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和諧社會建設

探索新文明 | 儒學與和諧社會建設

湯一介,北京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創始院長,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儒藏》工程首席專家,三智書院創院院長、永遠名譽院長。

在 21 世紀初,我國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這將對人類發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會對人類社會健康合理生存產生深遠影響。我們知道,和諧是儒學的核心概念,在我國傳統儒學中原本就包含著和諧社會的理想以及可以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大量有意義的思想資源。

《禮記·禮運》中的大同思想,可以說已為中華民族勾畫出一幅和諧社會理想的藍圖。《論語》中的“禮之用,和為貴”,將會對調節人們社會生活之間的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和而不同”,又可以為不同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和平共處提供某種理據。《中庸》中的中和思想,要求在各種關係之間掌握適合的度,以達到萬事萬物之和諧的根本。特別是《周易》中的太和觀念,經過歷代儒學思想家的闡發,已具有普遍和諧的意義。

普遍和諧包含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人的自我身心內外等諸多方面和諧的意義,所以,王夫之說太和是“和之至”,意即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諧。所有這些包含在儒家經典中的和諧思想,為中國哲學提供了一種對人類社會極有價值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

復興儒學要有問題意識。當前,我國社會遇到了什麼問題,全世界又遇到了什麼問題,都是復興儒學必須考慮的問題。對問題有自覺性的思考,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思路,由此面形成的理論,才是有真價值的理論。當前人類社會需要解決,甚至今後還要長期不斷解決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人自我身心之間的種種矛盾問題,無疑是人類要面對的最大課題。其中人的問題是關鍵。

針對上面提出的三個方面的問題,我認為,儒學可以為當今人類社會提供若干有益的思想資源。

1

儒家的“天人合一”(合天人)的觀念,將會為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義的思想資源。中國“天人合一”是說,在天和人之間存在著相即不離的內在關係,研究其中一個必然要牽涉另外一個。《周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重要的大書,它是中國哲學的源頭。《周易》是一部會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的書,也就是說它是一部講天人合一的書。朱熹講:“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於天;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天離不開人,人也離不開天。人初產生時,雖然得之於天,但是一旦有了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來彰顯,即人對天就有了責任。

探索新文明 | 儒學與和諧社會建設

朱熹

天人合一作為一種世界觀和思維模式,它要求人們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對立的,這是由於人是天的一部分,破壞天就是對人自身的破壞,人就要受到懲罰。因此,天人合一學說認為,知天(認識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和畏天(對自然應有所敬畏,要把保護自然作為一種神聖的責任)是統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應擔當起合理利用自然,又負責任地保護自然的使命。天人合一這種思維模式和理念應該說可以為解決當前生態危機提供某些有意義的思想資源。

2

“人我合一”(同人我)的觀念將會為解決人與人(社會)之間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義的思想資源。“人我合一”是說,在自我和他人之同存在著一種相即不離的內在關係。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說:“道始於情。”人世間的道理(人道)是由情感開始的,這正是孔子仁學的出發點。《中庸》引孔子的話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愛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愛自己的親人是最根本的。但孔子的儒家學說認為,仁愛不能停留在只是愛自己的親人,而應該由“親親”擴大到“仁民”以及“愛物”。孔子的繼承者孟子講仁政,他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自己可以耕種的土地。

我想,我們今天要建設和諧社會,首要之事就是要使我們的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固定的產業,過上安康幸福的生活。就全人類說,就是要使各國、各民族都能自主地擁有其應有的資源和財富,強國不能掠奪別國的資源和財富以推行強權政治。所以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協調和相互愛護的“人我合一”思想,對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應是有意義的。

3

“身心合一”(一內外)將會為調節自我身心內外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義的思想資源。“身心合一”是說,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之間存在著一種相即不離的和諧關係。儒家認為,達到身心合一要靠修身。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說:“聞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說,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應該反求諸己,這就是修身。儒家講修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即希望建設和諧社會。《禮記·禮運》中所記載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就是儒家理想和諧社會的藍圖。如果一個社會有了良好的制度,再加之以有道德修養的人來管理這個社會,社會上的人都能以修身為本,那麼,這個社會就可以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世界就可以成為一個和諧的世界!

探索新文明 | 儒學與和諧社會建設

馮友蘭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成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謂自然境界,是說人和動物一樣,只是為活著,對於人生的目的沒有什麼瞭解(覺解)。所謂功利境界,是說一切為了利益,為他自己的利益(私利)。所謂道德境界,是說他的行為是為了行義,也就是為了公利,也可以說他的行為是為了奉獻。天地境界的人,他的行為也可以說是奉獻,但他不僅是奉獻於社會,而且奉獻於宇宙。如果人能達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那麼,他不僅與他人(社會)和諧了,與宇宙和諧了,而且自我身心內外也和諧了。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而不能徙,不善而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不修養道德,不講求學問,聽到合乎正義的話不能去身體力行(變戰),犯了錯誤而不能改正,是孔子最大的憂慮。孔子的這段話告訴我們的是做人的道理,修德並不容易,那就必須有崇高的理想,有為人類長遠利益考慮的胸懷,講學同樣不容易,它要求人們天天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樣才可以負起增進社會福祉的責任;徙義是說人生在世,聽到合乎道義的話應努力跟著做,應日日向著善的方向努力,把公義實現於社會生活之中;改過,人總是會見這樣那樣的錯誤,問題是要勇於改正,這樣才可以成為合格的人。修德、講學、徙義、改過,是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內外和諧的路徑。這就要求修身以求得一“安身立命”處。

探索新文明 | 儒學與和諧社會建設

在儒家看,要解決上述的種種矛盾,其中人是關鍵。因為,只有人才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不是我們可以說,當今人類社會遇到的問題,儒學可以為其提供某些有意義的思想資源?善於利用儒學的思想資源來解決當今人類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是不是可以說為儒學的復興提供了機會?

當然,我們必須注意到,孔子的儒家思想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並不能全盤解決當今人類社會存在的諸多複雜問題,它只能給我們提供思考的路子和有價值的理念,啟發我們用儒學的思維方式和人生智慧,在給這些思想資源以適應現代社會和人類社會發展前途新詮釋的基礎上,為建設和諧的人類社會作出它可能作出的貢獻。

司馬遷說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者,未必盡同”,是很有道理的名言。我們生活在今天,要了解自古以來治亂興衰的道理,把它當作一面鏡子,但是古今不一定都相同,需要以我們的智慧在傳承前人有價值的思想中不斷創新。因此,我們今天的任務是對自古以來的有價值的思想進行現代詮釋,創造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新學說、新理論。

本文節選自《矚望新軸心時代——在新世紀的哲學思考》,因篇幅有限文章略有刪改。

探索新文明 | 儒學與和諧社會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