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北大上外交學院,愛說話的孩子也是寶

17歲的葛震在南京外國語學校是鼎鼎有名的尖子生。他不僅成績優異,還是學校演講、辯論比賽的“常勝將軍”。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了自己的愛好,他竟然放棄北大,選擇北京外交學院。那麼,這個男孩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

棄北大上外交學院,愛說話的孩子也是寶

文|士心

意外發現:愛說話也是天賦

葛震1991年6月出生於河北省宣化市,父親葛強是部隊教員,母親謝景波是區政府的一名轉業幹部。從小葛震就特別調皮好動,遇到什麼新奇的東西,都要好奇地摸一摸。

5歲的一天,葛震看到家中的電源插座很好奇,便跑過去擺弄。謝景波發現時,嚇了一身冷汗,她跟兒子講電的危害,葛震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可是一轉身,他又想去擺弄。無奈之下,謝景波只好拔了插座。可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啊!當她憂心忡忡地告訴丈夫葛強時,葛強對她說,孩子不會因你講道理而學會什麼東西,只有他自己親身體驗了,才能懂得。最終,兩人決定讓孩子自己觸到痛處,感受“血”的教訓。

那天傍晚,謝景波夫婦和兒子到部隊的花園裡散步。葛震看到一盆仙人球,就馬上跑過去用手摸。謝景波怕兒子被刺著,跟他講了一通仙人球刺會扎人之類的話。可剛講完,葛震又不安分起來。這時,葛強緊拉住妻子的手,示意她裝作沒看見。此時此刻,葛強明白,最生動的教育便是讓兒子體驗到被扎的痛。

過一會兒,葛震果然中招。他疼得齜牙咧嘴:“媽媽,仙人球的刺扎人好疼啊,都流血了!”兒子的眼淚讓謝景波內心一酸:“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但不狠心怎麼讓孩子長記性呢?”就在這個時候,謝景波不失時機地對兒子說:“媽媽告訴過你,有的東西可以看但不可以碰,比如電源,它跟仙人球一樣,也會讓你疼的,所以,爸爸媽媽講的話你要記住。”葛震點了點頭。

從那以後,葛震好奇的心理收斂了好多。可讓他們哭笑不得的是,7歲時上了一年級,每次家長會,老師都告訴謝景波說:“你兒子好是好,可就是太愛說話了,上課也不聽講,凳子也坐不住,總愛在課堂上和同學說話,好像得了多動症!”一聽說兒子得了“多動症”,這可愁壞了謝景波,可幾次警告後,葛震還是老樣子。

為此,他們特別諮詢了心理專家。心理專家告訴他們,多動症有兩個突出表現:活動過多和注意力分散。而且,多動症還可細分為三種情況:極度活躍型、粗心大意型和兩者的結合型。專家還說,孩子愛動是好事,不能把孩子好動就說成是多動症,建議再觀察觀察,如果還一直這樣,再到醫院進行對症治療。

誰知這一觀察卻讓他們有了意外發現。一天,謝景波對兒子開玩笑說:“兒子啊,我們現在供你上學,將來你要好好孝順我們啊!”葛震卻狡辯道:“媽,我上學不是你們供的。”謝景波大吃一驚,葛震接著說:“是國家為我們提供學校和師資力量,你們最多是投資了成本而已。孝順你們是應該,但我更需要回報祖國!”聽到兒子這一獨到的解釋,雖然不乏詭辯的味道,可是一個7歲的孩子,居然能說出這樣意味深長的話,葛強夫婦驚呆了。

在此之前,夫妻倆誰都沒發現孩子的頭腦這麼靈活,只覺得孩子太愛動了。他們細細一想,或許愛動的兒子並沒有錯,別人想有這樣的狡辯口才還學不會呢!

為了激發兒子的口才天賦,謝景波夫婦經常給他講一些名人故事,甚至還買相聲小品之類的光盤給他看。

1999年八一建軍節,部隊和地方搞了一臺軍民聯歡晚會,其中有一個小品節目需要一隻精靈可愛的“小白兔”。編導見葛震機靈可愛,就讓他參加表演。葛震當時根本不懂上臺意味著什麼,禁不住叔叔們的幾句好話就答應了。經過幾天的排練,那天,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葛震生動地表演著,結果逗得全場人哈哈大笑,還獲得了“軍營小帥哥”獎。

葛震只是“小試牛刀”,就得到如此的鼓勵和盛讚,當初愛說話的“調皮蛋”從此脫胎換骨,這讓謝景波夫婦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棄北大上外交學院,愛說話的孩子也是寶

因勢利導:模擬演講練出好口才

2001年9月,葛震隨著父母工作調動,從河北張家口轉學到南京。到南京後,謝景波夫婦始終沒有放棄對兒子口才的鍛鍊和培養,常常把他帶到圖書館閱讀名人演講方面的書刊。讓父母沒想到的是,由於蘇南和北方教學的差異,以往一直名列前茅的葛震,成績居然降到了中下游!一向好強的葛震第一次嚐到被“甩”在後面的滋味。加上他一時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從前愛說愛笑的他也不愛和人說話了,上課時也無法集中精力。

謝景波夫婦以為兒子調整一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一向自信的兒子自卑心理越來越嚴重。這時,他們意識到以前被鮮花和掌聲包圍的兒子正面臨著壓力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及時為他降火和減壓。夫妻倆商量後決定:暫時把口才訓練放一放,先提高成績再說。

於是,每天晚上,當兒子從學校回到家,謝景波夫婦經常以自己在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為例,和兒子談心。為了讓兒子徹底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謝景波開導兒子說:“兒子,不論你遇到什麼困難,爸爸媽媽永遠都是你的堅強後盾。你只要努力了,問心無愧就行!”

母親的話讓葛震感動得熱淚盈眶,他默默地制定了一個長期的“漸進戰略”:計劃在每週一次的考試中把自己的名次提升一兩位。沒有了壓力,葛震不再著急上火,而是心平氣和、穩穩當當地看書聽講。他每天按時完成作業,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他的考試名次從中下游一點點地上升,半年後,已穩穩地跨進了前五名。

在南京外國語學校讀初一時,葛震告訴母親,班裡有同學要參加學生會主席的競選。這個消息又調動起謝景波的神經,她鼓勵葛震參加,父親還為他準備了充足的演講資料。

幾天後,葛震放學回來告訴他們,他在演講前還正常,可上臺後卻相當緊張,結果落選了。面對演講的第一次失敗,謝景波夫婦仔細分析,以為是準備資料不對頭,可與兒子談心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是因為突然從農村來到城市,內心裡總覺得比城裡孩子差一截,所以面對那些來自城裡的競爭選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緊張。

孩子失利竟然還是出於不自信!謝景波感到非常震驚。這讓她意識到,孩子畢竟是孩子,你不能讓孩子超越成長的任何一個階段。為了兒子的成長,謝景波夫婦決定利用兒子擅長的演講來增強他的自信。

爸爸借來一盤著名演講家邵守義的演講光盤,邵守義在裡面一口氣背誦了作家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場面一下把葛震驚呆了,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的目標和差距。

為了更有效地鍛鍊兒子的口才,謝景波夫婦在家裡設置了家庭模擬演講會,經常定期定題開展演講。首先,先定好選題,再從文化市場和圖書館蒐集資料,讓葛震默背下來。然後,每天晚上完成功課後,謝景波夫婦坐在沙發上當觀眾,葛震就面對著他們演講。演講結束後,謝景波夫婦對照光盤中的演講給兒子提意見,再讓兒子重新演練。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葛震的演講水平提高了,而他也從演講中獲得了自信。

與此同時,謝景波夫婦還從作文著手,每次無論兒子寫得多壞,她都會從中挑出一些出彩的字句,鼓勵兒子大膽地想象和創作。同時,他們還教兒子看書時,用最簡潔的語句把主題描述出來。沒想到這招真靈,葛震的作文總能讓人耳目一新,觀點特別鮮明。一天,葛震回來特別高興地對謝景波說:“媽媽,老師今天讓大家以媽媽為題即興演講,結果我把你教我如何寫作文的經歷講給大家聽,他們不僅誇我講得好,更誇媽媽好!”從葛震春風得意的臉上,謝景波又看到了兒子的自信。

上高中後,南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經常開展名人演講模仿比賽。一次,葛震要模仿的是林肯在格里斯堡的演說。經過家庭模擬會一番精心準備後,他胸有成竹地開始角逐。誰知比賽那天,葛震抽到第一個上場演講。臨上臺前他看見臺下坐滿了觀眾,剛剛醞釀的情緒,也被催場的叫聲打散了,不免有些緊張起來。但由於事先做好了準備自信十足,他很快調整好狀態,鎮定從容地進行了精彩的演講,結果穩穩地把特等獎收入囊中!

棄北大上外交學院,愛說話的孩子也是寶

放棄北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這次成功之後,葛震的興趣和熱情開始“井噴”。此後,他參加過多次學校組織的模擬聯合國辯論大賽,兩次獲得學校辯論賽的最佳辯手,還連續三年都是學校文藝匯演的主持人。

更讓謝景波欣喜的是,2007年5月,一次小學優秀生報告會邀請葛震去演講。他和父母商量後,決定以自己的經歷,用《會說話的孩子是塊寶》作為主題來演講。沒想到,這堂課收到了奇效,很多家長都感嘆不已。演講結束後,有個家長提問:“你說愛說話的孩子是塊寶,可很多孩子有時候說的是廢話,這也是寶嗎?”葛震滔滔不絕地反駁:“孩子愛說話說明他在思考問題,有個思維活動過程在裡面,一旦扼殺,很可能讓孩子不敢思考或者不敢表現,更嚴重的是容易失去自信心和表現力。家長的作用就是要把孩子愛說話變成會說話……”葛震的觀點把那個家長說得啞口無言。

兒子越來越出息,謝景波夫婦反而睡不著覺了,在鮮花和掌聲鋪就的道路上,連大人都把持不住自己,何況是一個學生。他會不會翹尾巴?和同學們能不能和睦相處?謝景波夫婦知道:所謂人才,就是指德才兼備的人。他們想到培育孩子的愛心,因為只有擁有仁慈善心,人格才會日趨完善。

於是,謝景波夫婦經常鼓勵兒子在課餘時間做一些公益活動,譬如為媽媽單位同事的孩子做義務家教等。一次,葛震要到益障中心做義工,他問母親:“媽媽,你會不會認為我耽誤學習啊?”謝景波慢慢地說:“兒子你錯了,媽媽對你獻愛心是大力支持的。因為我知道沒有愛心的孩子,既不會與人相處融洽,更不會孝敬父母。”葛震大笑:“還是媽媽英明!”還有一次,他聽說一個家境貧窮的同學的母親生病住院了,沒錢治病,他問謝景波:“媽媽,我可不可以幫他組織一次捐款活動?”看兒子如此懂事,謝景波拿出5元、10元、50元和100元各一張,然後對兒子說:“孩子,這事你要跟老師商量,至於捐多捐少,媽媽也讓你選擇!”

2008年12月,葛震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校內考試獲得保送資格。在葛震面前,一個選擇是令所有人都向往的北京大學,另一個是北京外交學院。面對人生的選擇,葛震徵求父母的意見。葛強對他說:“兒子,我認為你應該選擇外交學院,北京大學固然好,但沒有外交專業。以你的條件,我覺得更適合在外交學院深造,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葛震對爸爸說:“其實,我早就選好了,只是故意考考你而已。”說完,哈哈大笑。

2009年初,葛震如願收到外交學院保送的錄取通知書。那天,謝景波把兒子帶到南京一家飯店裡,對兒子說:“兒子,你爸爸不在,今天破例,由你負責點菜!”拿起菜單,葛震興奮地說:“老媽,我真不客氣了啊!”正當他點到一半時,父親突然推門進來,葛震嚇得趕緊收起菜單:“老媽,你不是說爸不會來嗎?你是想我又挨批啊!”這時,葛強笑了笑說:“兒子,今天你點吧,爸爸不會怪你的。以前不讓你點,是因為你小,我們怕你有了太多優越感,就不知上進了。現在爸爸告訴你,你要上大學了,已經是大人,是個男子漢了。我們都是平等的,所以,從現在開始,這個家你也要擔起責任和義務。如果爸爸不在家,你就是一家之主,要保護好媽媽……”

謝景波夫婦相信,他們家的男子漢一定會朝著人生的最高境界飛得更高更遠。

專家點評

陸傳文(家庭教育指導師)

文章中葛震父母的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家長學習和借鑑:

1.遵循規律,讓孩子親身體驗到後果

葛震的父母有較強的教育意識,能夠主動遵循孩子學習的規律。對於5歲的孩子來說,說教是蒼白無力的,反而是親身體驗能夠讓他印象深刻。葛震父母沒有阻攔孩子觸摸仙人球,就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觸摸仙人球”的行為,會導致“痛”的後果,從而體會到自己的行為與後果之間的聯繫,從中學會接受父母的意見並保護自己。

2.發現優點,對孩子有針對性地培養

觀察是父母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技能,通過細心的觀察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很多孩子的天賦都是在觀察中被發現的,譬如愛迪生和愛因斯坦。葛震父母通過觀察發現,孩子愛說話代表他頭腦靈活,善於思考和表達。進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強化了他的口才特長。“演講模擬會”等活動的訓練使孩子學會模仿和學習,進一步發揮了特長。

3.及時支持,增強孩子的自信

孩子在遇到挫折產生不自信的情緒時,最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此時父母的態度可能讓孩子擺脫困境,也可能加重他的自卑。而葛震的父母做出了及時和正確的選擇:一方面,他們支持的態度讓葛震減壓後輕裝上陣;另一方面,他們肯定孩子演講以及作文的表現,幫助孩子重建信心。父母的寬容和支持是孩子最好的強心劑。

除此之外,葛震父母還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有了堅定的道德基石和做人的準則,葛震才成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