真正的買了划算的房子。



房貸當然是購房者共同的壓力,這個壓力主要就是來自於月供的。現在申請貸款月供最多可以達到月收入的50%,但也有不少人為了多貸貸款通過其他途徑月供可以超過月收入的。這就給購房者本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通過這樣那麼的計算,不少人也就得出月供太高,需要浪費幾十年青春年華去買房的結論。這樣一來不少人就開始詬病買了房的人,覺得這些人勢在消耗青春買房,人生能有幾個30年。

雖然從個人最初的月供壓力來看買房確實是很痛苦的,但是從工資收入上漲的水平來看任何人也不可能一直停在原地踏步的。近20年來我國國民的平均收入的增速是超過房價的上漲的速度的。這也就是說工資的上漲最終可以抹平月供的壓力。尤其是在兩口子結婚之後,工資的上漲相當於翻倍了,月供自然是越還越容易了。如果購房者都能看到這一點,其實越早買房越好。

等房價下跌很大程度上已經是遙遙無期的事了。尤其是在調控趨勢維穩以後,穩定就是樓市的主基調,大漲大跌就再無可能了。雖然今後房價更加穩定,大漲不會再有了,但是工資收入跑贏月供壓力還是可以肯定的。因此,對於購房者而言買房依然是可用行的,壓力也是會隨之減輕的。


房產老J


財智成功認為,現在不買房,等三五年後房子較大幅度降價後再買才是理性選擇。


指望工資上漲後減輕月供壓力是不靠譜的,我們可以做一番分析。


就以工資收入中位數5000元來看,很多企業連續幾年也不會漲工資,平均每年的漲幅不會超過5%。,也就是一年月工資上漲不會超過250元,一年下來也不過是3000元。


廣義貨幣增速是非常快的,高的時候超過15%,低的時候也會在8%上下浮動,而物價漲幅也是如此。工資上漲部分,相對於物價漲幅,基本都被抵消了,甚至還不太夠。


食品價格在上漲,社會服務成本在上漲,電器也好,傢俱也好,裝修材料也好,幾乎沒有不漲價的,工資連著漲五年,甚至都抵不上兩年物價上漲後要多花的錢。


實際上,除了行政事業單位工資穩定,旱澇保收外,普通民營企業解決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但是工作穩定性及平均工資和福利都要差上不少。


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年,這意味著在中小企業上班,平均三五年就要換一份工作。中間出現一段失業期很正常,工資出現下降也很正常。如果揹負著房貸,不僅有更多的顧慮和壓力,一旦房貸佔家庭收入比例較大,家庭債務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在宏觀經濟形勢良好,賺錢容易,公司業績穩定,收入逐年上漲的時候,如果買房後月供僅佔家庭月收入的30%左右,不會超過40%,那麼買房也就買了。月供佔比少,意味著不會過多影響家庭生活水準,還能存下部分錢提前還貸。


如今不買房等降價更現實,則有如下原因:

1、房價實在是太高了,房價租售比和收入房價比已經嚴重偏離合理區間,下降空間巨大;

2、宏觀經濟現在面臨一些挑戰,民營企業要產業升級,未來幾年工資上漲空間小,失業概率大;

3、如今房貸利率普遍上浮,利率處於較高水平,利息不是一個小數字;

4、二手房降價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部分投資客已經開始落袋為安,隨著越來越多二手房進入市場,整體房價下降趨勢不可避免;

5、對於多數人來說,現在拿出首付就已經有很大壓力,還房貸更是要佔用家庭過半收入,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高位買房意味著很容易成為負資產家庭,也就是說屆時家庭資產還沒有未還的銀行貸款多;

6、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開始轉型,甚至開始去地產化,這是非常明顯的信號,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高位接盤,首先要有足夠高的收入,足夠多的儲蓄,否則還是耐心等待降價再買更安全一些。任何商品價格都會有漲有跌,蘋果去年5元一斤,到了今年6月份12元一斤,但是到年底的時候,還能12元嗎?


財智成功


對於剛需者來講,肯定是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了。很顯然,工資一直是上漲的狀態,雖然這種上漲,趕不上房價,但也在漲。

2006年初,在北京,很多人的夢想是,月工資達到3000元,因為那個時候,大部分人的工資是1200-1800元。

可現在呢,就算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普通服務員工,不給4000元,人肯定不考慮,4000元,也不太好招到人。基本上4500元起了。

月供數額不變,工資不斷上升,顯然,對於有剛需的普通人來講,是非常有道理的。

而不買房等著房子降價,那太一廂情願了。房價不可能降,只會微漲,而且,2019年全年的表現來看,沒有哪個城市,房價跌的,只有微漲。

年初一萬一平,你不買,年末,呵呵,一萬三一平了。

剛需,早買早好;如果是投資,那可以再觀望一年半載。


董江波


這個問題中有兩個假設,一個是假設將來工資上漲,一個是假設將來房價下跌。

我們先理性的分析一下:

我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已經多年了,伴隨著房價上漲和工資增加,當然物價也在增長。根據歷史經濟發展規律來看,經濟不會一直高速發展,房價不會只漲不跌,當然也不會一直漲薪。從國家GDP也可以反應出,中國的經濟還在向前發展,但是增速放緩。從目前的房價也能看出,掛牌的房源大幅增加,房價卻有小幅下跌。從一線城市的辦公租賃市場空置率上升也從側面反映了市場情況,又快到年底了,大家討論的不再是年終獎多少、升職加薪的話題,而是擔心能不能保住飯碗不被裁員的問題。雖然是很現實的問題,卻也符合市場規律。

我們再以日本的前車之鑑分析:

20年前的日本高收入、高房價,多少人是加大槓桿投資房地產啊,一時樓市崩盤,失業率、破產率達到頂峰,經濟開始進入通縮時代。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這二十年間工資沒什麼變化、物價也沒什麼變化,GDP更是不忍直視。

由此可見,期盼工資上漲的美好願望並不容易實現,房價下跌倒是看到一些趨勢。如果是不得不買房,那什麼時候買都一樣。如果是為了投資,還是謹慎為好。





智君奈奈


我國環境來說,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只會越往後越貴。

對於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工作和發展的人群來說,建議越早買越好。

首先,一二線城市屬於我國的重點發展城市,有優秀的城市環境和就業資源。

作為現代社會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甚至留學生來說,他們畢業也更願意去這些可以展現自身才華的大城市,在這樣的大城市他們才會發光發亮。

其次,隨著我有國商品房交易以的,房子對於絕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投資品。

多少年來,有多少普通老百姓因為買房早而享受到了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甚至實現了財富的積累和裂變。

房子對銀行來說,是比較容易變現的資產。對普通人群來說,他是一個家,是孩子學習選擇學校的起步,更是醫療,交通,商業等的總和價值。

最後,我國老百姓,70%以上的資產都在房子上。

隨著人民幣不斷貶值,買房等於強制儲蓄。

想象一下,你貸款買一套房,哪怕你一份貸款不還,十年後,雖然貸款數字沒變,但其實這個數字已經不具備十年前的社會購買力。

這就是現實。

記得在重慶2004年買的房子,總價18萬,今年6月賣出,淨收168萬。

同樣的,比如15年在重慶融景城買一套兩房,首付十幾萬,月供不到2000元,套內單價9000不到。

而現如今,該小區建面單價2萬多,同樣大小的房子,需要60萬起步的首付款,而且月供還得6000多。

這也是現實。

總之,有人因為買房買的早,買進賣出實現了人生價值,而也有人因為看空房地產,一直等暴跌之後撿趴活,誰知道越來越買不起了。


重慶地產視野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和點贊,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不買房就要等降價,哪種想法有道理?小編覺得,從理性的角度出發,這兩種想法,都有道理,但如果結合回目前的社會現狀的話,應該是第一種想法比較切合實際的,下面分享一下小編的觀點吧:

1.第一種想法:現在買房,以後工資上漲,月供容易還

這是小編當初選擇的路,剛買房的時候,月供11500,當時在國企,到手工資才15000左右,還款非常非常吃力,這也是當初小編毅然決然選擇離開職場的舒適區(國企),投奔高收入的私企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之所以覺得第一種想法比較貼合實際,首先是因為還月供,真心是強迫您上進的一個很好的催化劑;其次,第一種想法是可以實現的,或者說比較容易實現。

2.第二種想法:不買房就要等降價

這是小編小學時候,爸媽的想法,等著等著,房價就從3000漲到了30000,並不是說日後房價不會降,只是這種等待,大概率不會等到您想要的結果,您只會一天比一天買不起房。

雖說這種想法很合理,但是實現的概率,遠遠不如第一種想法,還是把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感覺比較現實一點。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過去十年,上海的gdp增長了2.3倍,房價增長了2.8倍,從1.8w到5w。目前gdp增速6%,十年後gdp增長75%,有人因此預估房價還能增漲近一倍。

但是這種預估方式顯然因果倒置了。十年間gdp的增長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房地產及其相關基建,家電的增長。是房地產給我們帶來的更好的現代化的居住環境,所以沒必要否定房地產的歷史功績。但是經過十年的發展,住的需求已經被大大滿足,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甚至擁有不止一套商品房,資本都是趨利的,面對這樣的市場,投資增速和生產增速以及消費都會開始下降。房價由供需決定,房價也會比較穩定,在小部分有需求的人之間流通,不會被過度追捧。

面對穩定的房產,繼續使用槓桿只是擴大損失而已,尤其是需求大部分被滿足且沒有外來人口接盤的三四線城市。一二線的優質房產仍然具備投資價值。上海目前嚴厲的限購政策下,大部分新盤隨著時間都被消化掉,而且供應都以郊區為主,市區可用地塊並不多。

未來十年gdp還會繼續增長,但是跟房地產無關,會有新的經濟發動機一如過去十年的房地產。而新的投資機會就在這個新的經濟發動機上,會增值的是這個行業的股票,而這個行業的員工也會獲得巨大的的收入。行業可能是5g,可能是人工智能,可能是區塊鏈,以及他們的集合。


郭棋林


房子是人一生的大事,所以需要謹慎。

房子具備兩個屬性:自住和投資。

如果是自住,我建議是及早下手,越早越好。如果是投資那就需要慎重考慮城市,地段還有對未來的預期。

為什麼我要給出這樣的建議呢?

2003年中國廣義貨幣是13萬億,而到了2018年達到了183萬億,增長達到了15倍,這是什麼概念呢?當年一塊錢一斤的土豆現在應該賣15元一斤,貨幣超發勢必造成物價上漲,但為什麼物價沒有漲的那麼邪乎呢?因為房價等固定資產吃掉了一大部分,所以我們很難看到物價瘋狂上漲,其中房子是大頭。從這個角度來說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作為自住需求來說,買房沒有最佳,只有合適。

如果想等到降價再買,你基本又會失去一個買得起房的機會。因為貨幣超發將會變成常態。


用戶51188414787


現在的樓市正處在這兩種觀點的爭論太多了,專業一點的大多是圈內人,而且是樓市的擁護者,他們不希望降價,沒買房的希望房價降的,基本上是圈外人。最終會怎麼樣呢。

我談談自己的觀點,自從08年股市崩盤,再加上拆遷等等,都導致大量資金進入樓市,樓市開始瘋狂吸金模式,可對於製造業來說股市低迷,再加上外資撤退離,使得製造業融資渠道變窄,發展很困難,那麼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了,錢都在樓市,實業不景氣,這個工資怎麼漲?不可能人人都去賣房吧。反倒是失業風險激增,還好中國人有存款的習慣,否則貸款違約可不是鬧著玩的。第二個問題,房價降不降這就很難說得準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買房使得家庭負債率增加,成交量下降,調控使得二手房變現困難,只不過呢房價確實還沒降。所以排除法,漲工資可以排除了。


Hailaowa


你不是買房投資是剛需,只要看上就抓緊入手,從房價開始漲價到現在一直都說會降價降價,分析個屁,天天這分析那分析,誤導群眾,讓他寫個保證書,5年內降價獎他1萬,漲價的話讓他賠一套房子,鋼筋混凝土水泥人工都在漲,地皮也在漲,我是剛需,漲多少該要還是要,別看分析,要看清楚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