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沫若

「人物」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四川樂山人。

1949年,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三、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人物」郭沫若

郭沫若 行草對聯

公生明偏生暗

智樂水仁樂山


郭沫若論書

《蘭亭序》的筆法,和唐以後的楷法是一致的,把兩漢以來的隸書筆意失掉了。……《蘭亭序》不僅從書法上來講有問題,就是從文章上來講也有問題。……事實上《蘭亭序》這篇文章根本就是依託的!……《蘭亭序》是在《臨河序》的基礎之上加以刪改、移易、擴大而成的。……《王羲之傳》中已經有《蘭亭序》,那麼這篇文章必依託於唐代以前。梁與唐之間相距六十餘年,這就是依託的相對年代。文章都是依託的,墨跡不用說也是假的了。……今存神龍本墨跡就是《蘭亭序》的真本了。這個墨跡本應該就是智永所寫的稿本,同他所寫的《告誓文》和別人臨他所寫的《歸田賦》,筆跡差不多完全相同。

——《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

篆書時代有草篆,隸書時代有草隸,楷書時代有行草。隸書是草篆變成的,楷書是草隸變成的。草率化與規整化之間,辯證地互為影響。

——《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


飛揚灑脫的郭沫若書法

郭沫若是新中國文化史上少有的造就全面的才子型人物。他在詩歌創作、戲劇創作、歷史研究、考古研究、古文字研究、社會活動等諸多領域,皆有卓越造就,現有《郭沫若文集》38卷行世。他是典型的文人書法家,書法灑脫浪漫,大起大落,酣暢淋漓,有“郭體”之稱。他的書法題跋及應酬之作眾多,其書法題字包括各地景點、大學、博物館、圖書館、書籍題名等,如今天所常見“故宮博物院”“中國銀行”“中國書店”等題字。在書法研究領域,郭沫若是甲骨學“四堂”之一——鼎堂,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等著作,他還是現代“蘭亭論辨”的發起者。郭沫若在新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的影響之廣泛之深入,鮮有人能及。

郭沫若有豐富多彩的人生歷程。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後來像魯迅一樣棄醫從文,以新詩創作聞名於世。1921年,他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洋溢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同年,又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上海文學學社“創造社”,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是第一部以唯物史觀結合文獻材料、甲骨金文研究中國歷史的論著。20世紀30年代,撰寫出版《甲骨文字研究》《殷商青銅器銘文研究》《兩週金文辭大系》《金文叢考》《金文餘釋之餘》《卜辭通纂》《古代銘刻匯考四種》《古代銘刻匯考續編》《兩週金文辭大系考釋》《殷契粹編》等系列古文字研究專著,成為研究中國書法史的重要資料。40年代,他還創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大量話劇劇本。可以說,郭沫若在文學、文字上的系列研究成果,對其日後書法風格的形成和成熟產生了重要作用。

關於郭沫若學習書法的歷程和取法,顏真卿和蘇東坡書風對其影響最為明顯。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說:“我從前也學過顏字,在懸肘用筆上也是用過一番功夫的。”從他的自敘可以看出他早年師法顏魯公時的用功刻苦。從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見顏體的影響,比如結體寬博,單字字形飽滿,豎畫往往相向取勢,線條朴茂、敦厚,橫畫輕豎畫重,善於輕重對比,富有節奏感等。取法蘇東坡書法,是受其長兄郭開文(字橙塢、號成武)的影響。郭開文早年曾赴日本留學,也促成了郭沫若赴日本留學。郭沫若少年時天資聰敏,9歲開始學詩作對。長兄郭開文書法頗具蘇東坡書風,他有不少蘇東坡書法字帖,這使得郭沫若有了更多接觸蘇東坡書風的機會,加之蘇東坡也為四川先賢,這或許更加深了郭沫若學蘇體的決心。對頗具浪漫情懷的郭沫若來說,詩性修養和文人學者氣質,使他在書法上更為心儀宋人的“尚意”書風。

基於文字研究的深厚學養,1965年,郭沫若撰寫並發表《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一文,引發著名的“蘭亭論辨”。他認為,《蘭亭序》“文章都是依託的,墨跡不用說也是假的了”“今存神龍本墨跡就是《蘭亭序》的真本了。這個墨跡本應該就是智永所寫的稿本”。他雖然認為《蘭亭序》是假的,但是對《蘭亭序》的藝術水平卻是肯定的:“我也承認《蘭亭序》是佳書,是行書的楷模,這是不能否認的。我把《蘭亭序》的寫作權歸諸智永,是把應享的名譽歸還了主人。我自己也是喜歡《蘭亭序》書法的人,少年時代臨摹過不少遍,直到現在我還是相當喜歡它。我能夠不看帖本或墨跡影印本就把它臨摹出來。”(郭沫若《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他於1965年6月12日臨摹的《蘭亭序》,頗得該帖神韻,且筆墨精熟老到,展示出他對傳統帖學用功之深。

郭沫若書風的形成,就書法取法而言,既築基於對甲骨文、金文、碑刻文字的研究和臨摹,也得力於對《蘭亭序》和宋代蘇、米書法的學習取法。可以說,他走的是碑帖結合的路子,這與近現代書法創作的主流方向是契合的。同時,他的藝術風格更是其獨特文人修養的外化。他的書法自成一格,用筆酣暢淋漓,結字扁宕生動,整體爛漫多姿,書風兼具詩人與學者書的氣息。郭沫若行草書妙在以文人修養發而為書,頗多“意”的揮灑和“韻”的和諧,縱橫揮灑無不自如。沈尹默曾評價其書法:“郭公餘事書千紙,虎臥龍騰自有神。意造妙摻無法法,東坡元是解書人。”指出的也是文人修養對其書法創作的潛在影響。郭沫若的行草書正像黃庭堅評價蘇軾書法那樣,“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莫能及爾”。郭沫若的學問文章,對其書法創作起到了“變化氣質,陶冶性靈”的作用。

「人物」郭沫若

郭沫若 行草中堂

古人深憾不同時,今我同時未相晤。

廿六年來宇宙殊,紅旗三面美無度。

三味書屋尚依然,摘花欲上臘梅樹。

行草中堂《訪紹興魯迅先生故居》,是郭沫若書於1962年的作品。該作品是自作詩,抒發作者在魯迅先生逝世26年後拜訪其故居的感慨之情。魯迅先生在世時他未能與其見過面,三味書屋依然在,令人想起魯迅先生描寫的少時攀折梅花的情景,感慨祖國發生的天翻地覆變化。作品筆墨大起大落,酣暢淋漓,“相、年、度、梅、興、郭”等字開張厚重,筆畫輕重懸殊,節奏感突出,極富抒情意味。結字大小對比強烈,單字空間寬博,筆法奔放,整體筆墨把金石氣息與文人意趣有機地合而為一。突出展現出書家的才情和文人修養。當然,用筆的奔放也略顯隨意任性,結字的字字獨立和形態的趨同,以及單行軸線的平行感,使該作品技法語言的變化不夠豐富。

郭沫若關於書法的實用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的書法高度。他曾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作為學書執筆八字要訣,這重點體現為對筆法的一般化要求,而缺乏對作品章法的深入研究。1962年9月,在《人民教育》雜誌上,郭沫若關於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的題詞,也顯示了他對書法教育的主張:“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書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但要成為書家,那是另有一套專門的練習步驟的,不必作為對於中小學生的普遍要求。”實用的、人格修養的教育目的,顯示出郭沫若對中小學生所追求的“寫字教育”的肯定,而對於審美的、藝術的目的的忽略。

「人物」郭沫若

郭沫若 行書活人救國聯

郭沫若的書法實踐,伴隨其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呈現出新中國成立前後的不同階段。他前期主要為文人學者,創作大量新詩,撰寫發表大量古文字研究成果,創作一批歷史劇,著述等身;後一階段主要為文藝名人,在一串閃光的職務稱謂之後,主要從事大量社會活動和題贈,除發表《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這樣有價值的論文之外,他已經很難靜下心來研究學問和研究書法實踐。在“文革”初期,他76歲時,年僅23歲的七子民英死去;77歲時,年僅26歲的六子世英被迫害致死。可以想見這些人生經歷對老年郭沫若的打擊之大。

郭沫若為一代文豪,在撰文寫詩同時,善於結撰楹聯,留下一批經典書法楹聯。如1948年為李一氓書:“國有干城扶赤幟,民之喉舌發黃鍾。”1953年題杜甫草堂:“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1959年題李清照紀念堂:“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1962年題蒲松齡故居:“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等。可以說,如果追尋郭沫若題寫的楹聯牌匾去旅遊,將是一趟漫長的藝術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