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高邮州历史大事记

元、明、清,高邮州历史大事记

  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界首驿。

  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高邮路为高邮府,辖高邮、兴化、宝应三县。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改江淮元帅招讨司为上中下三万户,高邮为上万户。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元任职的意大利马可波罗回国途中至高邮,称高邮城市“建筑很好,范围广大”, “工商业发达,盛产鱼类,可猎取的飞禽走兽也很丰富。”

  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浚高邮等处漕河。

  仁宗延佑四年(1317年):五月壬午,高邮饥民群聚持械抄掠官府和富户。

  延佑五年(1318年):都水监淮东宣慰司开修高邮等地的古运河、运盐河,计2350华里。

  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江水漫溢高邮。

  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十月,高邮府为伯颜封地。

  至正十三年(1353年):五月,张士诚率农民起义军攻克高邮。是年,顺帝以万户官职诱降张士诚,张士诚拒降,活剐劝降者李齐、盛昭。

  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二十五日,张土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王府设在高邮承天寺内。

  二月己未,元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苟儿领兵攻高邮,未遂。三、四月间,元枢密院都事石普白汜水寨进袭张士诚,在高邮北门外石普被农民军杀死。

  九至十二月,顺帝命丞相脱脱亲率天下军围攻高邮,张士诚外城失守。顺帝下诏解除脱脱兵权。高邮城农民军闻讯,勇气顿生,出城拒敌。元军也闻诏散去。高邮仍在农民军手中。

  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元命翰林院乌马儿、集贤待制孙伪等,企图招安张士诚。张士诚杀孙伪。五月,元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咬住、淮东廉访使王也先迭儿抚谕高邮。

  是年,张士诚留兵守高邮,亲率大军由通州渡江。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二月,徐达克高邮,旋即丢失。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二月,徐达、常遇春、冯国胜等攻克高邮。

元、明、清,高邮州历史大事记

  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始建州署,并在城外用砖加固城墙。耆民柏丛桂以运河(诸湖内)堤工屡修复废,奏准烧砖瓷岸。不久,五里设

  一浅设夫40名,捞挖湖泥补岸。知州黄克明重建被元兵毁坏的学宫。

  洪武八年(1375年):知州黄克明在南门外(现馆驿巷内)设盂城驿。高邮州成立社学72所。

  洪武九年(1376年):培修高邮、宝应湖堤60余华里,以捍风涛。后称老堤。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浚子婴沟。

  洪武三十年(1397年):知府仪智廉能公正,勤于庶务,举办农桑、学校,民众喜悦。

  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平江伯陈瑄筑高邮诸湖长堤,以堵洪水,以便拉纤。后称西堤。

  永乐十二年(1414年):停罢元代伯颜施行的海运,恢复河运,高邮段河运实为湖河间运。

  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高邮大饥,人相食。

  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户部侍郎白昂于高邮诸湖老堤东,越农田三里,开凿康济河,长40华里(州北三里杭家嘴至张家沟),捍隔农田者为中堤,东为东堤。自此,今运河基本形成,船在湖外行驶,无复风涛之险。

  弘治六年(1493年):冬大雪50天,民众冻死甚多。

  弘治七年(1494年):筑成高邮诸湖长堤。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南河廊署从徐州萧县迁驻高邮,主管全国建筑、水利等项。

  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正月至六月不雨,庄稼枯死。

  嘉靖三年(1524年):大疫,死者相枕藉。

  嘉靖八年(1529年):旱,飞蝗蔽天,积地厚达数寸。

  嘉靖九年(1530年):著名词曲家王磐逝世。

  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月丙子夜,星陨如雨。

  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十一日,倭寇侵犯高邮,高邮卫经历司晏锐领兵抵御,战至东关牺牲。秋,海水溢没下河田。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夷寇侵犯扬州,高邮知州赵河补城裨缺,加强战备。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五月,倭寇犯境,高邮城南、东、北门外房舍和盂城驿被烧毁殆尽。

  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庚子,地震。七月,大水决堤。知州刘竣申请修城,城池益固。

  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山东、河南大水,全淮南徙,黄河洪水尾后,高邮诸湖成灾,漕堤大坏。

  隆庆六年(1572年):知州范惟恭督工扩建杏坛,建青云楼。

  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黄河决砀山,淮河决高家堰,高邮湖河堤决,河道淤浅,严重影响漕运数年。

  万历四年(1576年):漕臣吴桂芳督工修复高邮渚湖老堤,改挑康济越河并重筑中堤。

  万历六年(1578年):总河都御史潘季驯主修漕河,河道恢复。

  万历十一年(1583年):知州邵梦弼主修运盐河堤工,并仿宋元柿邵守毛泽民之法,建水门,设浅,有塘老居常防守。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五月起,雨百日不止。

  万历四十年(1612年):建净土寺塔,至四十三年塔成。

  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高邮城建魁星楼。

  思宗崇祯四年(1631年):高邮大水,城内行舟。

  崇祯十七年(1644年):镇(总兵官驻守地曰镇)兵数万人驻高邮。

此文出自《高邮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刊第五期。未经同意,切勿转载!文章配图,如涉及版权、人物肖像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原创美文征集: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