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地区被清军划为了禁区,为何后来还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

“关东”指的是

山海关以东的区域,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之所以说是“闯关东”,是因为关东是清军的“龙兴之地”,自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了将一切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便将关东划为禁区,禁止关内人进入,以防侵犯“龙牀”。但是现实中仍有大量流民越过山海关,闯进关东,这是为什么呢?笔者整理资料,从以下三方面简要阐述。

关东地区被清军划为了禁区,为何后来还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

一、清政府的移民政策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固统治,又不断地从东北抽调八旗兵入关打仗,使东北人口锐减,平均每平方公里甚至还不到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清顺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清政府发布了召垦令,鼓励人民出关开垦。随后,又颁布《辽宁招民开垦条例》,按招民多寡,授以大小官职、并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口粮。直到康熙初年,清政府依然坚持这种移民政策。

一直到康熙七年清政府才关闭出关大门,禁止出关,不过这种政策时紧时松,遇到灾茺之年,很多老百姓纷纷闯关,挡也挡不住。比如乾隆八年时的

大旱灾,百姓颗粒无收,流民增多,乾隆帝直接下令让流民通关入东北。

政策加紧时,也有一些单身佣工或偷渡性移民闯关东,数量也比较庞大。不过对于这些偷渡者,清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咸丰时期,才正式宣布关东地区全民开放,以山东为主的流民大量涌入关中,闯关东从此成为一道势不可挡的洪流

关东地区被清军划为了禁区,为何后来还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

二、清朝时的农业危机

1、人口增长。

明末清初的战乱,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颓废,清军入关后,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经济。清政府便召集流民开垦。后经过康熙大力整治,尤其是康熙五十一年,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使得赋税的征收与人口数量脱钩,人口迅猛增长。随后,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丁赋税,人口以进一步增长。到鸦片战争时期,山东人口已高达32408273人

2. 人地矛盾。

清朝初年,为稳定社会、安抚流民

,清政府大力鼓励流民垦荒。康熙八年实行的“更名田”,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而随着后期人口的无节制增长,现有耕地越来越无法满足人口的需要,人地矛盾剧烈升级

关东地区被清军划为了禁区,为何后来还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

3. 土地兼并严重。

山东巡抚张朋羽曾指出:“今见山东人民逃亡京畿近地及边外各地甚多,皆由地方势豪,侵占良民田产,无所依靠,乃至如此。”可见当时土地兼的严重程度。此后更有乾隆时的四名大地主丁、岳、郭、王,土地一度占达半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种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闯关东”就成了广大贫民谋生的唯一出路。

三、自然环境的变迁

1、自然灾害。

清代后期,自然灾害频发,咸丰年间有长达七年的的大蝗灾、大早灾,范围波及广西、直隶、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数省。光绪初年的大旱灾更是被称为“丁戊奇荒”,饿殍便地,多达千万。

关东地区被清军划为了禁区,为何后来还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

2. 黄河改道。

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境内改道北流,给下游很多依靠黄河之水的城市、村庄造成巨大灾难,山东更是重灾区。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向东北逃荒

综山所述,山东人之所以“闯关东”一是因为山东人口稠密,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自然灾害频发,加剧了人地矛盾;三是政府政策鼓励,使得很多山东人不得不闯关东。

那么,清朝山东人“闯关东”有什么影响?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闯关东”导致大量流民涌入东北,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山东移民因闯入关东而得以解决生存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社会动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巩固。此外,移民也巩固了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史书曰:“满汉旧俗不同多经同化,多已相类,现有习俗,或源于满,或移植与汉。”

2.对文化精神的影响

山东人民闯关东原属于被动谋生,但在这一移民的过程中,却爆发了一种悲壮感人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力辟榛莽的土地开发精神、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精神和启迪民智的文化开发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

关东地区被清军划为了禁区,为何后来还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

3、对社会习俗的影响

“闯关东”的洪流中,山东人占据主流地位,因此这一移民潮流极具“山东特色”,并在齐鲁大地承传、沉淀、累积。山东流民扎根关东,使得两地在血缘、地缘关系上得到延伸,社会关系也因此扩大。

因此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关东是山东人的第二故乡。在胶东地区,几乎每家都有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在山东农村,如果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都会被人看不起。可见闯关东已被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4、对传统思想的影响

“闯关东”这一潮流,打破了人们千年以来形成的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这种被迫的反传统性在山东人民的创业精神的打磨下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特质。

总之,“闯关东”这一在清政府政策支持或禁止下的独特移民潮流,不仅在社会、经济、文化上不自觉地做出了贡献,而且那种进取创新的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文献:

广西师范大学 马红丽 《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