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跟随刘备24年,为何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却选择投降东吴?

碎在扬花里的文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说三国,道三国,数不尽的英雄,道不尽的豪情。咱说三国就绕不开关羽这道坎,咱不说别的,就关羽这俩字但凡您说出去,撩地上这都能砸出一坑来,千斤重,万金抗啊。

当年的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那个不让人肃然起敬,大华夏的儿女那个不以关羽为榜样的?搁天底下就俩武圣人,一曰关羽,二曰岳飞。

今天这事,巧了还是和关羽有关系。

那么咱就把这事的背景先聊上一聊。

背景

想当年关羽独独留了一个糜芳搁江陵这块驻守,以傅士人守公安,接着自己个带队拉着荆州大兵,这就北上搁襄阳和樊城这块和曹操掰扯起来。

话说关羽这人要么不做,要做动作也快,没几天这就把襄阳和樊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毕竟这是俩个地方,关羽就一个人,所以关羽把主攻方向就定在了樊城。

而樊城的守将是曹仁,话说曹仁也是个名将,但他架不住对面是万人敌的绝世名将关羽不是。

曹仁瞅了瞅自己,知道自己个有几斤几两,所以干脆就蹲在城里边,您就算来个骂阵,曹仁说死了都不出去。这还不算,还悄摸兮的从后门溜出去向曹操求援。

曹操一听可不就着急了吗?于是这就派于禁和庞德去救援。

话说关羽当时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就搁荆襄这片地打了,所以这地的天文地理他是了如指掌。

而曹操派到樊城来救援的庞德,好死不死的驻军驻到了一个低地里边,而且就这时间点上的天气,老天爷他还特喜欢下雨,这要是脸一耷拉,下雨没个十天半个月止都止不住。

所以关羽乐了,直接搁自己的营盘里建造大船。好家伙大船造好了没多久,老天爷这就憋不住了,那雨下的多大就别说了,直接就整了十天的连阴雨。

得,这就平地起水了,汉水搁江里边憋不住了,这就溢了出来,这一家伙平地就长了五六丈的水。您就别说蹲在低洼地区的庞德了。

就连于禁的大军也没有幸免,转头就被水淹的稀里哗啦,这就是关羽最为辉煌的时刻“水淹七军”

好吧,于禁没辙了,这就和庞德一起跑到堤坝上躲避大水。

这下子关羽带着自己的队伍,乘着大船开始攻击于禁和庞德。

于禁没辙了这就选择了投降。而庞德那是坚决顽抗到底,最终被生擒,至于投降,庞德压根就没有想过,还说:“刘备压根就是普通人,咋就能和曹操相比,俺就是做鬼,也不愿意做你们家的将军!”

得咧,关羽可是十分的敬重刘皇叔的,那能听这个,一家伙就把庞德给砍了。

这一刀下去,让庞家子弟和关羽算是结了仇,后来庞德的儿子庞会借着灭蜀的机会斩杀了关氏子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最后关羽拿下了樊城吗?”

哪到没有,曹仁一开始到是想弃城逃跑,可和手底下人一合计,他这要是跑了,曹操搁这块可就没啥根据地了,大块的地盘可就跪刘皇叔了,所以曹仁脑壳一不愣,这就下了决心依靠坚城固守了下去。

当然这个时候樊城也是岌岌可危的,曹操想要再派兵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咋整?曹操这就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这事。

就那司马懿出了一损招,让曹操把江东这块地封给孙权,俩人联合起来夹击关羽,这事准成。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江东?这不是孙权占的地吗?用他自己的地封给他自己?这想多了吧!”

还真没有想多,您要知道曹操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啊,孙权是占了这地,但他占的名不顺言不正,这要是有了天子的分封,这也就有了法理的依据。

所以后来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取了荆州,至此孙刘联盟算是打破了。

曹操算是一举数得,不仅解了樊城的危机,还打破了联盟,最为重要的是杀死了刘皇叔的左膀右臂关羽。

至于孙权仅仅得到了一个纸片子上的承诺和一个被借走的荆州,背了一个杀关羽的恶名。

而题主这事就是在这当中间发生的。

题主的事

您说要夹击关羽,那必须的取关羽的大后方江陵,而江陵这地就是糜芳驻守的。

想当初关羽要北上攻打樊城的时候,要糜芳和傅士仁筹集军粮,结果俩人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这让关羽很生气所以搁最后撂下话来:“你俩等着,等俺回来再是收拾你俩!”

撩完这话,他就走了。那么这句话也就成了糜芳投降东吴的一个导火索。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关羽是不是考虑不周啊,咋就把这么个隐患给留到了大后方!”

这您就不知道了哇,这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哥,也就是说糜芳的妹妹是刘备的老婆,是这么一层关系。

而且这糜芳开始是将整个身家都压在了刘备的身上,人家里那世代经商光仆役就有上万,家财万贯这都说少了。

就是这身价,投靠了刘备,刘备后来落难的时候,也没有嫌弃一直跟着,后来曹操许诺一个彭城相,人家也没搭理继续给还很落魄的刘备卖命。

算是刘备集团中坚定的一员,所以关羽也放心,压根就没有想过糜芳会投降。

可那傅士仁不是,这傅士仁先投的降,本来两个城池是互为犄角的,这下好了傅士仁没了,糜芳感觉自己个也守不住,又想到了关羽的话,这不就投降了。

但他这步棋,把他的哥哥糜竺给坑了,那会糜竺还在成都,他糜芳跑到了东吴,没事了,哥哥糜竺只能自缚请罪,最后落了个羞愤而死的下场。

而糜芳搁东吴这块日子也不好过,作为一个降将,没人待见。

而且还遇到一个心直口快的虞翻。

这人逮谁怼谁,怼起人来毫不客气,就因为这脾气也不受孙权的待见。

要不是这人的智谋那也是杠杠的,三国的舞台那谋士堆里少说也是前五的人。

因为不受孙权的待见,所以他的计谋得不到太大的施展。

俺举个例子大家伙听听,话说糜芳带着一帮子人蹲船上出行,迎头就碰上了虞翻。

糜芳本想着自己人多,停船啥的不方便,再加上自己是大将军,所有就让人搁船头上喊:“避将军船!”

得嘞!心直口快的虞翻一听乐了:“俺当是谁呀!一个连忠和义都没有的人,你拿啥玩意侍奉君主?拿自己君主的两个城市来守,结果丢了?你也配称将军?”

这话刺的糜芳蹲在角落里不说话了,把窗户一关,停了下来,等虞翻先过去,他才走的。

像这样的事,糜芳但凡撞上虞翻,这就免不了一顿羞辱,这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

日子不好过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糜芳背叛刘备,投靠孙权,看似不可思议,可是细想起来,又好像很合情合理。

因为我们并不了解糜芳当时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处境和他自己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要选择背叛刘备,但我们可以从糜芳早年开始,一步步地来解析那个影响了蜀汉的选择。


糜芳是刘备的嫡系,可他却毫无建树,难免会受人白眼

自公元195年开始糜芳选择投靠刘备,到公元219年糜芳选择背叛刘备,一共25年的时间。25年说短不短,糜芳跟了刘备二十多年,要说他对刘备没感情那是不可能的。糜家和刘家在徐州时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哥哥糜竺是刘备的钱袋子,同时又是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说客之一,说服陶谦让徐州,出使刘表纳刘备等,这都是糜竺的功劳。而妹妹糜夫人又是刘备的妻子,自己既是刘备的部下,又是刘备的大舅子。糜家为刘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他前期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可是在这份家业之中,却并没有糜芳的影子存在,论打仗,他不及关张,论谋略,他不及简雍,孙乾,当说客不及哥哥,做内政又没有能力,当家做主也轮不到他,糜芳只顶着一个刘备大舅子,糜竺弟弟的帽子,在刘备集团中毫无建树。


刘备嫡系部队的人个个身居高位,连后来的诸葛亮等人都超过了糜芳,自然心里不服

尤其是后面刘备入蜀之后,徐州嫡系人员就只剩下糜家兄弟,简雍,孙乾四人了。除了糜芳之外,其他三人全部调入蜀地享福,哥哥糜竺为安汉将军,为蜀汉群臣之首,简雍为昭德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待遇仅次于糜竺。

而糜芳呢?他却像个放养的性质一样,在荆州南郡做太守,不但要面临北方曹操,东方孙权的夹攻,还得在个性傲慢的关羽管辖之下,至于关羽,他对刘备这个大舅子可就从没放在眼里过。糜芳名义上总管一郡,实际上却还是要看人脸色行事。自己到底算什么?被放逐的吗?从前一起打天下的人,现在个个不是身居中央就是封疆大吏,就只有自己还要在关羽手下受气。

糜芳虽然能力是不行,可毕竟也是养尊处优过来的,怎么可能受得了关羽的那些窝囊气呢?作为刘备的大舅子,蜀汉政权中的老人,义无反顾地跟随着刘备东奔西跑的铁粉,可到头来不止地位比人低,权利比人少,还要处处小心提防,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这位关二哥,糜芳在荆州过的日子实在是让人同情又无奈。

最后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糜芳选择了投降刘备,除了因为傅士仁投降动摇了他的信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也想要报复关羽,证明自己的重要。毕竟糜芳当时至少也四十多岁了,年轻时受点气还无所谓,可年纪大,要面子的,整天被关羽呼来喝去不说,甚至还威胁说回来要处罚自己,糜芳受不了,换别人也受不了。

糜芳之降,过在于刘备,也在于关羽,或许刘备是想把他放在荆州历练一下,可却没说明白,才让糜芳产生了误会。而关羽却是没意识到将帅团结的重要性,对这位蜀汉有功之人颐指气使,直到把他逼反。

所以糜芳最后选择了背叛这个他服务了二十多年的集团,可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又会选择抛弃一切,背井离乡呢?



一贰一橙


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一些简单。

先看看糜芳跟随刘备24年,这时候已经是国舅,和兄弟糜竺是当时徐州巨富,人生中该有的都有了。但是为什么会投降呢,具体原因只能从书籍中反推,而我们从个人内心去解析,搭配书籍去推敲,尝试解析一个不一样的糜芳。

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吕蒙传》注

这一段是《吕蒙传》的记载,前一句可以看出的失火,军器被烧毁,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倒卖武器呢?要知道,糜芳是商人出生。随后被关羽知道,要问责糜芳。“权闻而诱之”,有没有可能是孙权一手反间计,让糜芳和关羽动摇呢?随后糜芳顺水推舟,反正为了活命,投降又有何不可。

当然这这是一种假设,当时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情况谁也无法摸清,但是从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些武器关羽就想要问责,这有点不太可能,当时的糜芳可是国舅,自己的大哥刘备对其也要敬一分。

另外一方面来看,当时的糜芳年龄已经很大了,心思也已经被战火消磨,当初一把刀从徐州砍刀荆州,家属多了,下属无数,顾虑也是不断,人变得怕死了。当时吕蒙带着大军压城,自己不知道能不能守城,一旦失败那就是生灵涂炭。这时选择就在自己手中,可能是一时间慌了心神,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毕竟人老了,怕死。

在记载中可以看到投降之后被虞翻羞辱之后“有惭色”,说明糜芳还是懂的一些礼义廉耻,有着一心赤子的热血,可惜在选择上选错了,仅此。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那么江陵城是否可以坚守呢?答案是可以的。江陵城由关羽加筑,极为险固,号称不可攻。曹魏一方的记载亦称二城守固。其后朱然以数千病弱之卒悍拒曹真,充分展示了江陵的城防建设水平。

在看当时的情况,关羽在襄阳,与江陵不是很遥远,如果情况危急,关羽几天就可以救援。

所以当时的情况从如今大胆解析,极有可能是糜芳人老了,怕死,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空梦历史


糜芳是刘备的大金主,也是他的大舅哥,为什么在如此尊贵的地位上选择弃刘投孙,如果说仅仅因为害怕关羽责备就投降东吴,理由太过勉强。


你说的不离不弃原来都是假的

糜芳家里世代经商,养的奴仆就有上万人,家大业大的难以想象。

可是人没钱的时候想富,有钱的时候想贵。所以在天下将乱时,糜芳麋竺两兄弟就找了个靠山,也就是刘备。当时的刘备也就是连一个根据地都没有,被人打的颠沛流离,可是糜芳麋竺两人不离不弃,就跟定了刘备。

明明刘备混的很差,糜芳能不离不弃,等到刘备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他却脑子一抽叛敌了。这不得不让人郁闷,我估计刘备得知此事后也很郁闷。


职位没你高,但我关系硬

很多人会将糜芳投降东吴,原因归结到未完成供给任务怕关羽责备。

可是我们设想一下,上司给你安排的任务你没完成,而且他本来就看不起你,你这时候慌不慌?慌是肯定的,可是如果你是大老板的大舅哥,大老板见了你都“崇待如初”,上司又对大老板毕恭毕敬,你说你慌个锤子?上司顶多就打打嘴炮发发牢骚罢了,所以说糜芳怕关羽责备就投敌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真正原因还是自己慌神了

不知道你读历史有没有发现,很多大人物大多数时候都稳的一b,可是有时候突然遇到一件大事做的决定不比我们高明哪去,甚至让我们根本不理解他是怎么想的。

比如于禁,他可是曹操的一员爱将,上阵杀敌猛的不行,可是水淹七军的时候,投曹操没多久的庞德都誓死不降,跟了曹操三十多年的于禁却投降了。所以曹操也很不理解,为什么跟了他三十多年的于禁还不如一个庞德。


糜芳也和于禁一样,当公安守将傅士仁和吕蒙大军一起攻来的时候,他也慌了,他害怕城破被杀。一个身居高位多年,身份尊贵的国舅爷,面对着生死的抉择时,慌了。


我们说糜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投吴,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是错误的,因为当时重兵都被关羽调走了,糜芳想守城确实很困难。


邯郸醉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他的名字撂在地上都能砸出火花来。三国周瑜觉得,关羽是一个善打仗、打胜仗的虎熊之将。的确,因为忠义仗义、勇猛过人,关羽被后人誉为“武圣”。在小说和戏曲艺术中,关羽留下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等激荡人心的故事。然而,关羽最闪光的记忆却是著名的“水淹七军”。

“水淹七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留下麋芳驻守江陵,自己亲自率军北上,攻打襄阳。因为得天时、占地利,在汉江大水淹没了于禁等七军之后,关羽猛攻曹军,取得全线胜利,打出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水淹七军。

然而,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关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离开荆州的日子里,东吴突然袭击,守卫江陵麋芳投降。一回到荆州,关羽被擒杀,最后兵败身亡。

那么,麋芳投降东吴后结局又如何呢?

我们先看看麋芳这个人。

在荒草丛生的东汉末年,东海朐县(今天江苏省连云港市)代代经商、奴仆上万、家财过亿的麋家出生了一个后来走入战场的儿郎——麋芳。

尽管麋家是东汉末年的大富豪,但是在重农抑商的社会风尚下,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由商入仕是很多人走进贵族社会的基本通道。加上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奢侈无度,而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了能够迅速扭转这种困局,朝廷干起了卖官的营生。

有枕头,不愁没有瞌睡,买官卖官很快盛行起来。比如,一代枭雄曹操的父亲曹嵩拿出巨额资材贿赂官员,最后买了个太尉。同样,出生在商人世家的麋芳和兄长穈竺也不甘于只当商人,他们用钱通关,终于在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弄了个一官半职。

195年(兴平二年),身居徐州的陶谦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穈竺、麋芳兄弟按照主子陶谦生前的安排,跟随他的接班人刘备。

不久,刘备南征袁术。吕布趁机打了过来,刘备的城池下邳丢失,他过上了游荡漂泊的日子。

当一个人处于寒夜的时候,若果有人能够送来一束亮光,那绝对是铁杆弟兄了。刘备落难,麋家兄弟全力帮助。他们不但把自己的妹妹主动嫁给刘备,还给带去了二千奴客,并拿出家里积蓄的金银货币资助刘备。

打不到,便是一条英雄好汉。刘备不但重振雄风,还和麋家兄弟两个成为命运共同体。在往后的日子里,麋竺、麋芳始终跟随刘备,他们共同驰骋在三国的舞台上。

有了麋竺、麋芳等人的鼎力支持,197年(建安二年),刘备招募军队,准备东山再起。这时候,吕布要消灭正在积蓄力量的刘备。刘备二度失败,无奈之下,他投奔了曹操。

曹操待刘备还很有座上宾的味道,麋芳也被曹操上表推荐为彭城相。但是,一山容不下二虎,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选择了离开曹操。作为刘备的大舅子和好伙伴,麋芳也决然辞去彭城相,跟随刘备开始新的漂泊。

作为好帮手,此后数年,麋芳都在刘备帐下勤勉忠心。三国烽烟四起,刘备杀伐征战,终于取得益州,他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这时候,麋芳成为南郡太守,驻守重镇江陵。

红脸关羽虽然忠义无比,但他善待士卒,却对官员们横挑鼻子竖挑眼。这种自傲骄矜,让南郡太守麋芳很不舒服。

心里有了病,迟早都要发作。关羽兴兵北伐时,要求麋芳、傅士仁等筹措物资,但这二人没能按时按数完成任务。关羽很是生气,出征前训斥麋芳、傅士仁,“你们等着,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仗义之人往往是刀子嘴、豆腐心。关羽这话一出口,麋芳和傅士仁十分不安,想到平时关羽的蛮横态度,心里很是生气。

这时候,孙权出来了。他劝说麋芳投降。

关羽回来,江陵的天空改变了颜色——东吴占领江陵。

他怒火中烧、大惊失色。

麋芳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他出逃东吴。哥哥麋竺留在成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面见刘备、自缚请罪。

把妹夫置于灾难的漩涡中,自己又身为降将,麋芳在孙权手下的日子实在好不到哪里去。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迎面遇见了东吴重臣虞翻的船只,为了避免相撞,麋芳的侍者便大声呼喊道:“避将军船!”

一听这话,虞翻大笑之后,厉声责问:“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这句话戳到了麋芳的痛点。他羞愧难当,令人躲船相让。虞翻背着手先行通过。后来虞翻经过麋芳的营地,被阻拦在外。虞翻嘲笑道,你该开门的时候不开,该闭门的时候不闭,真是一个不知道好歹的东西。

要赢得尊重,人就得自重。要不被别人轻蔑,人就不能自蔑。在东吴,降将麋芳受尽了眉高眼低,命运犹如破屋中的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正史没有交代麋芳的结局,而在罗贯中的笔下,他二次投降刘备后,被关羽之子关兴亲手剐杀。


文踪旅迹


关羽,刘备的结拜兄弟,忠心耿耿跟随刘备打天下,为刘备夺得了许多领土,不过这样一位忠义勇猛之士的结局却是不太好的,而导致这种结果的,竟然还是他的结拜兄弟,并且深受刘备信任的糜芳。

刘备领兵起义之后,前来追随的人逐渐增多,队伍日渐壮大。在一次攻占徐州的战役中,原本跟随陶谦的糜芳和哥哥糜竺二人转而跟了刘备,根据二人擅长的点,刘备将糜芳分到武将行列,将糜竺分到了文官行列,二人算是正式在刘备这里安置下了。

起初刘备还没有重用这兄弟二人,因为不管各方面,都有人比他俩更优秀,况且还是半路才过来的,然而随后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这种状态。吕布趁刘备修整大军的空档,来了一场偷袭,刘备没有防备,匆忙撤退,妻眷也被敌人扣押,糜芳兄弟二人立马抓住了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做妾室。

兄弟二人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很鸡贼了,能把自己的妹妹许给刘备做妾室,这就表明他们誓死跟随跟随的决心,而刘备呢,一边得了两个得力助手,一边又抱得美人归,这心情自然是美滋滋,对糜芳兄弟二人是一再的提拔并加以重用,兄弟二人也成为了刘备的心腹。

赤壁之战后,刘邦率领诸葛亮等人前去跟刘璋对战,让糜芳协助关羽守住荆州。刘备大军一路稳扎稳打,生生把刘璋大军压的节节后退,在刘备夺取西川,彻底掌控局势之后,关羽想借着这波气势,再来一场战争。于是见证他死亡的襄樊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战争前期的时候,关羽确实凭借着士气高涨连胜了好几场,著名的水淹七军、斩杀庞德就发生在这期间,大军步步紧逼,硬是把曹操大军打的毫无招架之力,曹操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正面不行,那就来点阴的,派探子随时打探着敌方的情况。

虽然在前线杀敌充满了凶险,但是后勤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荆州城内的粮草就仅够平常度日的,这突然打起仗来,又没有提前准备粮草,一下子需要这么多的粮草,糜芳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么大的缺口。而关羽不管不顾,只知道催促他快去准备粮草,因为这个事情,关羽几次写信给刘备,糜芳被处罚了好几次,心里是憋着一肚子的委屈。

曹操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直接断了他们的粮草,无粮草支撑,关羽大军的气势直转而下,被逼得连连败退,而糜芳又在曹操的引诱下投降了,这让本打算让糜芳派军支援的关羽彻底没了退路,最后死在了战场上。看起来忠心耿耿的糜芳,却在关键时候选择了投降,抛弃了曾经的战友关羽,害的关羽战死,真是令人想不到。


历史云顶


应该说糜芳投降东吴是个比较出乎意料的事情。

糜竺和糜芳都是在刘备最潦倒的时候投奔刘备的。当时吕布趁刘备和袁术作战时,偷袭夺取了下邳,还抓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兵败逃到广陵,军心涣散,粮草匮乏,有记载说当时刘备军中“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而糜竺是徐州的富商,家中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是徐州牧陶谦的别驾从事,之前作为陶谦使者迎接驻守小沛的刘备入主徐州,因此和刘备关系不错。此时糜竺主动拿出家产,资助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可以算是雪中送炭了。

更难得是糜竺和糜芳对刘备相当忠诚,曹操曾经推荐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国相,但是两个人不为所动,坚持跟随刘备。在刘备屡次兵败,流亡各处时,两个人始终不离不弃,追随左右。

所以刘备对两个人也是非常信赖,夺取益州以后,任命糜竺为安汉将军,地位比诸葛亮还高,而糜芳则被任命为南群太守,在荆州也是仅次于关羽的第二人,当年周瑜也曾经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可见职位的重要性,应该说是糜芳也是被委以重任的。

而糜芳虽然和关羽有些矛盾,也曾经因为军械被毁和粮草补给问题被关羽严厉斥责,但是以他和刘备的关系,关羽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实际上糜芳投降东吴以后,糜竺曾经自缚请罪,刘备也没有责怪,待他和以前一样。以刘备的脾气,即使关羽参糜芳,也肯定会保他的。

另外虽然荆州的大部分士兵被关羽带走,但是留守部队还是有的。吕蒙进攻公安时,“将军士仁在公安拒守”,公安尚且如此,荆州城内兵肯定更多。而且南郡城墙坚固,关羽曾经评价“不可攻也”。将士也都不愿意投降,即使糜芳投降以后,城中将士还打算伏击吕蒙。刘备长期占据荆州,城中民心也不是问题,糜芳要是守的话,以吴军历史上的攻城记录,坚持到关羽回来问题不大。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糜芳居然降了,一个跟了刘备这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人,居然在还有一战能力的时候就这么投降了,应该说完全出乎意料,实在让人很难想象。

如果真要说什么理由的话,也许真的只是被关羽的那句“还当治之”吓坏了,或者是傅士仁的不战而降对他影响太大,或者是多年不上战场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雄心,这一切恐怕也只能去问糜芳自己了吧。



不沉的经远


从来都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话也可以用在糜芳身上。早年为追随刘备,舍弃亿万家资,结果过得是东奔西逃、朝不保夕的日子。终于等到刘备入西川,称汉中王,以为自己否极泰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结果只得了个太守之职,劳心劳力,还要倍受责难。多年的不满、怨愤终于在关羽北伐时达到临界点。

糜家世代经商,到糜竺糜芳这一代,已是巨富。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有钱了,自然想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出人头地。有兵有将有名望,却无地盘的刘备,是糜氏兄弟当时最好的投资对象。果然,犹如及时雨般的资助使刘备大喜过望,并通过姻亲关系迅速成为刘备心腹,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在刘备入荆州后渐渐发生转变,尤其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有了自己的经济基础,糜氏兄弟当初那些资产已无法相比,糜家的股权被稀释;各路人才相继投靠,地位也随之变得不那么重要。糜芳心理开始有了落差。

刘备称汉中王了,大哥糜竺被拜为安汉将军,待遇是众臣之中最高的。待遇虽高,却无实权,自然也不会有太多话语权。糜芳自己则被任命为南郡太守,替刘备看守家园。糜竺心理落差那个大啊!《三国志》:“自竺至照,皆便弓马,善射御云。”能做成大商人的人,头脑都很灵活。善骑射,又聪明,糜芳也算是文武双全,当然自视甚高。同为从龙老臣,关张赵、简雍最先追随刘备,比不了;同是徐州才跟随刘备的孙乾,地位都比自己高,这也还罢了。荆州、益州投降投靠过来的新人,地位还比自己高,这就让人不平衡了。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没有对比就不会有伤害。心理失衡了,就会不满;当不满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隔阂。隔阂一旦出现,如果不尽快消除,忠诚值会哗哗地往下掉。

刘备曾纳糜氏兄弟的妹子为夫人,这就是糜夫人。三国志记载中刘备有四次抛妻弃子,糜夫人至少遇上两次,而后从史籍中消失,生死不知。糜夫人未留下一儿半女,与刘备的姻亲关系也就断了。眼看着新娶的吴夫人之兄吴懿平步青云,糜芳也有些嫉妒和不平。

自视甚高却官运不旺的糜芳,遇上眼高于顶的关羽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吕蒙曾评价关羽:“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关羽素来轻视士人,更别说商人出身的糜芳了,估计是没少受关羽的白眼和闲气。

《三国志》:“(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关羽围困樊城时,缺兵少粮,曾向刘封、孟达请求援兵,糜芳这边更不用说了,肯定要求限期送粮送人。糜芳、士仁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只送粮少派援兵,关羽放话要收拾他们。害怕之下,心思难免会多转几圈。

江陵遇袭后,一怕关羽后路被断,自身难保,不能来救援;二怕关羽回来算总账,先有贻误军机,后有丢城失地,贻误军机者当斩啊。弃城而逃,刘备是不会放过他的,即使放过,前程尽毁。殉城而死?不在考虑之列。

关羽的责罚只是诱因,东吴大军兵临城下才是眼前威胁。昔日的失意、不平,削弱了对刘备的忠诚。生死危机压垮了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东汉末年,群雄混战,弃城而降者不在少数。糜芳能因此出名,无他,一是不战而降,二是间接害死了关二爷。


寒星针


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烽火狼烟的战争史,这其中还有许多爱恨情仇,以及很多人间迷惑行为。在三国鼎力的那段历史里,同样也有许多人的行为让我们一脸问号,百思不得其解。比方说徐州巨富糜芳,跟着刘备风里雨里,送钱送车送妹妹,眼看着刘备马上称帝、事业走上巅峰期的时候,糜芳同志背叛了蜀汉集团。

这行为简直不要太吊诡啊!糜芳苦了这么多年,连曹丞相的拉拢都含泪拒绝为的就是最后这天投降东吴留下千古骂名?这不可能啊。当时也不是糜芳一个人投降,与他同样负责守城的傅士仁就被东吴成功劝降了,但是陈寿在书上解释傅士仁的一句

“与羽有隙,叛迎孙权”

显然不能解释糜芳的做法。因为傅士人以前没投入什么资本,投降也不亏。但是糜芳不一样,他在刘备身上下了血本,最后投降了?这其中的原因需要好好的深扒一下。

关羽轻慢?惧怕军法?

后世对于糜芳投降的原因众说纷纭,原因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糜芳受到关羽的轻慢然后又畏惧军法,愤怒以及绝望之下只能投降东吴。

我们来看看这个说法,首先,受到关羽轻慢很有可能,关二爷是什么人大家也清楚。一个字,傲。再加上古代对商人的骨子里的歧视,恐怕关二爷并不能瞧得起这个不事农桑、逐利避害的“商贾小人”。即使糜芳跟他,跟蜀汉的元老人物们都共事二十多年了,但是偏见很难被扭转。如果他被轻慢二十年可能心里难受到一定程度了也有可能。

但是畏惧军法有点不太有说服力,书上说因为糜芳在后勤运输方面犯了错误,关羽很不开心,表示回成都就要把他军法处置。但是,什么错误以及怎么处置都没有信息。如果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比如一把火烧了三军粮草)那势必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连锁反应(比如蜀汉军队溃不成军),那书上不可能不记载这种事。那么,当时没有,所以糜芳的错误并不严重。既然不严重也就不会是什么特别严酷的军法处置。所以他可能并非是畏惧军法而投降。

东吴游说?一时冲动?

另一种说法我比较支持,就是东吴那边肯定对糜芳施展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全方位的游说,恐怕连着他在成都的弟弟和妹妹都计算在内了。然后孙权估计又对他许以重利,画一张极其美好的大饼给糜芳充饥。比较这糜芳在刘备手底下待这么多年,职位不低但是权力却不太大。任谁心里都会有些不平衡的想法。如果这吕蒙成功对糜芳来一出攻心战术,把糜芳心中的阴暗面扩大。再说说关羽对他如何如何,这样多么不公,但是你要到了东吴我们如何如何,定会让你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差不多也就动心了。

情景再现一下呢,当时糜芳面对着浩浩荡荡的东吴大军,正准备抵抗到底,东吴来游说了,他正有点心动,看到傅士人仁投降了!再一想荆州红脸胡子长的那位爷对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心里有气。最后一个鬼使神差之下,冲动了,选择投降。这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看起来猜测糜芳因为受到游说冲动投降有些不靠谱,但是他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叛变不是更匪夷所思吗?人很复杂,有时候一个冲动就会做出自己都想不到的决定。所以糜芳,真有可能是一时脑热而投降东吴。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魏门寒士


其实很想给三国迷们泼个冷水,刘备最辉煌不过是一种假象。但是糜芳在刘备颠沛流离的时候押宝,却在刘备开疆辟土的时候离开,糜芳最后展现了商人的本性,这是怎么回事?

(《三国》剧中糜芳、傅士仁)

通常认为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军心大振,甚至可以与不可一世的曹操相提并论,孙权则是最弱的一家,刘备马上就可以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实现《隆中对》的方针了。虽然刘备的地盘前所未有地扩展,但却的确没能守住。而《隆中对》的前提是“天下有变”,确实天下变了,曹操和孙权结盟了,刘备垮了。诸葛亮希望的变化则是始终和孙权结盟,北方却出祸事,其实假如刘备方面再隐忍几年,曹操就会被熬死。

(《三国》中的关羽)

刘备取得了益州,孙权眼红了,刘备将荆州的一半给了孙权以为孙权会就此打住,但是孙权另有打算,孙权一开始就打算和曹操划江而治。刘备要是被没岂不是美哉。此时刘备的确有点忙不过来,两个州都有战事,关羽虽然找准机会痛打了一波曹操,但是孙权却端了他的老巢。

糜芳的投降实际上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但是的确非常可惜,大有晚节不保的架势,像于禁一样。糜芳早年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追随他,资助了刘备大量的钱财,并且押宝在刘备身上,但是可惜的是,关羽谁都不服,糜芳在他那很受气,这个现管让糜芳坐立不安,最终在两方势力的夹击之下,糜芳做出了投靠孙权的决定。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刘备在三家中属于根基最不稳定的一家,属于统领属地人心最浮动的一家,毕竟刘备就是后来的主子,曹操实力雄厚,孙权则同当地士族捆绑在一起,刘备即便比历史上他自己任何时候都要有地位,但是危机却从四面八方赶来。

刘备可以说是成也关羽,败也关羽,关羽的权力非常大,刘备给他裁撤特权,这也造成了糜芳觉得没有指望,在荆州面对的军事压力下,糜芳或许觉得关羽失败是必然的,晚投降不如早投降,这个昔日的商家,最终变成了重利不重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