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三)——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三)

郭沫若:地球的“女神” 3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三)——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郭沫若別婦拋雛,回國參加抗戰,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戰時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蔣介石擔任委員長。軍委會設政治部,由陳誠任部長,周恩來、黃琪翔任副部長。政治部除設總務廳外,還有一、二、三廳,分別管理軍中黨務、民眾組織和宣傳工作。陳誠出面,邀請郭沫若出任第三廳廳長,肩負起戰時宣傳的重擔。

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抗戰,為了救亡,郭沫若於1938年4月1日正式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這一年的夏天,中共中央根據周恩來的建議,在黨內做出決定,以郭沫若為魯迅的繼承者,為中國革命文化界的領袖。後來的事實證明,郭沫若的表現,沒有辜負共產黨和全國民眾的希望和重託。

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第三廳,利用一切可能,採取多種方法,努力開展宣傳鼓動工作,動員民眾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為了把文化的觸角儘量伸到各地,伸到後方,伸到戰區,甚至伸到敵後,他們陸續派出了九個抗敵演劇隊和四個抗敵宣傳隊,訓練了四個電影放映隊。郭沫若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倡導“革命文學”時,就曾經主張文藝工作者“到兵間去,民間去,工廠間去,革命的旋渦中去”。如今,他的主張由許多文化界的朋友們實踐著,他們不僅給前方將士送去了精神食糧,而且文化人下鄉,受到老百姓的薰陶,使得先天帶著舶來氣質的新文化開始充溢著民族氣質。在郭沫若的主持下,三廳已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一個戰鬥堡壘。

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蔣介石違背民意,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在國統區實行專制統治。郭沫若自擔任三廳廳長以來,國民黨就對他的工作多方掣肘,就連在三廳的宣傳文件中每有“人民”、“祖國”、“崗位”等字樣也改為“國民”、“國家”、“職分”。他針對“要抗日必須加入國民黨,否則即作離廳論”的荒謬意見,向全體三廳同事說:入黨不入黨抗日是一樣抗的,在廳不在廳革命是一樣革的。他還講過一個生動的比喻:信佛法的人不一定是和尚,和尚也未必個個能守法規、真信佛法,酒肉和尚不是也很多嗎?

1940年9月,國民黨假借政治部改組,撤銷了第三廳,郭沫若卸去三廳廳長職務,四十多名三廳工作人員均願與之共進退,他們隨即集體辭職。國民黨政府迫於壓力,同時也為了裝點門面,只得另組文化工作委員會,仍隸屬於政治部,由郭沫若任主任。郭沫若將他們重新安排到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這支文化隊伍終於沒有被國民黨打散,得以繼續發揮作用。

為了借古諷今,同國民黨反動派繼續鬥爭,郭沫若用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了歷史劇的創作,陸續寫出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南冠草》等六部大型歷史劇。這是繼《女神》之後,郭沫若的文學創作的第二次“火山爆發期”。

這些歷史劇,都貫穿著“借古鑑今”的新鮮精神。它們所表達的反對投降、主張禦侮、詛咒黑暗、歌頌光明和正義的主題,深刻地熔鑄著抗戰時期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的內容,熔鑄著戰時人民的愛憎感情和理想願望。

這些歷史劇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要數《屈原》。這部劇作創作於“皖南事變”後的1942年,正值國際法西斯猖獗,國內反共投降勢力囂張之時。郭沫若將“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的時代裡去了”,“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當前的時代”。

屈原是我國曆史上有口皆碑的偉大詩人和政治家。他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一生經歷了懷王、襄王兩個時代。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圍繞楚國內部抗秦派與親秦派的鬥爭,以屈原一天的經歷藝術地概括了他一生的精神,使主人公屈原成為一個高度濃縮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的藝術典型。作家賦予這個典型的基本特徵是:對祖國對人民矢志不移的愛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劇本把主人公放在尖銳的戲劇衝突中,通過強烈對照、彼此映襯以及理想化等方法,成功地塑造屈原這個愛國詩人和政治家的藝術形象。與屈原的光明磊落、大義凜然的性格相對照的是南後鄭袖偏狹自私、陰狠狡詐的性格。還有為了襯托主人公屈原的形象,劇中塑造侍女“嬋娟”的形象。郭沫若說:“嬋娟的存在似乎是可以認為屈原辭賦的象徵的,她是道義美的形象化。”劇本的情節、細節儘管大都不見於歷史文獻,屈原一生的精神卻生動地表現出來了,屈原的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屈原的形象既是歷史的,又蘊涵著強烈的現實意義。他的典型性不僅要從大波大瀾的戰國時代去說明,也應當放到抗戰時期國統區的現實環境中去理解。這就是屈原這個形象“借古鑑今”的真正意義。

“皖南事變”後,不僅堅持江南抗戰的新四軍遭到國民黨的陰謀暗算,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也遭到普遍的封鎖和進攻,而且國統區的愛國進步力量也受到嚴重摧殘。“無數的愛國青年、革命同志失蹤了,被關進了集中營。”郭沫若說:“我便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時代裡去了,換句話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當前的時代。”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古代屈原的經歷,無疑寄寓著抗戰時期愛國志士的遭遇。當年屈原對楚國親秦派的悲憤和抗爭,曲折地反映了戰時國統區人民與國民黨的矛盾和鬥爭。周恩來談到《屈原》時說過:劇中的《雷電頌》是郭沫若代表國統區人民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控訴。而屈原形象所表現的凜然正氣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是對戰時國統區的巨大鼓舞和激勵。

抗戰勝利前夕,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商討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然而國民黨蔣介石妄圖攫取抗戰勝利果實。為了推動國共兩黨談判,爭取早日實現民主,郭沫若於1945年2月起草了《文化界時局進言》,呼籲及早實行民主,組建各黨派參加的戰時全國一致政府,以挽救中國的危機。宣言揭露了國民黨蔣介石有礙於民主實現的種種表現,號召全國人民和各界有識之士共同努力,把專制時代的一切陳根腐蒂打掃乾淨。在這個宣言上簽名的文化界人士多達312個,其中有沈鈞儒、柳亞子、馬寅初、茅盾、老舍、徐悲鴻等著名人士,充分說明了郭沫若代表了廣大知識分子共同的心聲。

1946年2月10日,重慶各界民眾在較場口舉行慶祝政協成立大會,郭沫若、李公樸、章乃器等被推定為大會主席團的成員。開會的時間未到,國民黨僱傭的暴徒便蜂擁而上,掄起棍棒亂打……郭沫若、李公樸、章乃器、施復亮和馬寅初均遭到毒打。

這就是震驚一時的“較場口事件”。郭沫若雖然捱了打,反動派卻把鐵“打”成了鋼。他記敘當時的情景:“捱打在我倒是很大的收穫。在我身上多挨幾拳,便在朋友身上少挨幾拳。打了我的人怎麼樣呢?我相信,他就站在我的面前,他也不敢公然承認他是親自下手或唆使人打了我。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紀蕩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掃地,他到底有什麼收穫?”多麼義正詞嚴!多麼淋漓盡致!

郭沫若崇高的革命精神表現在: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他能做到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在強權和高壓面前,他傲骨高風,大義凜然,沒有絲毫的奴顏與媚骨。在鬥爭中大智大勇,講究策略,有理有利有節,因而處處主動。在工作上他能顧全大局,甚至忍辱負重;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一片赤忱,對朋友對下屬對青年真誠熱情。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三)——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三)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三)——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