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溜稀門村,從一個粗俗村名到美麗村莊的嬗變

溜西門村是武當山特區武當山街道辦事處下轄的一個行政村,該村面積不大,但卻是武當山城區內的主要村莊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該村原先的名稱用字是“溜稀門”,後因名字太過粗俗,而改為“溜西門”。

1980年以前,溜西門村有耕地315畝,以種植蔬菜為主,兼種柑橘。全村轄溜西門、屈家灣、王家院3個生產隊、1個林場,共有730人。1980年以後,隨著武當山旅遊事業的發展,在該村土地上建起了許多商業、服務企業,以及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全村土地佔用殆盡。截止2015年,溜西門村農村經濟總收入5696萬元,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房屋門面出租。全村共有768戶,2047人,年人均純收入5745元。而在該村管轄範圍內居住的固定和流動人口眾多,創造的經濟收入數額較大。

就是這樣一個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富裕村,卻有著一個令人費解的名字----溜西門。

其實,溜西門這個村名不到一百年的歷史。1920--1930年代,國民政府斷斷續續修築成了老河口至白河的公路。彼時修建老白公路是遇山上山,遇河下河,整個公路等級低、路況差。老白公路經過玉虛宮北面時,遇到了難得的一片平地。於是,施工方就直接夯實田間小道和耕地,鋪上沙石,築起了這段公路。

公路墊高後,使得位於路南僅十多米遠的玉虛宮第一進大門變得相對較低。玉虛宮第一進大門在今天的武當山農業銀行和供銷社之間,大門兩邊與公路平行的有一些民房。這些民房多為臥磚上頂,最不濟也是下半截為灰磚,上半截為土坯。民房之間形成了一條巷子。巷子雖然不寬,但卻是石板鋪面。因為有一些香客在此消費,所以,巷子裡開辦的小商店、小飯店、小旅店等到也生意興隆。

墊高後的老白公路,造成玉虛宮第一進大門和巷子裡出現積水現象。不久,隨著泥沙淤塞了下水道,石板鋪就的巷子裡經常溼漉漉的。冬天氣溫降低後,巷子裡結冰嚴重,人們在此行走,稍不留神就會摔倒,溜出很遠。而巷子外面的土路上則稀泥遍地,泥濘不堪。縣鄉保甲只管收稅,那有精力顧及老百姓出行之事。村民們便帶著幾分揶揄、幾分諷刺、幾分自嘲地將玉虛宮第一進大門稱之為“溜稀門”。後來,這裡設立裡甲(村莊)時,群眾對官員沒好氣地說自己所在的村莊為:“溜稀門村”。於是,武當山下就產生了這個令人費解的村名。

“溜稀”,在當地居民中有溜冰、稀泥糊、稀溜溜等意思。後來,人們覺得“溜稀”一詞不好聽,也不好寫,就在書面用詞時寫著“溜西門”。溜西門一詞,雖指有方位,筆畫也減少了一些,但顯得更無厘頭,不知所云。

溜西門,原來確實有個雕欄玉砌的大門,它是玉虛宮(老營)的第一進大門。據當地老人們說,大門的名字很神聖、很大氣,叫著“仙都門”。1959年拍攝的照片顯示,該門尚存有遺址。後因農業生產和集鎮建設的需要,“仙都門”及玉虛宮大部分遺址被拆除。“仙都門”兩側的磚石建造的民居小巷,1997年以前,仍基本保持著原來的模樣。1997年以後,在發展“民營經濟”的大潮中,民居小巷被原地墊高改造成了今天的民營街(東、西)。曲徑通幽的小巷被保存了下來,不過,民居大部分都改建成了三層以上的樓房。

武當山玉虛宮仙都門的名字,變成了“溜西(稀)門”,是國運興衰的表現,是時代變遷造成的,是如何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這對矛盾的問題。如果追本溯源,早在1920--1930年代國民黨修建老白公路時,就已經留下了“溜稀門”這個問題。

溜西(稀)門村,這個帶有揶揄、諷刺、自嘲成分的地名,是人民群眾發洩對舊政權不滿的一種形式。在中華文化逐步復興的今天,該村理應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因為,在該村的土地上有著許多美麗的稱呼和傳說,如“仙都門”、“皇榜橋”、“玉虛宮”等。

武當山溜稀門村,從一個粗俗村名到美麗村莊的嬗變

1959年拍攝的武當山老營照片(紅圈正中為玉虛宮仙都門,即村民俗稱的“溜稀門”。仙都門兩側是民居小巷。)

武當山溜稀門村,從一個粗俗村名到美麗村莊的嬗變

如今的溜西門村村委會和溜西門小學

武當山溜稀門村,從一個粗俗村名到美麗村莊的嬗變

老白公路(今316國道)和玉虛路交匯處。照片中的兩座大樓附近,即為原仙都門(溜稀門)所在地。

武當山溜稀門村,從一個粗俗村名到美麗村莊的嬗變

今天的武當山民營街,原仙都門(溜稀門)小巷。小巷地面墊高後,走向,寬窄未變,但房屋都是新建的。

武當山溜稀門村,從一個粗俗村名到美麗村莊的嬗變

如今的武當山溜西門村景觀(由南向北眺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