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醉美”乡村——龙泉驿区大面蒲草村

听到“村”,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影像:“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景象;空心村、破瓦房、荒草地以及“晴天扬灰尘,雨天路泥泞”的现实纠结。而来到蒲草村,来到村民中间,你就会发现蒲草村正在用“美丽文明”一点一滴的聚集,描绘出了新农村的新景象。

走进“醉美”乡村——龙泉驿区大面蒲草村

蒲草村的葡萄已成为品牌,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省级示范合作社”、“葡萄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等荣誉,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日益丰富,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蒲草村也获评全省“最美丽田园村庄”。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已成为蒲草村最真实的写照。

“醉美”乡村新面貌

十多年前的蒲草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地处偏僻,公路不通。“许多人穷得买盐巴、拣中药都要赊账。”邹光蓉回忆说。“我们将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决战全面小康,全力精准扶贫,让全村人都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谱写幸福美丽蒲草新篇章!”这是蒲草村党支部、共产党员对全村村民的誓言。

走进“醉美”乡村——龙泉驿区大面蒲草村

村里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户户通”、厨房和卫生间改造56户完成 “厕所革命”、葡萄示范园,蒲草正在变成一座“醉美”乡村。现在,在蒲草听到更多的是“我们村总收入突破19亿元、人均纯收入快2万元了”,在成都您也会听到“去蒲草吃蒲草牌葡萄,体验最美田园风光。”

多元治理新格局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蒲草村形成了“平时与群众联系,遇事同群众商量,议事请群众参与,决议向群众宣传,工作让群众监督,功过由群众评价”的多元治理新格局。

走进“醉美”乡村——龙泉驿区大面蒲草村

现在,蒲草村上邻里有纠纷,老同志主动去化解;道路需维护,村民积极想办法;村上有大事,议事会积极出主意;项目要拆迁,村民主动配合支持……群众参与村级治理、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文明典范新风貌

在蒲草村,有一帮群众公认的“美丽文明”带头人: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偏瘫婆婆的刘东明,传承好家风“行得端、坐得正、穷不偷、饿不抢、以礼待人、以德服人”的邱永丰,毫无私心带领村民们一同种植葡萄的曹祥贵,他们用亲身行动将“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这些美丽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蒲草村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蒲草村经民主协商制定了《蒲草村临时救助办法》,由村集体经济出资对蒲草村因病致困户给予1000-10000不等的定额补助,让“美丽文明”在蒲草生根发芽。

文明身影处处显

蒲草村组织环保监督员、志愿者等对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和卫生死角进行了定期不定期集中整治,落实专人定期对这些区域进行保洁、宣传和巡查工作,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打造“绿色社区”。

走进“醉美”乡村——龙泉驿区大面蒲草村

2018年成立了蒲草村治安巡逻队,实现了全天24小时的治安巡逻,提升了应急处变能力和日常管理水平,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理”的安全防范网。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构建多元治理新格局,营造文明典范新风貌,共创蒲草“醉美”新风貌,如今的蒲草人正用实际行动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朴素“蒲草梦”变成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