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老家"更美了

漳平开展

赤水镇石寮村田园葱绿、村道整洁。

赤水镇石寮村是深藏在闽西南大山深处的一座小山村,位于漳平市与新罗区交界处。吃过午饭,村干部林永平和刘美香便沿着村道察看村里河道及村庄卫生情况,河道两旁未见一点垃圾,村道两旁种满含笑、紫薇等花卉,各处放了分类垃圾桶,鸡鸭入栏。

不只石寮村,近日,记者走访了漳平多个乡镇,感受到3年来,“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让漳平的村庄处处田园葱绿、户户整洁。

大家小家都要整清楚

南洋镇是漳平市西北部的一个不大的乡镇,是漳平水仙茶主产地,全镇90%的农民种茶制茶。南洋人通过种水仙茶,日子越过越红火,许多外出的村民纷纷回乡,几乎每家每户搬进了新房。

记者走在南洋镇梧溪村内,眼前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楼房整齐排列,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化苗木长势正旺,村旁的小溪清澈见底,映衬着岸边的杨柳,村民房前屋后种上了月季、百日菊,不时闻见农户家里飘来的淡淡茶香。

村支书兼村主任邓长安介绍,梧溪村位于省道208线漳平至永安公路旁,来往车流量多,许多客商、游客经过看到村里那么整洁漂亮,便下车游玩品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水仙茶的销售。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主人邓志中恰好在家,热情好客的他泡上一泡水仙茶,与记者攀谈起来。

邓志中家虽算不上豪华,但收拾得干净亮堂、温馨舒适。“近年来,政府组织我们搞家园清洁行动,清理垃圾、整治环境,把村里环境弄得那么清楚,我们自己也要自觉,把自家小环境整清楚。”

“为了保持我们村容村貌整洁,我们村成立了一支服务队和一支保洁队,服务队由村民组成,负责村容村貌的巡查保养,保洁队由雇请的贫困户定时清扫村道河道及公共区域,目的就是动员全村村民加入到我们工作中。”邓长安介绍道。

农村就该有些土办法

“可能是女人家,想的都是一些小事情。”赤水镇石寮村村委副书记刘美香说,“‘农村家园清洁’应该从垃圾清理开始。2016年,刚开始推进家园清洁行动,我们从到河边捡垃圾开始做。当时村民不理解我们,觉得‘村干部吃饱没事干’。”后来,村民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好处,慢慢转变了观念,纷纷加入其中,对村里各项工作也更加支持。今年村级换届选举,刘美香本想退出村两委班子,但是村民们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硬是把她留了下来。

去年下半年,刘美香和村主干在村里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将村民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类。处理垃圾时,湿垃圾交由村民自己处理,填埋到房前屋后果树蔬菜地作为肥料,干垃圾便统一集中到村里垃圾桶,集中处理。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我们处理垃圾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嘛!”刘美香笑着说,“刚开始,大家嫌麻烦,我们村干部自己带头做好,然后家家户户做工作,现在大家都自觉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

陈福荣是省派驻吾祠乡留地洋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介绍了他们村的推动方法,每到逢年过节,留地洋村两委便组织全村开展大扫除,动员全村村民参与进来。“留地洋村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农村人有过节打扫卫生的习俗,我们便抓住这一机会推进工作。村里出资购买一些灯笼、对联、花卉等,对卫生做得比较好的家庭进行奖励,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陈福荣介绍。

对好的作法,漳平市将其培育成示范典型,让其他村看到差距。2016年,漳平先确定了第一批9个示范村,2017年有26个村、2018年有44个村申报家园清洁示范村,目前已发动推广92个建制村参与创建,验收通过了68个示范村并予以授牌。

家还可以吸引客人来玩

“瞧,我们村漂亮吧?”官田乡豪山村是个偏远山村,人口1000多人,以造纸业和花卉种植业为主。“我们村盛产毛竹,以前,大家把竹子拉回来,堆积在房前屋后,竹子的肥料更是到处乱扔,村里每个山沟都丢满了垃圾,环境乱糟糟的。”村主任张艳淑回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该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环境整治工作,村干部带头拾捡垃圾,动员村民收拾好房前屋后。

经过整治,陈年垃圾没有了,河水清澈了,沿路垃圾场变成小花园,竹子木柴叠放得整整齐齐,村道两旁、房前屋后四季摆上鲜花。

“村里环境变好了,大家都说感觉变回了儿时熟悉的豪山。”张艳淑觉得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外出乡亲回家看到家乡变美了,去年有23户回来建新房,村子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附近的梅营等村庄看到豪山的变化,也纷纷加入到家园清洁行动中来。张艳淑也从厦门辞工回乡,她说,村里海拔高、生态好,她希望怡养企业选择豪山作为一个基地,让美丽的家园为更多人享用。

素有“中国水仙茶第一村”的南洋镇北寮村,是漳平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重点村。该村大学生村官杨帆介绍,近些年,北寮村推行垃圾收费、一户一景等制度,美化村容村貌,用好墙绘展示北寮人迁徙过程、水仙茶制作以及制陶工艺流程。该村成为当地农村休闲旅游热门地,吸引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双洋镇东洋村有26座古厝,是历史文化名村,经过家园清洁活动,种植成片的荷园,邻近三明市永安小陶村民也纷纷前来观光。

采访后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

漳平市抓住了“农村家园清洁”这一关键点,从打扫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抓起,抓机制、寻创新、重带动,让农村回归天蓝、气清、水净的美好状态,不仅恢复了农村发展的生机,也让广大群众在整洁家园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采访中,记者接触了漳平市不少村两委干部,在他们的言谈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感情。陈福荣是驻村干部,驻村一年半,他对当地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陈福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亲眼见到的小故事,今年上半年一天夜里11点,他从乡政府所在地吾祠村回村里,发现吾祠村河道里,吾祠村两委干部领着不少村民拿着手电忙碌着。相熟的村支部书记卢范权跟他说,因为白天大家忙于其他事,没空清扫河道,晚上有空,大家一起巡察河道、清扫垃圾。亲眼所见让陈福荣深深触动。

农村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漳平市通过清洁家园行动,让我们看到农村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农村的环境和产业等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解决,乡村治理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老家”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