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洋河新區:“四個聚力”衝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重任在肩的政治任務,更是我們必須擔當的歷史使命。對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和人民群眾美好期待,市洋河新區在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發投入佔比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弱項。針對這些短板弱項,市洋河新區將以“中國酒都核心區”建設為抓手,集中力量攻關鍵,全力以赴促提升,努力建設一個實實在在、不含水分、老百姓認可的小康社會。

聚力項目建設,夯實全面小康基礎。市委書記張愛軍指出,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最根本的工作就是抓發展、抓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項目抓得越實,積蓄的勢能就越大,小康之路就更穩更實。市洋河新區將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高擎“項目為王”大旗,迅速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推動重大項目接連不斷、新增長點持續湧現。加快完善“1+4+4”招商組織體系,聚焦酒類釀造主導產業以及生物科技、現代農業、創意包裝、生態旅遊特色產業,招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年內力爭新增億元項目簽約5個以上、開工12個以上、竣工6個以上。圍繞“酒都核心區”建設排定一批重大項目,對所有項目實行領導包掛、分類推進、現場會辦等服務機制,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確保項目建設速度和質量。對竣工投產項目,開展“兩訪兩幫”,推進“521”工程,助推企業做大做強,打造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聚力精準扶貧,守住全面小康底線。實現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市洋河新區把全面小康建設與推進鄉村振興緊密結合,以脫貧攻堅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紮實開展“精準脫貧衝刺年”活動,大力推進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產業扶貧、政策保障扶貧、村集體增收等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既定目標。加快推進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以“1211”城鎮發展體系為指引,加快實施三葛、王園、張碼、陸溝、河西莊、六里棚等集中居住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及產業配套,讓農民群眾過上城裡人羨慕的鄉村田園生活。紮實做好“一戶一策”“掛村包戶”工作,確保年內所有低收入農戶和經濟薄弱村全部穩定脫貧。抓好產業扶貧,深入實施產業引領脫貧致富行動,通過訂單農業、反租倒包等模式,引導低收入農戶參與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深入實施家門口就業工程,加快建立農產品基地、設立扶貧車間,吸納當地留守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抓好村集體增收,加大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力度,通過集體資源開發、服務創收和扶貧產業基金分紅兜底等途徑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確保年底全區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達到25萬元。持續完善“一達標四保障”體系,不折不扣落實好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保障政策,兜住民生底線,確保年內低收入農戶脫貧率達100%。

聚力生態建設,扮靚全面小康底色。“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張愛軍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對市洋河新區而言,生態環境保護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亟待補齊的“短板”,也是打造“中國酒都核心區”最為重要的基礎條件。市洋河新區將堅持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獨特的水文、土壤、微生物群等資源,讓良好生態成為洋河最鮮明的底色。深入實施“263”專項行動,堅決打好治氣、治水、治味、治土四大攻堅戰。持續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加快推進古山河、攔馬河整治工程,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環境。持續加強大氣汙染防治管控,大力推進道路揚塵、施工揚塵專項治理,全面推行“綠色施工”“綠色生產”,確保空氣優良天數全市領先。

聚力公共服務,強化全面小康支撐。張愛軍指出,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應有之義,更是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溫度和群眾感受。市洋河新區將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和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聚焦小康指標短板和群眾最想解決的問題用功發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推進洋河中加學校和梅香街小學建設,不斷深化“區管校聘”改革,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提升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織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支持洋河人民醫院二級甲等醫院創建工作;持續加大村居衛生室投入,推動省示範村衛生室建設,放大衛生室健康守門人作用。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結合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在新建的集中居住區按照新城名苑頤養中心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居家養老中心,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充實洋河文化研究會力量,組建社區業餘文工團,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新建一批區級文化活動中心和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有效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洋河新區黨工委書記 張聯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