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孺子牛”獎獲獎者潘秀玲:30年如一日把百姓事記心間(圖)

中國甘肅網11月15日訊 (本網記者 任磊)從普通的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到金昌市民政局副局長,潘秀玲在民政工作上一干就是30年。談到對她的印象,很多人說,潘秀玲是困難群眾的“貼心人”,特殊群眾的“暖心人”。

民政部“孺子牛”奖获奖者潘秀玲:30年如一日把百姓事记心间(图)

民政部“孺子牛”獎獲獎者潘秀玲

“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擠出時間到困難群眾家裡走一走、看一看,嘮一嘮,及時瞭解他們的所想、所需、所困、所盼。”這是潘秀玲工作30年以來一直的習慣。

2018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範圍降溫使金昌氣溫驟然,這種情況下,潘秀玲首先想到了那些家庭困難的老人們,他們的炕燒得熱不熱?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

於是,潘秀玲帶領民政局幹部職工挨家挨戶實地走訪,摸清底數,制定相應的救助措施,確保困難群眾能夠溫暖過冬、祥和過節。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潘秀玲說,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裡,沒白天黑夜,走村串戶,走訪了200多戶困難家庭,研究解決了4類30多個問題。

“臉起皮了,嘴起泡了,腿腳僵硬了,但看到老百姓滿意的笑臉,我感覺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潘秀玲說。在那年,全區沒有一個老人因寒冷致病。

潘秀玲在基層一線幹了27年,她喜歡跟群眾打交道,與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多年的基層工作使潘秀玲懂得,幹好民政工作,就必須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懷著深厚的感情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記者瞭解到,有一位姓常的精神病患者,60歲了,未婚,父母雙亡,也沒有兄弟姐妹,因為患精神病到處流浪,公安機關找不到本人便將戶口註銷,後來他被外地救助站遣送回金昌。因為沒有專門的養護機構,治病、護理、監管,基本生活就成了大問題。

“無論他過去做過什麼,現在的情況有多麼糟糕,他始終是我們金川區的居民,這兒始終是他的家,如果我們不管就真的沒人管了。”於是,潘秀玲東奔西走,先將這位精神病患者安排進醫院治療,協調公安機關為他恢復了戶口,協調殘聯辦理了殘疾證,協調人社部門補繳了醫療保險,又將他納入特困供養範圍,看著他的生活有了著落,潘秀玲始終懸著的心也總算安定了下來。

民政工作直接面對居民群眾,關係群眾切實利益,需要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潘秀玲在擔任金川區民政局局長,金昌市民政局副局長期間,二十多年深厚的群眾工作基礎讓她更加堅定了信心,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個為民服務的更大舞臺。

潘秀玲針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吃飯難的問題,積極協調籌措資金,加大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設力度,現已建成城市日照中心17所,農村互助院15所。積極推行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和居家養老服務,健全養老服務體系,使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就餐娛樂、康復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切實解決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

同時,潘秀玲還積極組織開展老年人“圍老虎”大賽、“古稀老人生日宴”、老年文化藝術節等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助、老有所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讚許。

2016年7月1日,潘秀玲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在2019年4月2日召開的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上,又榮獲民政部頒發的最高榮譽“孺子牛”獎。

“我真切感受到了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所擁有的榮光與自豪。”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在潘秀玲看來,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任重道遠,她將還是那樣的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將畢業精力都奉獻給所摯愛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