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六至七十七回,发生在荆州之战尾声,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和潘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关羽被围麦城,不见上庸救兵前来,手下将士也只剩下五、六百人。此时,诸葛瑾奉命劝降关羽,遭到关羽的怒斥。孙权见关羽拒绝投降,便与吕蒙商议。吕蒙认为,关羽一定不会选择大路逃离麦城。因此,他主张在小路设下重兵,等待关羽中计。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孙权依计而行,调遣朱然引精兵五千,埋伏在麦城以北二十里。又命潘璋率五百将士,埋伏在临沮的山路上。吴军各部得令后,立即展开了战前部署。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此时,被困麦城的关羽形势更加危急,身边只剩下三百多人。赵累提出,立即离开麦城向益州方向突围。关羽点头称是,并来到麦城城楼查看敌情。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关羽发现,麦城北门外吴军兵力薄弱,便找来城内居民询问。有居民告诉关羽,沿北门出城后,有一条偏僻小路通往益州。王甫认为,吴军必定在小路设下伏兵,建议关羽从大路突围。不过,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关羽的拒绝。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关羽命周仓和王甫留守麦城,自己带着关平和赵累及二百士卒突出北门。出城二十里后,关羽便遭到了吴军的团团围困。关羽奋力突出朱然的包围,继续向临沮方向前进。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没过多久,关羽又遭到了潘璋的进攻。在混战中,赵累不幸阵亡。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生擒,关平被朱然和潘璋活捉。孙权命人将关羽父子押到自己面前,再度劝降,遭到关羽的斥责。最终,孙权下令将关羽父子杀害。镇守麦城的王甫和周仓得知关羽遇害,双双自尽而亡。至此,荆州之战以关羽的覆灭而告终。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小说中描述的关羽被围麦城后向刘封求援之事,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据《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关羽撤离樊城战场时,有三种不同的选择,但关羽最终却选择了最不利的一条:屯兵麦城以夺回荆州。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关羽来到麦城不久,东吴大军随即展开行动,不但将麦城团团围住,同时截断了关羽逃往东三郡及益州的两条通道。至此,关羽已成瓮中之鳖,再无生机。与小说中关羽的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相比,历史上关羽在被围麦城后的表现并不光彩。据《三国志•吴范传》记载:“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虽说此举是关羽的诈降,但毕竟对关羽的形象造成严重的伤害。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为了突出关羽覆亡的悲壮场景,小说作者还虚构了一个情节,那便是镇守麦城的王甫和周仓之死。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提过,在小说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周仓,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宋元时期的民间故事、杂剧元曲所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至于在小说中坠城而亡的王甫,在历史的历史当中并非死于麦城,而是离奇地突破了吴军的封锁,成功逃回了益州。数年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王甫再度重返荆州,最终在战场阵亡。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关羽是在哪里被俘遇害的呢?按照小说的描述,是在前往临沮的山路中。关于这个问题,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仅仅简单提到:“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但对于关羽被俘遇害的具体位置并没有详细记载。不过,清代同治年间编撰而成的《远安县志》中给出了答案。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据《远安县志》载,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当地人曾在远安的回马坡建了一座回角石亭,在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呜呼,此乃关圣帝君由临沮入蜀道遇吴回马处也。”按照《远安县志》的说法,此地便是关羽被俘遇害的地点。这个地方即如今的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西北的罗汉峪沟中段。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罗汉峪沟,是一条长达三十多华里的深山峡谷,地势险峻,是古代荆襄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时至今日,此地仍然是重峦叠嶂,道路崎岖。除了回马坡之外,当地还有如马蹄滩、打湿溪、嗮村、瞄日岗等与关羽相关的地名和遗址。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介绍了关羽被俘遇害的地点,再来谈谈关羽的长眠之处。众所周知,关羽的头颅被孙权献给了曹操,曹操以王侯之礼下葬,地点在如今的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此地也被称为“关林”。

关羽被俘遇害的临沮,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那么,孙权又是如何处理关羽身躯的呢?据《荆州志》载:“先主以宗子讨汉贼,仲谋虽帮孟德袭杀云长,犹葬以侯礼。”这也就是说关羽遇害后,孙权以王侯之礼安葬关羽。此地一开始被称为“大王冢”,后来被定名为“关陵”,地点在如今的湖北省当阳市城区西北三公里处。如今,关陵已经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书籍:《三国志》、《远安县志》、《三国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