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温州

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方言也被评为中国最难懂方言之一。照片中许多建筑和人文,如今都见不到了,这些斑驳的旧照,回忆和缅怀那些早已流逝于时光之河中的城市风景。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东郊外 1906年

这是唯一一张较为完整的温州旧城老照片,大抵可以看出100年前温州的城市格局;照片中近景为还保存的非常完好的老城墙,中景为密集的民居、泊在江边的帆船,连江北岸的双塔亦清晰可辨。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城西大教堂 上世纪初

城西大教堂在今鹿城区城西街78号,始建于1878年,后遭焚毁。现今的教堂重建于1898年,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坐西朝东,前为大堂即礼拜堂,后为小堂即福音堂,另有中式用房12间。大堂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温州市规模最为宏伟的基督教堂。该照片摄于上世纪初,当时教堂的正前方是一个小码头,现在 的城西街还不存在。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艺文学堂 1906年

艺文学堂即今日墨池小学的前身,这是一座由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建于1877年;此照片为1906年艺文学堂教员同全班学生合影,作为温州最具悠久历史的小学,近年来墨池小学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书法、国学启蒙、德育等特色教育而引人关注。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白累德医院的前身是定理医院,始建于1897年,由英籍基督教徒约翰·定理在杨柳巷创办;后由英国教徒亨利·白累德控股,改名白累德医院,即现在的温州市第 二人民医院,白累德医院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现已发展为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云横九山 1931年

这是一张相当经典的老照片,此前从未公开;九山河,作为温州古城内惟一的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景观河,现在已完全没有了邵度先生镜头下那种野逸的趣味,也难觅“云横九山”的气势。远处,松台山上的旧城墙清晰可见。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池上楼 上世纪30年代

池上楼位于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南朝诗人谢灵运任永嘉郡守时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邵度先生所摄“池上楼”系清代建筑,现已经拆除;今所见“池上楼”为原址仿古重建,方位略有偏差。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信河街的小巷河道 上世纪40年代

如今的温州城区难觅水乡痕迹,而六十多年前的“小巷河道”其样式,和如今的乌镇、周庄相仿,每家每户前还都有一只小渡船;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见河道上的小桥和远处松台山上的城墙。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府前街钟楼 1945年

当时的府前街属于繁华中心地带,钟楼是标志性的建筑,可惜在文革期间遭焚毁;当时的钟楼旁边有儿童乐园和“酒号”,与之相映成趣。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中山公园 1959年

1959年的中山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所以中山纪念堂的模样跟现在的几乎没有区别,只是中山公园的门楼几度“变脸”,折射出时代变迁。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解放南路 1966年

解放南路的建筑是属于典型的殖民建筑,一直完好保留至今,殊为难得;图中的三行大字,是无法抹去的时代烙印,也使邵家业先生镜头下的解放南路更具历史真实感。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温州雪景 1975年

温州气候宜人,难得有大雪,30年前孙守庄先生在华盖山拍摄的市区西南片雪景,静谧优美,笼罩着淡淡的祥和气氛,从中可看出当时民居特点。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五马街 1979年

1979年,庆祝第五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的游行队伍经过五马街口,群众欢欣鼓舞;作为温州最著名的一条街,五马街见证了温州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今日的五马街则是温州商业的标签。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万利桥 1984年

这是一幅典型的水乡风景画,照片中的石板桥就是万利桥,是南门蝉河通向荷花路的交通要道,随着大南门的全面改建,万利桥当时的水乡景象已经不复存在,成了旧城记忆的一部分。

百年前的温州,珍贵且珍贵

瓯江电影院 1984年

瓯江电影院后来毁于一场火灾,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作为市区西北片惟一的电影院,瓯江电影院曾经热闹非凡,那个年代,电影是深受欢迎的时尚娱乐方式。

上世纪的温州,原来也这么繁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