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二战奥廖尔战役,是苏德战争中很重要的一场战斗,它是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役,苏军不仅成功收复了奥廖尔城,还向西挺进了150公里,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但是,苏军虽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却并没完成战前拟订的歼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这是为什么呢?

德军推迟堡垒计划,苏军抢占了先机,库图佐夫行动力图歼灭奥廖尔德军重兵集团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以后,苏德两军在战场上的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德军不再考虑从全线发动攻势,改而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与苏军主力进行一次大决战,然后伺机占领顿河和伏尔加河,再战莫斯科。

但是,当德军参谋部把堡垒计划呈送元首批准时,他却气愤地把时间推迟了两个多月,原因就是德军新装备的虎式坦克装甲厚度不够,苏军的反坦克炮很轻易地就能击穿甲板,元首要求德军把所有前线坦克都收回重新加固一层钢板。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由于元首的这个决定,使对面苏军有了两个月的充分准备时间,为苏军实施库图佐夫计划赢得了战略主动权。为了使反击计划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斯大林又把朱可夫派到了库尔斯克前线,并在朱可夫的建议下,把铁木辛哥元帅调到了南方方面军。这样,苏军统帅部的三员大将都在库尔斯克前线,朱可夫负责奥廖尔方向,任务是协调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指导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行动;铁木辛哥负责南方方面军的行动。而在西北方向,由科涅夫为西北方面军司令员。

在指挥人员调整到位后,斯大林又召开了战前动员会议,讨论了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与德军作战的同盟国提供武器装备和援助的一些问题,并向在座的军工企业负责人提出了加快生产战场所需的武器装备要求。

因此,德军因虎式坦克甲板问题而延迟的两个月进攻时间,为苏联腾出了充分的战争准备,虽然斯大林在进攻战斗还是防御战斗上出现过犹豫,但在朱可夫等将领建议下,主动进攻成为了共识,因为德军近两个月的调整部署已经让苏军完全摸得清清楚楚。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面对德军按部就班的战争准备,苏军显得操之过急,提前发起的反击行动,并没达到预先号令目的

从1943年5月到7月,苏军趁德军改装坦克甲板之机,调集了强大的兵力和装备。有资料显示,1943年开始,苏军的作战部队还只有660万人,火炮110万门,坦克1万多辆,飞机10300架。

但到了库尔斯克战役发起前,苏军的军事力量呈现火箭式增长,仅部署在主要突击任务的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兵力就达到了1336万人,3444辆坦克,各种火炮19100门和2900架作战飞机。这还不够,苏军各方面军的工事构筑纵深达到了罕见的300公里左右,斯大林还把最高统帅部掌握的总预备队草原方面军也调到了库尔斯克前线。

相比苏军迅速增长的兵力,德军却显得力不从心战力不足。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为发动新一轮战役,又从国内和仆从国征召了大量兵员,即使如此,德军在战场上仍然出现兵员短缺和补给困难。这一时期,德军的总兵力有550万人,火炮有54000门,坦克5850辆,作战飞机只有3000多架。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从上面这组数字就能看出,苏德两军都把库尔斯克大会战作为一次战略决战来组织,而朱可夫更是对战役胜利抱有极大信心,在7月初的一次行动中,苏军抓获了一名德军前线士兵,从他那里了解到德军进攻时间是7月5日凌晨3点。经过层层上报,朱可夫准备提前发起反击,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被苏军称为钢铁洪流的战术行动,终于在1943年7月5日凌晨2点20分正式展开,瞬间,苏军的各种火炮、火箭弹、喀秋莎火箭炮以及飞机坦克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暴风骤雨般的炮弹倾刻落向德军阵地,斯大林不断地通过电话询问前线情况,朱可夫也不失时机地报告战斗进展。

但是,从前线报上来的情况并不乐观,德军在近三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中并没受到多大损失,原因就是苏军的反击时间展开时,德军并没象俘虏交待的进攻时间是凌晨3点,德军一线部队和装甲力量尚在出发地线,并没进入阵地。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直到5点30分,德军在经过短暂的组织和重新部署后,才正式对苏军阵地进行反击。这场战斗一共持续了近一个月,直到8月5日以苏军胜利告终。

奥廖尔战役胜利,苏军第一次在莫斯科鸣放礼炮,但苏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43年8月5日,苏军同时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和奥廖尔两个城市,把德军全部赶到了哈尔科夫一线,为了庆祝这次伟大的胜利,斯大林命令在莫斯科举行庆祝仪式,120门大炮齐鸣12响,震耳的炮声在夜晚12点响彻云霄,莫斯科军民欢欣鼓舞,欢庆卫国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巨大胜利。

但在庆祝的同时,苏军并没忘记这次战役所带来的重大损失,苏军歼敌20万人,自损43万,击毁德军坦克1044辆,自己损毁2586辆,击毁德军火炮2402门,自己损毁892门,而且苏军还损失作战飞机1104架。在两倍于德军的损伤面前,苏军仍然依靠的是人海战术和强大的牺牲精神。

相比于卫国战争前几次战役,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是动用装甲部队最多,诸兵种共同作战最多的一次战略大决战。莫斯科战役,苏军只有17个兵力很少的诸兵种集团军参战,但没有坦克参加战斗。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也只有1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参战,有1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机械化军参战。但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却动用了22个诸兵种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6个空军集团军和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

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抢占先机,为何损失巨大才赢得胜利

如果单从数量和兵力优势上看,奥廖尔战役,苏军130万,德军60万,苏军在这次战役中打得并不理想,全歼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设想也化为泡影,虽然苏军在整个库尔斯克战役中歼敌50万,仅奥廖尔一战就歼灭德军20万(也有统计说只有86000人),但德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还未消灭,战前制订的合围计划也未完成,致使德军在后续的作战中仍然保留着一支强大的防御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