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溜稀门村,从一个粗俗村名到美丽村庄的嬗变

溜西门村是武当山特区武当山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该村面积不大,但却是武当山城区内的主要村庄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该村原先的名称用字是“溜稀门”,后因名字太过粗俗,而改为“溜西门”。

1980年以前,溜西门村有耕地315亩,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柑橘。全村辖溜西门、屈家湾、王家院3个生产队、1个林场,共有730人。1980年以后,随着武当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在该村土地上建起了许多商业、服务企业,以及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全村土地占用殆尽。截止2015年,溜西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696万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房屋门面出租。全村共有768户,2047人,年人均纯收入5745元。而在该村管辖范围内居住的固定和流动人口众多,创造的经济收入数额较大。

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富裕村,却有着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溜西门。

其实,溜西门这个村名不到一百年的历史。1920--1930年代,国民政府断断续续修筑成了老河口至白河的公路。彼时修建老白公路是遇山上山,遇河下河,整个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老白公路经过玉虚宫北面时,遇到了难得的一片平地。于是,施工方就直接夯实田间小道和耕地,铺上沙石,筑起了这段公路。

公路垫高后,使得位于路南仅十多米远的玉虚宫第一进大门变得相对较低。玉虚宫第一进大门在今天的武当山农业银行和供销社之间,大门两边与公路平行的有一些民房。这些民房多为卧砖上顶,最不济也是下半截为灰砖,上半截为土坯。民房之间形成了一条巷子。巷子虽然不宽,但却是石板铺面。因为有一些香客在此消费,所以,巷子里开办的小商店、小饭店、小旅店等到也生意兴隆。

垫高后的老白公路,造成玉虚宫第一进大门和巷子里出现积水现象。不久,随着泥沙淤塞了下水道,石板铺就的巷子里经常湿漉漉的。冬天气温降低后,巷子里结冰严重,人们在此行走,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溜出很远。而巷子外面的土路上则稀泥遍地,泥泞不堪。县乡保甲只管收税,那有精力顾及老百姓出行之事。村民们便带着几分揶揄、几分讽刺、几分自嘲地将玉虚宫第一进大门称之为“溜稀门”。后来,这里设立里甲(村庄)时,群众对官员没好气地说自己所在的村庄为:“溜稀门村”。于是,武当山下就产生了这个令人费解的村名。

“溜稀”,在当地居民中有溜冰、稀泥糊、稀溜溜等意思。后来,人们觉得“溜稀”一词不好听,也不好写,就在书面用词时写着“溜西门”。溜西门一词,虽指有方位,笔画也减少了一些,但显得更无厘头,不知所云。

溜西门,原来确实有个雕栏玉砌的大门,它是玉虚宫(老营)的第一进大门。据当地老人们说,大门的名字很神圣、很大气,叫着“仙都门”。1959年拍摄的照片显示,该门尚存有遗址。后因农业生产和集镇建设的需要,“仙都门”及玉虚宫大部分遗址被拆除。“仙都门”两侧的砖石建造的民居小巷,1997年以前,仍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模样。1997年以后,在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潮中,民居小巷被原地垫高改造成了今天的民营街(东、西)。曲径通幽的小巷被保存了下来,不过,民居大部分都改建成了三层以上的楼房。

武当山玉虚宫仙都门的名字,变成了“溜西(稀)门”,是国运兴衰的表现,是时代变迁造成的,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这对矛盾的问题。如果追本溯源,早在1920--1930年代国民党修建老白公路时,就已经留下了“溜稀门”这个问题。

溜西(稀)门村,这个带有揶揄、讽刺、自嘲成分的地名,是人民群众发泄对旧政权不满的一种形式。在中华文化逐步复兴的今天,该村理应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因为,在该村的土地上有着许多美丽的称呼和传说,如“仙都门”、“皇榜桥”、“玉虚宫”等。

武当山溜稀门村,从一个粗俗村名到美丽村庄的嬗变

1959年拍摄的武当山老营照片(红圈正中为玉虚宫仙都门,即村民俗称的“溜稀门”。仙都门两侧是民居小巷。)

武当山溜稀门村,从一个粗俗村名到美丽村庄的嬗变

如今的溜西门村村委会和溜西门小学

武当山溜稀门村,从一个粗俗村名到美丽村庄的嬗变

老白公路(今316国道)和玉虚路交汇处。照片中的两座大楼附近,即为原仙都门(溜稀门)所在地。

武当山溜稀门村,从一个粗俗村名到美丽村庄的嬗变

今天的武当山民营街,原仙都门(溜稀门)小巷。小巷地面垫高后,走向,宽窄未变,但房屋都是新建的。

武当山溜稀门村,从一个粗俗村名到美丽村庄的嬗变

如今的武当山溜西门村景观(由南向北眺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