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公公的婚事

閒話公公的婚事

公公明年八十大壽。最近急著想要找個老伴。

也是,自打婆婆前年過世後,一個人住在城郊農村老家,守著偌大的房子。空空蕩蕩引發寂寞是難免的。

三個兒女,均非不通情達理之人。在婆婆剛過世時,就考慮過他一人怕是會有孤獨感,紛紛邀他同住,奈何他不肯,說身體尚好,誰都不想打擾,自己一個人單住更自在。

無計可施。倆兒子想,家裡的房子也要人看守,由他吧。反正離城近,以後多回來探望就好。於是幫他在本村親戚中找了個保姆為他料理家務。但保姆沒幹多久他卻藉故辭了。

今年端午節兄妹們回家,全家人歡聚一堂。公公期期艾艾地表示,想到城裡去租房住。兒女們大吃一驚,不明白他怎麼會有這種想法?老家離城裡並不遠,坐電瓶車頂多十幾分鍾。而且老家前幾年搞新農村建設,環境改造得很好,許多原住在城裡的都搬回來了。況且,前年婆婆過世時之所以同意他一人獨住,也是因為村裡環境好,人際關係也好。整村人都同屬一個家族,彼此都是親戚,有啥事大家也都會幫襯一下。

老家房子也幾乎是新的,才沒建幾年。仿造城裡別墅的設計風格,現代設施一應俱全,舒適又方便,租房子哪找得到這麼好的?

三兄妹百思不得其解,派出公公最寵愛的小妹去同他好好溝通一下。小妹果然不負眾望,她帶回一個始料不及的消息。原來公公的本意是想找個老伴。

大家都有些震驚,但也表示理解。都是孝順兒女,為老父著想只有支持了。二兒子--我的老公,甚至當起了媒婆,迅速託人為他找來一個才六十出頭的農村婦女。

那次見面我們女眷三人。小妹、妯娌倆都陪著公公去了,在一個小茶館內。

老年人的婚戀果然實在,一上來就談錢。每月的家用啊,還有給女方的體己錢在茶桌上都有談到。公公的退休工資不低,兒女們的生活也都過得去不需要老父貼補。所以對錢呀什麼的,只要公公同意,兒女沒意見。

只是做為小輩,憑空添個媽,當然不可能同自己的親媽相比,還是有些私心考慮的。大家早就商定好,公公的老伴可以找,但不能打結婚證。在茶桌上我們提了這事,沒想到那婦人滿口答應沒意見。因為她自己也有三個子女生活都過得不錯,並不擔心老了無依。

那就皆大歡喜了呀,我們都以為成了。誰知,回去後過了兩天那婦女就託中間人傳話:嫌棄公公年齡太大了。

說實話,我們也曾私下嘀咕過,怕是年齡太大不好找。所以那婦人的拒絕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受此一挫,兒女們的熱情明顯消退了。沒想到公公的熱情反倒是高漲,自己託人又找了倆個都無疾而終。這下,想必公公該死心了。做兒女的,只有多回老家走走,極力陪陪他。

三兄妹約定最好輪換著來,這樣有人陪的時候多,寂寞無聊的日子或許就縮短了。上週末我一家買了些他喜歡吃的菜,回去陪他。到家時他正在院裡鋤草,我過去幫忙順便閒聊一下。

他很興奮地告訴我,這倆次相親的事。他說,他挺中意第二次相親的那老婦人,人長得白淨還蠻會說話,句句說到心坎裡,讓人暖呼呼的。

"就是老熊也從未說過如此體貼的話。"說到動情處,公公的眼中似有淚光。我有些詫異,同時為老熊憤憤不平。

老熊是我婆婆。天地良心日月可鑑,我婆婆哪怕是隻剩下一個雞蛋也要省給他吃。這個老婦人不過才見了幾面,有啥資格與陪伴走過幾十年的老伴相提並論的?

細細琢磨,公公會說出這番話其實也有跡可尋。在我的印象中,公公和婆婆的感情真的是一言難盡。

二十世紀初,我家在城中的房子新落成時,曾請公公婆婆一起同住了近兩年。記得搬進新家的第一天,我帶公公看他們住的房間,裡面有一張新買的大床,夠寬夠大。公公看了很高興,但卻說了一句頗讓我費解的話。他說,寬好啊,可以離你婆婆一尺遠。

當時,我真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沒深究。後來住在一起,發現老倆口很少交談,白天也是各玩各的。

明明是夫妻,卻像一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各自做著自己的事,無話可說。我覺得有些不妙,但他們倒是也不吵架,彼此相安無事。

在我看來他們本是很般配的一對。彼時都退休了,退休前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教師。都是六十年代的知識分子,本該有很多共同話題的。

公公是個很良善的人,見誰都笑眯眯的,從不同他人起衝突。他常說,與人相處讓讓就好,有啥矛盾可鬧?他就是吐口痰到臉上,擦乾就好了。

婆婆本質也是個心地很柔軟的人,脾氣有些急躁,但為人真誠,直來直去沒花花腸子。倆個都是極好的人。公公曾經的病人、婆婆的學生至今見了我們,講起來還是讚不絕口。

但這樣倆個好人相處一起,卻表現出耐人尋味的一面。有一天,從房中突然傳來婆婆的"哎喲"聲。我趕緊跑過去一看,婆婆趴在地上起不來,而公公只回頭看了一眼竟自顧自地走了出去。老婆摔了也不扶起來?我連忙扶起婆婆心下對公公很不滿,夫妻之間何以冷漠至此!

據我觀察,婆婆的心裡是裝著公公的,每餐飯前都要幫他盛好飯,一點好菜也大部分扒拉到公公碗裡。但公公卻有些嫌棄婆婆。他嫌婆婆不衛生、穿著不講究,說話又粗聲粗氣的。而在我看來這些原本都是可以改變的。也許因為我是女人,更多站在女人的角度考量,我很同情婆婆。

婆婆的傳統觀念極強,是那種只為悅己者容,一直把老公當作自己的天的人,可惜沒能得到回應,時間久了心就糙了。

明明是離得最近的人,卻有著最遠的心;明明就睡在身邊,心裡卻像隔著銀河。好的婚姻廢話連篇倆人總也說不完;無話可說的婚姻,就像是鈍刀子割肉,一刀一刀折磨人心。

當然,茹毛飲血,冷暖自知。外人終歸是瞧些熱鬧,箇中滋味只有當事者明。公公婆婆之間再有傾軋畢竟還是白頭到了老。

前年,婆婆過世時,公公在葬禮上哭得一塌糊塗。他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懺悔:老熊對不起呀,在生沒有好好待你,如今後悔呀。當我聽到這句,也忍不住蹦出了眼淚。

人啊,為啥總是要後知後覺呢?或許只是,其人已死,言之也善?因為既然知道曾待她是不好,說明其時是有知覺的。我並非想指責公公。其實,我想說的是,這就是人類的劣根性,人性的弱點。

擁有時不覺珍惜,失去了又不甘。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總是得隴望蜀。愛情就像一場旗鼓相當的對壘,彼此平衡才是相處之道。不幸的是,現實當中人們總是不甘願平衡的,總希望自己得到的滿足多一些,而付出可少一些。於是就有了種種的哀怨、憤懣。

那天,鋤完草。我問公公,既然這麼滿意那膚白的婦人,怎麼不成呢?

"唉,身體不好,怕是還要我侍侯她,實在是怕了,侍侯你婆婆這幾年。"公公無奈地說。

是的,在婆婆生命倒計時的最後兩年,癱瘓在床的婆婆全靠公公的精心照護。不知婆婆的心裡最後是不是滿足?

如今公公已近杖朝之年,但身體硬朗。如他所說,如果像你們爺爺一樣能活到一百多歲,還是二十多年好活。

二十年的歲月不算短,願公公能找到一人同行,開啟晩年的幸福生活。

我默默祈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