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比特幣的預期回報是多少?其實它比你的預期高的多得多

你買比特幣的預期回報是多少?其實它比你的預期高的多得多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馬克思時代已經變了。在幣圈賺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很安全、很放心,“乾淨又衛生”,甚至只是一個小目標。

但問題是,還有很多人沒有達到這個“小目標”。今天我談一下,如何穩健獲取三倍以及上的利潤,如何有風險的追求50倍甚至更高的利潤。

賺3倍利潤買比特幣就好了。

但是有多少人願意買比特幣呢,我大概統計了一下,我群裡500個人中,只配置比特幣期待獲得穩健收益的,大概不超過10個人。

原因何在?因為在幣圈,想要安安靜靜、穩穩當當賺3倍利潤真的是需要沉得下心的,到處是幾十倍、上百倍漲幅的K線圖、行情圖。

很多網站都有漲幅榜,漲得最兇的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幣;越是小的網站,種種不知名小幣就越多。

但是,漲得有多兇,跌得就會有多慘。目前區塊鏈只有一個成功應用就是比特幣,它也可能是唯一一個能夠長期存在,並因為長期存在而不停升值的幣種。

但如何從比特幣上賺取利潤?比如以兩年為限?倉位管理是唯一的訣竅。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準確預測價格和走勢,也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適應幣圈的極速變化。

所以我們只要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就能賺到錢。最基本的原則,有時恰恰就是最有用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控制好成本、逢低就補倉。做到這一點其實不容易,尤其是本金不多的人。

舉個例子,如果只有5萬塊錢用來投資。最穩健的方法是將5萬塊分成10份,每份5000塊錢,以一到二年的時間投完。

但是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方面會覺得5萬塊錢漲個3倍也才15萬,15萬夠做啥啊?另一方面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有充足的耐心去分階段操作。但這一點很重要。

今年高位進場,1萬4美元買的比特幣,現在是8000多,一定會感覺有點生無可戀。但1萬4進場就是錯的嗎?

我看未必,馬後炮誰都會,但只要控制好倉位1萬4進場也沒關係。

買賣比特幣什麼價格合適?只要考慮二件事:估計一下比特幣可能達到的位置,控制一下自己能入手的平均成本最高價位。

關於第一點,比特幣我們認為他的價格是多少?現在算起2年為限,達到3萬美元的可能性很大。

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我只重申一句話,也算是大宇原創吧。所有基於區塊鏈的事件,最終都將為比特幣賦能。

如果要獲取3倍利潤,那我們的成本控制在10000美元及以下就可以了。

在這個價格以上,儘量不買,在這個價格以下,按個人意願買:

——不喜歡看行情,那就直接分幾次買完拉倒,然後好好工作,場外賺錢。

——喜歡看看行情,找“盤感”,那就慢慢買,經常買,中間還可以玩玩短線——但不要學我動不動清倉、滿倉。

下一個問題,如何賺取50倍甚至更高的利潤?利潤有多高,風險就有多大。所以為了避免誤導新人,或者出現廣告嫌疑,這一條我只簡單談思路,不談幣種——我不一定是對的,但我的倉位都是明盤的,想要進一步瞭解的,可以翻我往期文章。

首先,看團隊。挑選一個既會做事、又會搞事的團隊。要綜合看團隊的執行力、思路、價值觀等各方面,這是一個多維度的考察點。其中價值觀是我個人用語,我對於區塊鏈項目,有一個認識就是一定要簡單好用——所以我一直在尋求將區塊鏈簡化的項目。

其次,看流量。認真研究項目,有沒有真實的落地,用戶數能不能穩定增長。

當前幣圈許多網紅項目那種一波波的流量不要看,沒有參考性。

要看項目長期的成長空間是不是會越來越大。簡單說,就是項目本身能不能滾雪球。舉個例子,BTC、ETH和EOS都是滾雪球特點的項目,BTC的人群共識就是它的雪球,ETH和EOS的共識和功能引爆的生態就是他們的雪球。

再次,看價格。我說買幣不要看價格,因為新人容易被價格影響,但不代表不研究價格。以2年為限,如果有人告訴我,比特幣要漲50倍,我覺得他一定是瘋了。

但有些幣不一樣,事業剛起步,幣價甚至還在機構融資價格附近,才會有機會。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博一個預期,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流量為王,只要一個項目我們預期將來他會比現在流量大得多,落地場景豐富得多,那這個項目就值得關注。

我關注的方法,是用錢來投票,努力佔據這個項目1%的流通份額。

比如我知道有一個項目總量1000億,流通大概140億,那我的目標就是1%,1億左右。我這樣做的優勢是:我只要對一次就財富自由了。

我的方法是就是逢低補倉、控制成本。

風險在哪裡?有幾個幣圈前輩們玩過的:團隊突然重心不在這個上面了,團隊開始內亂了,團隊不再為這個代幣賦能轉而開發新項目,團隊發新幣了。

而判斷這些事情,有一個維度就是選擇一個靠譜的團隊。

在94之後,這樣的團隊我發現了一個,但可惜的是我發現得太晚了,已經過了百倍期,進入了比特幣一樣的穩健期了。

那就是幣安團隊和它的BNB。幣安在94之後保持了講原則、守規矩前提下的持續創新,同時拼盡全力為BNB賦能,讓BNB反過來又為幣安賦能。

一個幣要成功,既要團隊強,還要團隊專一。比如幣安收購JEX,大家都在考慮會不會JEX成為新的代幣,最後幣安還是賦能了BNB,很靠譜,進一步堅定了市場信心。

這裡額外談一件事,江卓爾大佬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最近發文是:

你買比特幣的預期回報是多少?其實它比你的預期高的多得多

對此,我完全反對。這也是江大佬的話頭一回讓我產生強烈質疑:

1.火幣、OK都是境外交易所,國內禁止一切交易所;

2.火幣、OK表態擁抱監管,幣安同樣;

3.從實際上來講,幣安在合規化上,已經領先火幣、OK幾十個段位,170多種合規法幣的OTC。

4.即使最壞的預期出現,上ZJP和CX幣的交易所被髮牌,合規化的交易所要涼涼邏輯不通。

所以,監管如果真的加強,結論只會恰好相反:全球化佈局的幣安只會如上一輪94那樣,贏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投資是自己的事。所以我不想再奶自己已經重倉的小幣種,這裡就不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