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悄悄退出微信朋友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離開朋友圈呢?

梅豔芳菲


我也很久不發朋友圈了,因為沒有想發的信息。以前讀書的時候會一起玩,現在出社會工作後,都不太活躍於朋友圈。

原因有3個,1.不想曬娃,兒子現在大了,我覺得沒必要利用他蹭朋友圈熱度。別人發我會做旁觀者,畢竟曬娃危險大,活活給人販子機會。2.不喜歡曬命,別人曬命我只喜歡做吃瓜群眾,因為不是人有我無,有時候看著傻逼羨慕裝逼的人也是一種樂事。3.不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露出來,因為這是我自己的事,和別人無關。我在這特別表示一件事,有種朋友圈信息我是最討厭的,比曬命更可惡,就是把帶有自己負面情緒的信息發出來,好像全世界欠了她一樣。以前我還會勸一下,結果卻被她罵了,現在覺得勸了沒意義,由得她自生自滅順應自然。[摳鼻]


meerliao


    之前說關閉朋友圈三個月試一試,現在已經兩個月了,寫寫我的感受。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發現自己確實不需要朋友圈。剛開始幾天,可能會習慣性的到原來的地方看一看,後來可能根本想不起來了,沒有什麼“斷舍離的反應”。以前,起床後,蹲廁所會隨時拿著手機,打開微信,發現、朋友圈,不停的刷刷刷,感覺形成了肌肉記憶。

    翻看朋友圈的信息,說一說裡面的內容。


    朋友曬生活

    朋友圈的很多內容都是他們的自拍、食物、孩子、聚餐,甚至時電影票、火車票等等,這一塊內容大概65%的內容。為了告訴朋友我來過,還要點贊、評論。


    每個人可能有上百了微信好友,這些人的生活,我們都關心嗎?答案時否定的。我們真正在乎的的人,可能就是家人和幾個真正的朋友,最多十幾個而已。為了這十幾個人,我們要看幾百人的狀態,我是沒有這麼多精力和時間的。其實,我們真正關心的人,完全可以直接進入他的相冊,而且有連續性,這樣更好。


    朋友分享的文章

    這些內容主要來自於公眾號的文章,各種養生雞湯和求學問道,可以包羅萬象,雞湯文讀多了,大都沒有什麼感覺了,這部分佔了25%。


    朋友圈分享的文章,道理我們都知道,寫出來就是為了轉發,看了並轉發了,感覺剛好幫了忙。仔細想想,看了那麼多雞湯文,我們進步了嗎?其實,這些文章並無卵用,浪費了那麼多時間,還不是看幾本好書呢。

    廣告和有用的信息

    有些微信好友,在做微商或者網上開店,一天發幾十條廣告,對於這些內容,我會第一時間屏蔽掉。另外,還有一些微信好友自己寫的經驗貼、總結帖等,這一部分佔了10%左右,而且有上升的趨勢。


    廣告信息就不說了。微信好友發的所謂的“有用信息”,很多網友覺得關閉之後,就會損失很多,浪費很多機會。話說,我的朋友圈關閉了2個月,什麼都沒有錯過,真正重要的信息會通過短信、電話、郵件等方式發送給你,而不是朋友圈。

    疲於“朋友圈”

    有些網友可能會反駁,作為新一代的90後,渴望表達,渴望將生活分享給所有的人,關閉朋友圈,可能會被“憋死”。渴望與世界交流,沒有錯。但是,看看我們發的那些東西,要麼就時抱怨生活太累,要麼就是炫耀今天買了一個新手機。這種交流方式可以改一下,如果真的有想法要表達,可以寫幾篇完整的文章分享到今日頭條或者博客。


    我們發朋友圈信息,也許會顧慮很多,發個東西,考慮哪些人可以看,哪些人不能看,還搞個朋友圈分組,或者設置某些人【不讓他看我的朋友圈】,而且發朋友圈,沒人理,會比較難過,太多人理了,又疲於應付。



    總之,“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意識到你的生活對他人毫無意義”。我們真正關心的人只有幾個,真正關心你的人,也不會很多。手機應該回歸它的“初心”,能夠和朋友保持聯繫就好,不要把人搞的浮躁焦慮。關注一下身邊的人和事,比關注朋友圈更靠譜。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我就是退出朋友圈的一員!但是是從微信剛興起的時候沒多久就退出朋友圈了,當時還是個學生,見公司所有的領導都不怎麼發朋友圈心想:“我要向領導們學習!”就再也不怎麼法朋友圈了。現在來看我這退隱江湖退的好草率,同學們都在玩朋友圈時,我竟然少年老成了哈哈~

但是現在再看來,其實退出朋友圈沒什麼不好。

比如朋友圈最常見的曬娃、微商、廣告拼團等等,發在朋友圈被別人看到就像佔了不該佔的地方似的,總會被人吐槽一下下,雖然大家都是在背後吐槽,當面連誇帶贊,但是還是不打擾為好。

好處2:保證個人信息安全。

現在每個人的微信上都有各種好友,早已不是當年通訊錄上只有親戚朋友的時候了,所以你在朋友圈發的任何內容都有可能會暴露個人信息,誰也說不清會被哪個“有心人”盯上。

好處3:節省精力。

小時候只有QQ,然後來了微博、微信、抖音、微視、推特、臉書……這麼多的社交平臺哪個不是在瓜分我們的注意力呢?我們如果每個都發聲的話這一天也太忙了,所以退出朋友圈省點力氣,去別的平臺走走看看或者專注做自己的事都挺好。

好處4:理解微信真面貌,才能更好的工作。

現在很多公司都已經把微信當成了辦公的工具,開線上會、發通知、發文件甚至發盒飯都會在微信上說,這麼重的辦公氣息使微信早已不是我們自己的微信了,少說也有一半屬於公家,那還哪能瞎發呀,萬一影響到了客戶情緒也是不好的~當然這只是個比喻。意思是說盡量減小對工作對象的干擾。所以,慶幸自己退出的早,省著還得刪個三天三夜~


墨一Moyi


主觀感覺,現在的朋友圈太亂,像我是到大學才開始用微信,然後朋友圈都是同學和老師,再就是親戚。就比較乾淨,看朋友圈還能瞭解到他們的一些近況,有時候很久沒聯繫的朋友看到他的朋友圈還能聊上幾句。但隨著時間推移,朋友圈就開始擴大,看了一眼自己微信好友,數量已經多達900,我可以很負責的說,我有一半名字和人都對不上,可能當初只是一起做什麼事有過交流,然後就下了聯繫方式,然後就沒然後了,也就和所謂的殭屍粉一個性質吧。這種情況我敢肯定幾乎人人有,這就是為什麼到了成年開始退出朋友圈不發朋友圈了,因為林子被自己擴大了,什麼鳥都有了,也就不適合自己發洩心情或者用來了解其他人近況了!


Joe生活


現在朋友圈感覺沒什麼好發的,我好的都設置權限,不看人家的,也不讓人家看我的。看人家天天秀煩,看人家廣告更煩。

你們可能會說你也秀撒,我和老婆都不發朋友圈,不敢發。就是簡單的在朋友圈裡給自己產品發個廣告,都會有親戚私聊你,給我寄點來呀,我好想吃,我說寄不了,你在本地買點吃都是一樣的,他說那你給我錢,我自己買吃不要你寄。

還有就是過生日曬紅包,好多都曬,什麼親戚,朋友,還有的一家四個微信都給一個發紅包,還都發大包曬。有意思嗎?

你曬個花,人家都問你要花種,你曬個水果,人家要你給他寄點,你曬個玩的地方,人家問你那有什麼特產。

你們說朋友圈還怎麼玩。



82年的老哥


有了微信後就把QQ拋棄了,覺得微信裡都是熟人不用有戒備心,大家想說什麼可以隨意,後來微信不知不覺就變味了,(你買個東西對方就加你微信了)朋友圈裡其實沒幾個朋友,好多是一面之緣,有的在街上碰到都不會打招呼的那種但卻有對方的微信,刪又不好意思不刪又不熟,現在我又重新回到QQ裡了,QQ的好處就是反正大家本來就不認識,這樣聊天其實更沒有壓力,總比微信裡那半熟不熟的好很多!


霞的雲淡風輕


如今,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已經淡出了朋友圈,甚至退出了朋友圈,其實這個現象也不足為怪,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種:

一.現在朋友圈的功能,似乎變了味兒。細細想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在朋友圈裡大多是分享自己的快樂,傳遞正能量。現在有些所謂的朋友,不顧及你眼睛和心裡的感受,常常利用朋友圈做微商、打廣告,長篇大論沒完沒了地發。老實說,開始的時候還不是很煩,可是接二連三地發下去,看著看著就煩了,一氣之下,乾脆就把他屏蔽了!

二.有一些所謂的朋友,成天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一些自拍的美顏照片、抖音視頻,曬自己的生活照,夫妻秀恩愛,把她認為自己美的樂的,樂此不疲地曬,喜歡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活在虛幻的世界裡。另外,有一些人成天在微信朋友圈裡,什麼雞毛蒜皮、唉聲嘆氣的都發,搞得個萬民同悲,也許是求得別人的同情和安慰吧,想想這樣的朋友圈還有意思嗎?

三.常常光顧朋友圈,浪費時間。你想,自己發一個朋友圈需要精心挑選圖片,認真組織語言,這需要時間,別人看了去點贊評論,那麼你得擠出時間去給別人回覆,這又得花時間,不然又顯得沒禮貌,朋友之間也沒有達到溝通交流的目的。其實真正在做事的人,也幾乎沒有閒工夫來發朋友圈,像皇帝批閱奏摺一樣去點贊評論。

總之,不管你發不發朋友圈,那都是你自己的權利,你的生活快樂與否,冷暖自知。曬了,不一定證明你的生活就一定那麼美好,不曬也不能說明你就不快樂。曬與不曬,生活還是本來的樣子,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依然是我們生活的主旋律。哈哈,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且停亭


成人的世界,不刪除,不聊天,靜靜地,從開始熱鬧到靜悄悄地。

我發現有人從來不發朋友圈,這與各人的性格有關,有人有城府,心裡想什麼,別人不知道,我不行,我喜歡發朋友圈,我不想譁眾取寵,我只想與大家分享的思想我的動態,我光明磊落,沒有什麼不能見陽光的事,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比如我寫的文章,我發到朋友圈,我想聽聽大夥的看法,讓人提出寶貴的意見,沒有人說我是炫耀,我的同學們對我很好,我把文章發到同學群,他們很興奮,很多同學發賞金給我,我也義氣,把錢發紅包給同學們搶,開心得很,實際上,一個同學群,一個朋友圈,都應該用自己的熱情對待她,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裡,發自己的光,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今世緣126


關健是傻逼趆來趆多,吃個飯發,出去玩發,買個新物件也發,甚至稱自已每月掙多少錢該買個啥車也發,所以看朋友圈的人就少了。


用戶102905691858


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悄悄退出微信朋友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離開朋友圈呢?一旦對某件事情習慣了而沒有了激情,就會限於平淡甚至不再需要。

朋友圈也一樣,從2012年4月份到現在已經7年多時間,從最初的新鮮激動,到如今的平淡,從最初的啥事兒想曬到如今啥事兒都不想曬,有主動的有被動的。特別是成年人的世界每日面對的是複雜的社會、朋友、同事、親戚等,也許你發一條朋友圈,就會有不同的反應,說不定一條朋友圈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結果。

成年人真的需要發朋友圈嗎?未必!發朋友圈的初心是什麼?動機是什麼?是想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動態給別人?但別人真的需要與他她無關的這些分享嗎?難道就是為了別人點個贊來滿足下自己的虛榮心理?還是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急於向別人炫耀什麼?個人認為發朋友圈真的沒什麼必要。筆者最初也是幾乎有啥必曬,到現在已經三、四年不發朋友圈,同樣沒有影響生活和工作。


朋友圈已經並不單純,已經不想發!最初微信好友也就是自己周圍幾個好友,覺得發什麼都無所謂,朋友之間還點個贊評論一下互相交流。但越到後來,越來越多的所謂“朋友”加入,領導、同事、親戚、各種各樣更形各色的人進入了自己微信的聯繫人裡,可能發一條朋友圈就會為自己帶來無邊的煩惱。領導有重要事情安排你加班,你不加班卻曬出遊玩的朋友圈;朋友聚會你沒一次買單,你卻曬出自己各種奢侈品還有各高檔地方獨自浪嗨的朋友圈;等等,這不是自己在給自己挖坑兒嗎。江湖險惡,不得不小心翼翼。

成年人幾乎已經過了這樣膚淺的想要傾訴、想要被人理解、被人關注、被人點讚的階段。成年人幾乎只能有啥自己承受、有淚自己擦、有傷自己舔、有血自己幹,即使是天大的好事也都不需要都別想著從朋友圈那裡得來廉價的關懷和點贊,因為沒啥意義。發一條悲傷的朋友圈,別人可能說你矯情;發一條高興的朋友圈,別人可能說你嘚瑟;發一條買來的iPhone 11 Pro Max或華為Mate30 Pro,別人說你在炫耀等等。


當然也並不是一定要關閉朋友圈,偶爾的分享可能還是給朋友圈帶來好處的。比如哪裡有什麼打折優惠啊、哪裡有什麼活動啊、甚至哪裡有什麼好玩兒的好看的,權當興之所起推薦給朋友圈,去不去那是自己的事兒。這些分享可能會讓朋友圈裡的人得到好處,那就發一發不傷大雅。當然,你是要在朋友圈裡幹活賺錢,那沒辦法不得不發是另一回事兒了。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