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清代以前,长沙人的出行还是以水路为主。

进入民国时期,据民国《湖南大公报》上《湖南公路之过去与现在》一文:湖南往昔与邻省交通,陆路端赖驿道,宽约两公尺至四公尺。根本无法通行汽车。

长沙真正意义上的公路要从长潭军路建成开始。长潭军路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路,开我国按通行汽车标准修建现代公路之先河。可以说长潭军路是我国现代公路的开山之作。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修筑长潭军路的场景 资料图

1913年春,在时任湖南督军谭延闿的主持下,湖南军路局成立,军路局成立后立即着手修建长沙至湘潭的军路。路线自长沙市原四十九标营房协操坪(今东风广场)起,经韭菜园、黄土岭、新开铺、大托铺、暮云市、跨越粤汉铁路,再经易家湾、团山铺、五里堆至湘潭市对河(东岸)的盐码头止,全程距离约为五十公里左右。

由于军阀混战、经费困难等原因工程时开时停。历时八年多,至1921年9月,工程才基本告竣。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80年代的长潭线

长潭军路修通及后来陆续修建多条省内公路后,长沙城汽车方可通行周边各地。《湖南省志·交通志·公路》记载“民国11年(1922年),龙骧公司开办长潭客班,时称长途,实为省内最早的汽车短途客班。”

(1)汽车东站

上文这个客班发车的地方在浏城桥一条叫凤凰台的小巷马路对面,后来此地建成了那个时代颇具规模的长沙长途汽车客运站也是长沙城最早的汽车客运站。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民国时期位于浏城桥的长沙东站)

这个汽车站毁于抗战期间的长沙会战。新中国成立初,小吴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设了个临时长途汽车站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五十年代的小吴门汽车站)

六十年代,位于浏城桥的原长沙汽车东站重建

,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这里都是长沙东边的长途汽车客运东站。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九十年代长沙汽车东站迁至远大路张公岭,一直使用至今。

(2)汽车西站、汽车南站、汽车北站

建国后的汽车西站初设在溁湾镇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1995年搬迁至望城坡,在为溁湾镇“交通松绑”的同时,也为望城坡的快速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民国时期长沙河西溁湾镇的汽车西站

到了本世纪,随着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设立后,汽车西站升级改造的机会终于来了。彼时,先导区要建一个集地铁、公交、长途客运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包括汽车西站在内的望城坡地段成为首选之地

。这个枢纽中间为地铁,南面为可供400台公交车停靠且可作为公交车始发的望城坡大型公交车停保场,北面在汽车西站原址建综合枢纽中心。

2010年11月23日,一个总投资超过16亿元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在长沙汽车西站正式破土动工;2011年12月8日,运行了整整17年的长沙汽车西站功成身退被彻底关闭。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2015年10月20日,占地218亩,建筑面积达31.5万平米,集交通换乘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信息处理中心、智能交通示范中心六个“中心”于一体的长沙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条连接大河西、辐射湘西北的交通走廊,也正式开启了长沙河西交通枢纽新篇章。

汽车南站初设在井湾子以北,去湘潭、株洲,都要从汽车南站出发。随着这一带的发展,1996年迁至洞井铺中意路东侧,2015年在原有的长沙汽车南站站址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今年投入使用。“新南站”——长沙汽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扩容近10倍,长沙至湘铁的城际铁路,以及长沙地铁9号线都位于此地。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2011年时的汽车南站 图@天下人物

汽车北站初设在伍家岭,规模不大,本世纪初在芙蓉北路拉通后迁至湘江世纪城以北。现已决定迁至现汽车北站以北7公里处的金霞经开区捞刀河镇高岭村

在这里建一个高岭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将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社会停车、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地铁1号线也将北延至此。新站建成后原汽车北站除市内公交车外的其他交通方式均将转移至新枢纽,汽车北站则在原址做提质改造。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长沙除了东、南、西、北四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外,还有一些小车站或临时车站,如火车站广场有长株潭汽车站,方便坐火车至长沙的客人转乘,侯家塘也有发往湘潭的城际公交车等。梨托、星沙、望城都有自己的汽车站

(3)长沙火车客运站

清末随着粤汉铁路的开建,很多长沙市民才第一次看到了火车。1911年,位于小吴门的长沙火车站建成,它是长沙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驶入长沙城的第一列火车)

这张照片是在长沙太古洋行工作,叫斯威尔的英国人拍摄的,拍拍摄地点是粤汉铁路易家湾火车站,从这张照片不但能够看清蒸汽机火车头冒着的白烟,还能看到长长车厢的模样。作为近代文明里程碑式的标志,这条55公里的长株铁路首次用轨道交通将长、株、潭三地连接到了一起。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长沙火车站刚建成的时候条件极其简陋,《湖南大公报》描述了当年长沙火车站的场景:一排售票窗口前,有几个窗口人流稀少,另外几个窗口却关闭着,等那几个关闭的售票窗口一打开,人群便一拥而上,你推我搡,乱成一锅粥。梁实秋一直以儒雅的文人形象示人,但在买火车票的时候,他却顾不得那样多了,这是因为“买票的时候,气力稍微虚弱一点的人,就有性命之虞”。

在那个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年代,坐火车也是分等级的。1936年,铁道部门颁布《铁路客车运输通则》,把旅客客车车厢分为头等、二等、三等。各等级火车票颜色分别以红色、白色、蓝色印制,不同等级的车厢,舒适度、待遇、价格,均有差别。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民国名人刘揆一从武汉坐火车回长,在武汉到长沙路段的头等车厢空无一人,“就是二等车厢,我也是独霸一整个房间。” 可以想见,平民百姓坐的几乎都是三等车厢。不过,能够抢到三等票坐上火车也算是有福气了。当时铁路没有预售制度,规定大站在开车前两小时、小站开车前一小时售票,开车前5分钟停止发售。买票都得排队,回家的人们要想抢一张便宜的三等票谈何容易?

那时火车不仅“晚点”,且通常“晚”得令人惊奇。吴宓在《湖南大公报》著文上回忆,1937年12月1日,已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的吴宓,欲从长沙火车站乘车到南岳文学院讲学并与先前到达的家人相聚,原本是当晚11时的火车,却等到第二天凌晨5时还不见影儿。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民国火车

吴宓在《日记》中写道:“中间兵车开过数列,伤兵滋闹,且欲殴站长。此一夜,宓等疲惫已极,且威风凛冽,实不能耐。于是宓主张回归圣经学院。人员复归本校后,挤在教室里待至天明,各自散去。”这一“晚”不打紧,直到12月6日才挤上了南下衡山的火车。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火车站一直用到七十年代。当时京广铁路老线与市内主干道有七处平交,严重阻碍交通,急剧增加的客流量也使老站不堪重负。1974年起,新长沙火车站建设开始筹备工作。1975年,铁道部正式批准长沙新客站的建设,选址于长沙东边的一片郊区。于1977年正式建成使用。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1977年7月,长沙火车站建成通车,落成典礼被特别安排在国庆节举行。国庆当天,长沙火车站前坪聚集了上万人庆祝,甚至还有一些外地游客特意坐火车过来参观。

从五一大道远眺,老远就能看到火车站高高的火炬,那火红的颜色和直立的火焰像极了湖南人爱吃的辣椒,所以不少人又亲切地称它为“红辣椒”。而对于外地人来说,这已成为长沙的标志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长沙火车站老照片

火炬这一元素有比较特殊的政治意义。湖南是毛主席的家乡,长沙又是毛主席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城市,火炬代表“星星之火”的源头,体现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这个火炬的设计还有一个小插曲,即火苗到底朝哪个方向让大家绞尽脑汁。

新火车站坐东朝西,如果火苗朝东,会被认为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朝西,朝向就和车站大门一样,不美观;如果朝北,直指北京不妥;如果朝南,则与中央“背道而驰”。火苗最终确定为朝上,体现“风平浪静,国泰民安”。当时的钟楼还曾经是需购票进入的热门景点。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火车站一直使用至今,未有大的变化,2009年,长沙火车站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4)火车南站和火车北站

1909年建造粤汉铁路长株段时,在长沙城北郊修建新河车站,建成时间和客运站差不多同期。此处为新中国成立前担负货运的主要车站。与此同时建成的长沙北站,仅用于堆放材料。然而由于新河车站抗战中被夷为平地,加之离当时的城区太远,新中国成立后被城北边沿的长沙北站取代。

火车北站于1911年建成,一度是长沙城的北边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车站东边和北边少有民房,北边是农田、菜园和鱼塘。

进入九十年代,长沙城市版图迅速扩张,人们猛然发现,昔日地处荒郊野外的火车北站,已置身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于是,“火车来了”,道口等火车通过成为一道闹市风景。

火车南站,作为粤汉铁路的重要站点,一开始是建在江边,今位于湘江大道猴子石大桥东侧,曾是长沙最大的散装货物流通基地,煤炭是其最重要运输物质。始建于1934年,最初只有2股铁道,后逐渐扩道。站门渐渐东移,开到了南湖路口西端。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图源:长沙市城建档案馆)

火车南站与湘江水运码头相连,代表了曾经水陆货物互转的“老工业时代”透过这张六十年代的老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长沙老火车南站紧挨着湘江,站场内的各条轨道上,依次排开一节节装满了货物的车厢,看得出货运当时异常繁忙。在站场另一侧,是浩荡的湘江,江面上,帆船点点,一艘艘货运船清晰可见,见证着长沙老火车南站货运带来的繁荣。

火车南站在抗战时期,转运了大量战争物资,在几次“长沙会战”中居功甚伟。1973年,长沙在老火车南站第八道铁轨处修建了煤货码头(俗称“八道码头”),老火车南站又成为湖南最重要的煤炭流通基地,煤炭在此卸下火车,转水运直达岳阳、常德等地。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与煤炭类似,长沙老火车南站运输的另一重要货物则是木材。据资料记载,当年,木材大量运输,在老火车南站一带的江面,扎架的木排一度绵延数公里沿湘江排开,堪称“江面木阵”。

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经过长沙的火车由北至南,先从浏阳河大桥下行线进入长沙市区,过伍家岭入长沙老火车北站,经经武门、松桂园、小吴门到达老火车站,再过浏城桥、白沙井,穿劳动路、大椿桥到火车南站,然后经新开铺、大托铺、黑石铺、暮云市经株洲、湘潭开往南方。

数十年里,这条铁路曾经那么深地撼动过长沙人的神经,而今归于沉寂。随着时代的发展,2007年7月,始建于1934年的长沙老火车南站停运并拆除,并在2010年异地改建成火车头广场公园。而火车北站的历史也只比火车南站多了五年,2012年正式拆除。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如今,随着沪昆、京广两条高铁动脉在长沙交会,高铁成为了长沙人出行的首选,长沙火车站逐渐褪去客流中心的光环。不过,长沙火车站仍然是长沙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路过此处的人,都会看一看钟楼、对一对时间,已经成为生活在长沙的一种习惯。

如今随着城市的拓展,曾经穿越长沙城区的铁路已全部改线,除了新火车南站外,据说西边还要建一个火车站。即位于湘江新区的金桥枢纽站,金桥枢纽站汇集了高铁、地铁、城际铁路、长途汽车以及城市公交五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到时,渝长厦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10号线都将在此接入,长常、长岳、长株潭城铁、西环线城际也将在这里交会。

长沙城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百年变迁

​而货运火车站目前主要有两个,新火车北站位于湘江之滨的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另一个是位于望城的石长铁路新货运站

客运站的变迁基本可以和长沙城的发展一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文/枬子,长沙生活集独家发布。部分图源网络。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