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芒市有位“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云南德宏芒市养殖竹鼠的人不少,但是和汤绍林一样大规模养殖的人却不多。作为轩岗乡芹菜塘村一名普通农村党员和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不仅通过竹鼠养殖摘掉了自己头上贫困户的帽子,还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26户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起了竹鼠养殖,让合作社的群众增产增收,于2018年获得了全市“光荣脱贫户”的荣誉称号。

汤绍林养殖技术过硬,周围的人还给他起了个“汤竹鼠”的外号,算得上当地名副其实的“竹鼠王”。

云南德宏芒市有位“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记者来到汤绍林的养殖基地时,汤绍林正在给竹鼠喂食。在用光滑地板砖围成的小隔间里,竹鼠们或独居或两个合居,或是竹鼠妈妈带着几只出生不久的小竹鼠共同生活。它们浑身圆滚滚的,特别招人喜爱。

据汤绍林介绍,竹鼠虽然称鼠,但是个头却比老鼠大多了。成年竹鼠能够长到3、4斤,胆子很小,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如果发现有人在旁边看着它们,它们便会停止进食;等人离开了,才会重新进食。“它们主要以竹子、甘蔗、玉米为食,养殖的时候要注意防止气温过高,也要注意疾病防控。”说起竹鼠的养殖注意事项,汤绍林如数家珍。

云南德宏芒市有位“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汤绍林告诉记者,别看自己现在说起竹鼠养殖头头是道,其实前些年也走了不少弯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2012年,我开始养殖竹鼠。当时,我看到竹鼠肉质鲜美,市场价格也很好,于是就动了心想要养殖。2013年,我一次性就养殖了500多只竹鼠,由于不懂技术,竹鼠得了肠胃炎,死了几百只,最后只剩下70多只,损失将近14万元。好在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面资助了我6000元钱,另一方面又为我提供了竹鼠养殖技术指导。在家人朋友的关心支持下,我重整旗鼓,想着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成功。”

近年来,汤绍林一边养殖竹鼠、豪猪,一边做木材生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从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跃成为乡里乡亲眼中的能人。

云南德宏芒市有位“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2014年,汤绍林脱贫以后,继续发展竹鼠养殖,竹鼠事业越做越大。自己日子过好了,技术也成熟了,汤绍林就琢磨着想为村民做一点事。2017年,德宏州残联和芒市残联共同出资156000元,扶持残疾人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寻求汤绍林支持。汤绍林一口答应了下来,带领着20多户村民开始了竹鼠养殖,为他们选择优质竹鼠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当时,农户们刚开始养殖的时候,我每半个月都要转到各养殖户家里去看一看。他们技术熟练以后,我才慢慢地减少了到养殖户家里的频率,但是现在只要他们打电话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汤绍林告诉记者,家住筠竹园村委会华塘新村的谷学明就是这个项目的扶持人之一,受益于竹鼠养殖,今年他家已经卖出了30多只商品竹鼠,收入7000余元。

云南德宏芒市有位“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当记者跟着汤绍林来到谷学明家时,谷学明的妻子向汤绍林咨询了竹鼠下了儿不领的问题。汤绍林检查竹鼠的情况后说:“这种情况应该是缺乏营养所致,你准备一点熟豆粕喂他,应该就会有所改善了,如果还是不行就要考虑出售淘汰一批了。”

这样的技术指导对汤绍林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这几年来,他总结了一套竹鼠养殖疾病防控经验,俨然成为了竹鼠养殖领域的半个专家。除了对自己带动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汤绍林还对竹鼠出售困难的农户进行了帮助,仅仅2019年9月至11月中旬,汤绍林就帮助农户销售了139只竹鼠种苗,200多只成年商品竹鼠,为村民带去了6万多元的经济收入。

云南德宏芒市有位“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养殖效益不错,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每只成年商品竹鼠的利润都能达到100元左右,竹鼠苗的利润能达到每只70元左右。今年我光靠卖商品竹鼠和竹鼠种苗就获得了6万多元的利润。现在我自己养殖的还未出栏的竹鼠加上带动农户发展养殖的竹鼠,虽然将近还有1700多只,但与市场需求相比,数量还是太少了。现在养殖技术成熟了,竹鼠也供不应求,我就打算着带领大家扩大养殖规模,只有规模上来了,效益才会更加明显。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下一步我准备学习瑞丽户瓦‘村官鸡’的做法,将竹鼠屠宰后用真空袋包装,同时再配上佐料包,让消费者购买了以后直接就能烹制,品尝到竹鼠这道美食。”说起未来的打算,汤绍林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

汤绍林说:“对我自己来说,践行初心就是踏踏实实把竹鼠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竹鼠养殖,让乡里乡亲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把日子过得更好”。

云南网通讯员 张崇喜 记者 李沛昀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